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人眼中的“懒婆娘”与“针线”
“茶饭”能手趣说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笔记杂谈卷)
武 永 宝
一、靖远人娶媳妇喜欢“针线”“茶饭”俱佳的巧妇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下惯例。
靖远人家,男孩子大了娶媳妇,是大事,全家上下非常的重视。条件好的人家,会在沿河上下,大肆求索、遴选女孩子。最后,终于瞅准谁家的女孩子最配自家儿子,就会千方百计娶回来的。靖远人土语,往往将“娶回来”,说成:“说回来”。男女间若是情投意合,私定终身,那么,男孩子会信誓旦旦地给女孩子保证:“尕妹子你放心,我跟我大(爸)我妈说,一定把你给说(娶)进我家的门……
靖远人家娶媳妇的考察条件:
一是,从“德,言,容,工”等四个方面来衡量之。这一点,与全国其它地方没什么差别。“德,言,容”自不必说,那是首要的条件。最后一个条件是:工。这里的“工”是“女红”的意思。这里“红”读“工”,不读红(hong)。“红”与“工”,它们是一个意思。
“女红”就是对女子做饭、纺织、缝补衣服、刺绣、针线等做家务能力的综称。靖远人的土语说法,将其高度概括为:“茶饭”与“针线”。这是靖远人的专用术语。读此,大家一定以为这“女红”——“茶饭”与“针线”,乃是靖远人说媳妇的最低标准了。其实,不然。
“德,言,容”的考察标准,往往有些高大上,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厚。有句俗话:理想很高远,现实很骨感!所以,这三个标准有些笼统,只是一种综合考量的提法而已。靖远人其实更为重视最后一项,即“茶饭”与“针线”的考核标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将这一点不动声色地放置在了首位。
如此以来,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以靖远人的聪明智慧,按理绝不会这样处理事情吧。是的,没错,靖远人这么做,恰恰是其狡黠、变通、实用和高度智慧的具体体现。话说女孩貌美,谁不喜欢呢?肯定都喜欢。可貌美只是相对而言的,貂蝉只有一个,别人家娶走了,难道你家就不再说媳妇啦?那当然不是。我们说,只要男孩子中意的女孩,就是“貂蝉”。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家娶回去的都是美女“貂蝉”,而没有什么丑女“嫫母”的。同理,女孩子的“德”、“言”也是笼统的提法而已。
新媳妇在未娶进门时,婆家就已经暗暗调查了好久。但这毕竟都是间接得来的信息。新媳妇新婚进门后的第一天,婆婆会与亲友组团对其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考核。第一道关口,就是“茶饭”功底的考察。“茶饭”,这里就是指做饭、茶艺、厨艺等手段、本领。亲友团会全神贯注地观察新媳妇做饭的流程,饭熟时,大家一起品尝,予以品评……等等。所以,新媳妇嫁到婆家的第一次厨艺展示,那是十分重要的。
其后,婆家还会对新媳妇的刺绣、缝纫、纺织等手艺逐步展开考察。这些活儿,靖远人谓之“针线”。若是“茶饭”与“针线”俱佳,那么,公婆以及全家会皆大欢喜,额手称庆的,觉得终于娶得了一位全能手的巧妇。之所以这样,说明“巧妇”在今后的居家过日子中,非常的重要,其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总之,一个家的兴旺发达,对于“巧妇”的依赖尤重。
“茶饭”与“针线”俱佳,固然好,可是这样的好媳妇,不可多得,简直比珍稀动物大熊猫还要稀罕。谁家娶得了这样的全能手巧妇,会被认为是主人烧了高香,或者久久积德行善,老天爷对这家人的福报。
谁家的媳妇“茶饭”好……谁家的媳妇“针线”好……等等,旧时代,这是人们久久议论不衰的话题。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至少,新媳妇二者中有一项特长,就很不错了。这样的媳妇也会被婆家褒扬、看重的。若是,二者皆无,什么本事都没有,就知道吃,那么,就糟了,如此新媳妇会被靖远人无情地列入“懒婆娘”之类的。要知道,“懒婆娘”可是为整个社会都不喜欢,讨人嫌的啊。
有趣的是,若是按照这个旧时代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社会上的新媳妇,那就很不幸喽,几乎所有的新媳妇都会被悉数罗入“懒婆娘”的范畴的。可谓“全军覆没”,无一幸免的……
二是,靖远人“说媳妇”的条件,还有地域限制。一般情况下,基本都喜欢找“滩道里”的女子。“滩道里”就是指黄河、河道两岸的乡村区域。黄河沿岸多滩涂地,故曰:滩道里。有时候,将滩道里也叫作:水地里。这里一般有黄河水浇灌的大水田地,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生活相对富裕一些。靖远人还有这样约定俗成的等级观念,说来朗朗上口,也道出了畛域之见的实质。曰:
一等人,各府州县;
二等人,黄河两岸;
三等人,古野深山。
靖远人将府、州、县所在地的城里人,看作是一等人。看来,自古城乡差别巨大。此话,不言自明。除此之外,二等人就是黄河两岸的人了……靖远人看来还算谦虚,因为住在黄河边之故,所以,大家都以“二等人”自居。至于三等人嘛,则是指塬上、山区、旱地里的人们。
由此可知,靖远人找媳妇,相对应地更喜欢找“滩道里”的姑娘。而“滩道里”的人家有女待嫁,往往也喜欢将女子嫁到“滩道里”的男孩子家。其道理就在这里。
如今,社会大变迁,人口大流徙,城镇化突飞猛进,这一观念早已成老黄历了。我们只是将此当做一种旧时代的烙印看待吧。这无疑也是曾经存在过的一种陋习文化,我们了解一下,也无妨。其实却是颇有趣的。
