夏天不敢和人走得太近,生怕自己的身上飘出一股异味,一出汗就更不自在了,因为这股臭味会随着汗多而变得越发浓郁……
狐臭让人尴尬,也让人困扰,在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中,女主角何小萍就因为有狐臭,经常受到其他文工团成员的歧视和排挤。
有狐臭,只能用香水掩盖腋下恼人的气味?不,你需要的不是香水,而是能“除臭”的方法!
狐臭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腋下,根源为湿郁而气血不和所致,直接艾灸腋窝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经络通畅。
腋窝正中有一个穴位,叫极泉穴。我们在按摩腋窝时,可明显感觉到有一条青筋,这条青筋的中间位置就是极泉穴。
轻轻拨一拨这个地方,有时候会感觉到手指头有些麻了,这叫“弹拨极泉穴”,是中医里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
极泉穴这个名字也比较有意思,“极”为顶点、尽头、最高之意,“泉”即水泉,心主血脉,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喻手少阴脉气由此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故名极泉。
艾灸极泉穴能控制腋下排汗,促进老旧废物排泄,缓解狐臭。
温馨提醒:艾灸腋窝的时候,先把腋毛给剃了,可以去除毛上的细菌,令腋下变得清爽,艾灸起来也更方便。
极泉穴还要配合曲池穴、液门穴、一起艾灸。曲池穴是大肠经的合穴,是管理人体汗液以及汗腺出现异常进行修复的穴位,所以跟汗液有关的问题,如盗汗、自汗、狐臭等,都可以找它。
液门穴位于手背,当第4、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古代医家称它为“液门穴”,就是因为它掌管着身体的液体之门。
液门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有通调水道、降浊升清、清火散热之功,配合极泉穴、曲池穴一起艾灸,能改善身体异味重的问题。
对于狐臭患者来说,经常洗澡、保持清洁是很重要的,怎么洗,也是一种学问。
据《健康时报》介绍,白萝卜能清热杀菌。用白萝卜水来擦洗腋窝,可以帮助缓解腋臭。
方法:准备白萝卜半个,洗干净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水炖5分钟,再用文火炖5分钟,取水每日3次反复洗患处,连续洗5~7天。
《生命时报》也介绍了另一种方法:用米醋100克,茴香粉5克,调匀,涂腋下,每天1次。
醋具有杀菌、收敛止汗的作用,茴香粉能掩盖臭味,使用醋调茴香粉来涂抹腋下,可以起到一定的遮盖臭味的作用。
但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做法只能减轻狐臭,不能起到根除的目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另外,醋具有酸性,刮毛之后不要立即使用。
体味较重的人,还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饮食上少吃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之品,少沾烟酒。
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腋下出汗,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情况,只是有些人出汗多,有些人出汗少而已。那腋下出汗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腋下出汗多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如果我们腋下出汗少的话,则没什么大碍的。但是,但腋下出汗多的时候,则就会影响我们形象了。所以我们要解决腋下出汗多问题。那腋下出汗多应该怎么办呢?
1、注意饮食
不要过多的吃辛辣刺激的东西,尤其是生葱等产生气味的东西,它会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在变成汗液排出时散发难闻的气味。应多吃牛奶、豆制品、虾米皮、海带、鱼、骨头汤及绿叶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2、中医按摩
将拇指指尖立起,用力点按合谷2-3分钟,穴位局部出现明显酸痛感。再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复溜3-5分钟,穴位局部出现轻微的酸胀感。复溜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注意合谷穴是重点,复溜穴要轻揉。
3、及时清洁
因为腋下汗腺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褶皱多,所以容易藏一些污纳垢。所以洗的时候,则应该将胳膊抬起,并且用另一只手的指腹或者是手掌,进行按摩。这样可以去掉脏东西的时候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4、保持卫生
一般我们的汗液是要经过一定的细微的细菌分解才会发出一定的异味的,所以说保持身体清洁才能减低细菌的快速生长,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腋臭不会发作。
5、用止汗剂
如果以上的方法效果不大的话,可以考虑用止汗剂。止汗剂里面的一些成分能够使产生汗液的汗腺导管堵塞,帮助分泌细胞萎缩,最终能够达到汗液分泌减少的目的。
腋下出汗多的原因
(1)家族遗传
男女皆有可能患多汗症,季节差异不明显。
(2)差体质
如果天生体质弱或者是因为生病而导致不良体质的话,则会因为抵抗力不足而引起多汗症的。
(3)生病
患有糖尿病、痛风、甲亢、结核及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等的人容易大量出汗。
对于有狐臭困扰的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尴尬的事情,这时候,不妨按摩一下腋下的极泉穴,能够促进老旧废物排泄,缓解狐臭。在按摩时,先抬起手腕,使用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按摩,按摩时四指并拢,使用指腹进行按压,按摩完后放下手腕并长长地吐气。如此持续进行1分钟后,按摩另外一边的极泉穴。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老旧废物排出,缓解狐臭,不妨试试吧!
1 / 1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