三是,十分重视“骨濡”问题。“骨濡”就是靖远人对“狐臭”的土语说法。“骨濡不对”的人家女孩子,那是绝对不能要的。而男孩子家若有此“污点”,则很难说到媳妇儿。打光棍者很多。
靖远人对“骨濡不对”者怀有极端的歧视心里,以为这是一个关乎原则的大问题,绝不可等闲视之的。这一点,绝对算得上靖远特色的又一“陋习文化”,而且非常的顽固。其冥顽程度,简直到了极度偏执的程度。真是不敢想象。
“骨濡”二字,不知造成了多少人间的婚姻悲剧……由于认为“骨濡”有问题,家中大人对儿女婚事极力抵触反对之,以致想不开的年轻人,为此“跳河落井”者有之;“自寻无常”者有之;“剃度出家”者有之……等等,不一而足。
早年,我曾想为之写一部大部头小说出来。这样的作品,绝对是情节生动,故事跌宕起伏,很有看点的……可惜,俗事缠身,终未能如愿。
“骨濡”是靖远人的大忌。那怎么判断呢?一般来说,“鼻子”是判别的直接“法宝”。其次,就是固执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了。说那家“骨濡不对”,那么,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人都是“不对”的。只讲固执的观念,不讲科学。
其实,按照医学原理,“鼻子”这“法宝”是极不靠谱的。科学告诉人们,“骨濡”的遗传,也有“隔代”和“隐性”之说。所以,你用“鼻子”这“法宝”闻到的“臭人”,其下一代未必就一定“骨濡不对”。而你的“鼻子”这“法宝”闻到的“香人”,下一代恰恰生出一个“臭人”……
遗传学还告诉人们,这种毛病也有突然的“变异”,也就是说,好好的人家,下一代突然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骨濡不对”者。而原本“骨濡不对”者,经过几代人的改良,家族很可能已经完全摆脱了这种痼疾和缺陷……但是,可怕的是,无论谁家,一旦被世人认定染上了这道色彩,你几乎就再也“洗不白”了……这是靖远人根深蒂固的陋习观念。
于此,不得不感叹世俗偏见力量的强大,身在其中的“骨濡不对”者,既就是你后来“骨濡对了”,也是饱受歧视、排斥之苦的。可谓,苦不堪言。
不过,靖远人很奇怪,也很是势利眼的。有句老话说:臊得,臭得,穷不得!意思是说,“穷”比“臊”和“臭”更可怕。有时候,“骨濡”清白者,若是看上对方家的优越的经济地位和条件,那么,不论对方“骨濡”有多糟糕,也会奋不顾身地与之结亲的……这真是够奇葩的,令人有些哭笑不得啊。
近年来,由于受人口大流徙的剧烈冲击,靖远人的这一陋习观念有所淡化。因为,靖远人的儿女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孩子有与少数民族结亲者,更有娶来“洋媳妇”者……而此类人“骨濡不对”者比比皆是,也就是说更为严重……可是,靖远人不但不因此而忌讳什么,反倒引以为荣,沾沾自喜……这真是滑稽透顶啦。
由此可知,讲究“骨濡”,绝对算得上靖远的一项独特民俗,应该是没有多少科学性的陋俗和愚见吧。这种偏执的带有些许野蛮的世俗力量,曾在靖远城乡间肆虐了几百年,似乎曾或多或少地左右了地方史的走向,以及地方人种族群的布局梯次和演绎进度吧。所以,对此做深入的探讨,是不可回避的地方民俗学的一个课题,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二、历史上男女劳动分工造成的风俗习尚
我们说,靖远人对于女人的“茶饭”与“针线”手艺的考察和要求,绝不是对女性的有意歧视和苛求。这一切是历史自然形成的。
基本常识是,人类历史曾经有过几次大分工:1.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分离。2.原始手工业与农业分离。3.原始商业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农业民族,农耕文化是灿烂的中华古文明的基础。男耕女织,是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状态的写照。
所以,我们说,中华儿女无论男女,共同创造了历史,男女同劳动。男人承担更为繁重的农业耕作任务,以获取食用的农作物。那么,女人则承担相对较轻的“女红”任务,以供给家庭成员的衣饭所需……正是基于此,在农耕文明的内部,就男女性别而言,很自然地进行了上述的分工。
在艰苦的年月里,无论男女都有一技之长,这样便于谋生,大家抱团勤劳劳作才能一起过上好日子。说到这里,那么没有什么特长的“懒婆娘”遭人嫌弃,就不难理解了。
查看古典籍,对于女人“茶饭”与“针线”的分工记载很是悠久。大约2500年前孔子编纂的“四书五经”之一,《礼记·郊特牲》里,就有这样的记述:
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更是驰名中外,反映了慈母的“女红”活儿对游子的重要性。诗曰: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唐代的另一位诗人秦韬玉,一首《贫女》诗,把一位擅长针黹的女红巧手贫家女的闺怨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还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上女人“茶饭”与“针线”的女红活儿,可谓是女性劳动分工的天然属性。这活儿也确实需要高标准、严要求才行,这无疑有利于小家庭现实生活质量的提升。这种分工现象乃是现实生活的自然法则所致,不是人为的逼迫、歧视的结果。
宋代以后,女子开始普遍缠足,女子不便外出,更不能胜任繁重的农活儿,所以,专注地“主内”了。这就更强化了世俗社会对于女子“茶饭”与“针线”方面的要求。以至于延续到近代民国和新社会的初期……
靖远人这方面的讲究,在上世纪的1980年左右,农村里还在盛行。这显然是原始的农耕文明残余观念的尾声体现吧。到了“礼崩乐坏”,现代化浪潮汹涌的今天,这一切似乎已经绝迹了。关于女人“茶饭”与“针线”的提法,年轻人一定感到十分的陌生。正因为如此,将这一问题提出来探讨,让后来者深刻了解祖辈人所奉行的习俗风尚,也是蛮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嘛。
我们这辈人承上启下,处于社会革新鼎故大变革的潮头浪尖,将靖远人祖先过去所有的,现在业已消失的东西传承下去,乃是我们的职责。
三、靖远人的几则婚育谚语与生殖崇拜
1.早养(生)的儿子早大呢,早养(生)的女娃早嫁呢。
2.人要自生呢,谷要自种呢。
3.克朗(疙瘩)地长的好麻子,丑婆娘生的好娃子。
4.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限于篇幅,这里简述吧。这几则靖远民间谚语,很多人一定感到陌生。其实,它们几乎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在历史上“懒婆娘”曾在社会中成批量地存在着,很多很多的,绝不在少数的。
问题的本质在于,既然懒婆娘这么多,而且还有人家会娶她们,没有谁落下做嫁不出去的纯粹的“剩女”,那么,这是为何呢?核心问题,我认为就出于靖远人对于“生殖”的高度崇拜。
众所周知,女人天生就是生孩子的,一旦女人不生孩子,那还叫女人吗?试想一下,人类,一旦所有的女人都不生孩子了,那整个人类不都得完蛋吗?所以,女人的生育,可谓高于一切……这样就不难理解懒婆娘在生活艰难,封建礼教严肃的过去,还有厚重的存在土壤了。
所谓的“茶饭”与“针线”之说,与女人的生育比较起来,立马会退居于次要地位的。女人的“茶饭”与“针线”技能再好,若不能生育,立马就不值钱了。很显然,会生育的“懒婆娘”于这一刻,身价倍增,完全要压倒前者一头的。“懒婆娘”一旦给婆家生下“贵子”,那可就“贵重”得不得了喽。这下子,婆家似乎对于“懒婆娘”身上的存在的一切臭毛病和缺点都忽视了,原谅了……
细细分析一下,那几则谚语。1.早养(生)的儿子早大呢,早养(生)的女娃早嫁呢。2.人要自生呢,谷要自种呢。
3. 克朗(疙瘩)地长的好麻子,丑婆娘生的好娃子。4.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我们不难发现,女人生育力旺盛,这“一俊”,就会“遮百丑”的。丑婆娘能生出“好娃子”,这是真理。当然也是娶到丑媳妇的一种自嘲和自我安慰吧。意思是,只要能生育就好,就胜过一切。
人要自生呢,谷要自种呢。这则谚语,也说明了生育的重要性。抱养的子女往往与养父母关系不太融洽,所以,普遍的现象是,不如亲生的。这个时候,养父母就会无奈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当然,天底下,养子女与养父母关系胜过亲生的也是很多的。
至于,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则形象地说明了“懒婆娘”之懒。“懒婆娘”除了会生孩子,这是其优势。此外,“懒婆娘”的一切,则是很不堪的。比如,她们的臭脚……
由于过去女人都缠足,懒婆娘既不善于干活儿,也不善于打理自己,不勤快地洗濯。所以,懒婆娘的裹脚布,那可真是“又臭又长”的。
后来,人们形容文人空洞无物,且文字冗长的文章,往往也用这则谚语。
文章足够长,就此收笔吧。
2019年11月27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按照《公安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公安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23〕204号)要求,报考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应当符合规定的报考条件,参加并通过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后,方可进入投档录取环节。根据我省招生工作安排,现将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资格条件
2023年在我省招生的公安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郑州警察学院、南京警察学院、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和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等7所院校。报考的考生应取得2023年高考资格,并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立志为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刻苦学习、拼搏奉献;
5.年龄为16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2001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期间出生),未婚;
6.普通高级中学毕业,参加我省2023年高考且高考时户籍在甘肃省;
7.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条件;
8.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合格标准。
二、政治考察
报考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须进行政治考察后方可参加公安机关组织的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2023年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考察安排在6月13日至7月16日进行,考生须前往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进行考察。
本科层次考生:6月13日至6月24日;
专科层次考生:6月25日至7月16日。
三、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一)时间地点
1.报考本科层次院校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安排
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郑州警察学院、南京警察学院的考生,按照生源地,分批次于6月25日至28日,每日8:30—16:00,在甘肃警察职业学院魏家庄校区(109国道皋兰县附近,考生可在兰州市大砂坪小学公交站乘501路车到皋兰县医院下车,换乘1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即到)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具体安排为:
6月25日:兰州、嘉峪关
6月26日:天水、酒泉、金昌、张掖
6月27日:平凉、庆阳、定西、陇南、武威
6月28日:白银、临夏、甘南
2.报考专科层次院校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安排
报考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和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的考生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时间预计为7月中下旬),请随时关注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甘肃省公安厅网站,相关事宜以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甘肃省公安厅下发的正式公告为准。
(二)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内容
1.面试
面试主要从报考动机、思维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辨识考生是否适合接受公安院校教育和从事公安工作。
2.体检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⑴身高: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
⑵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2):男性在17.3至27.3之间(含本数,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下同),女性在17.1至25.7之间。
⑶视力:任何一眼裸眼视力均为4.8及以上。
⑷色觉:无色盲,无色弱。
⑸外观:无少白头,无胸廓畸形,无脊柱侧弯、驼背,膝内翻股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膝外翻胫骨内踝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无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身体无影响功能的瘢痕,面颈部无瘢痕,无下肢静脉曲张,无腋臭,共同性内、外斜视不超过15度,无唇、腭裂或唇裂术后有明显瘢痕。
体检不进行抽血化验,可进食,考生体检费自理。
3.体能测评
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
1.50米跑。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2秒,女性≤10.4秒;
2.立定跳远。可测次数:3次,合格标准:男性≥2.05米,女性≥1.5米;
3.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4分35秒,女性≤4分36秒;
4.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次/分钟,女性≥25次/分钟。
以上4个项目应当全部进行测评。其中,有3个以上达标的,体能测评结论为合格。
四、志愿填报
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志愿填报一律安排在第一次志愿填报时进行,即6月27日20:00至6月29日20:00,采取“1 1”顺序志愿模式,即考生填报1个第一志愿和1个第二志愿。本科院校在本科提前批A段填报志愿,高职(专科)院校在高职(专科)批次P段填报志愿。对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将公开征集志愿1次,仍采用“1 1”顺序志愿模式,征集志愿范围仅限于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均合格的考生,征集志愿的时间详见《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及征集志愿实施办法》。
五、有关要求
(一)信息填报和表格准备
考生须登录甘肃省公安厅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信息填报平台(http://baoming.bzwpay.cn),填报并打印(正反页打印)《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政治考察表》(以下简称《考察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面试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检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患病经历申报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能测评表》。考生应认真对照要求,如实规范填写信息,填写不实的,由考生本人承担相应后果。需注意“家庭成员情况”与“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中已故人员不能漏填。
(二)政治考察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携带身份证、户口薄和打印好的《考察表》,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并配合完成政治考察。
(三)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考生按照规定时间、地点,持身份证、户口本、高考笔试准考证、普通高级中学毕业证以及《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面试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检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患病经历申报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能测评表》和由公安机关密封完好的《考察表》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未递交《考察表》或《考察表》填写不规范及考察不合格考生不得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未按时参加的考生,按自愿放弃志愿处理。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时间较长,请考生自带食物和饮用水。
(四)结果查询
填报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志愿且参加了6月25日至28日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的考生可于7月3日至4日,登录甘肃省公安厅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信息填报平台查询本人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结果。专科层次结果查询时间另行通知。
六、特别提示
甘肃省公安厅未委托任何第三方受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有关事项,任何以中介、组织或个人名义提供所谓“疏通关系”、“保过关”、“保证录取”等“服务”,并以“好处费”、“人情费”等为由收受财物的,均涉嫌诈骗。请广大考生及家长按照规定程序报考,切勿上当受骗。
甘肃省公安厅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2023年6月13日
农村婚俗习惯,由于民族的不同,地域的差异,各地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曾经盛行于甘肃白银靖远北八乡农村的婚嫁习俗,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了一整套传统婚嫁文化,反映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
过去农村婚嫁是非常讲究的,因时代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改变,大家都喜欢接受新潮的结婚仪式。慢慢地好多礼节性的仪式都弃之不用了,渐渐地把流传千百年的地方习俗遗忘了,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甚至还不知道当地婚嫁有这么多的礼仪习俗。
靖远北八乡婚嫁民俗分为说亲、上门、订婚、行礼、催妆、添箱、迎娶、婚礼、酬宾、小姑看陪方、铺床、闹洞房、回酒、回门这些礼节及过程。
靖远北八乡的婚嫁从说亲开始,男方看好某家女孩,便请一位和女方家长比较熟的人做媒人去说亲,第一次上门,女方家长不表达任何意思,完了就要通过亲朋好友去打听男方的情况,家庭状况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打听男方家的门风,也叫骨骼(是否有遗传的狐臭)和小伙的人品。
第二次上门媒人就要领上小伙,也叫见面。这次去就能决定女方是否同意。开始一般女方不直接表态,用吃饭来表达。长面表示同意,面片表示不同意。如果吃的面片,媒人便知其意思,多说无益,客气几句回家。如果吃的是长面,说明女方同意了。媒人就可以和女方商量订婚时间。
在确定了订婚日子,女方要请族中的长辈和亲属来喝酒。男方订婚要准备的物品有,油花子(白面蒸的长条形花卷)10个,表示十全十美。酒两瓶,用一块红布将两个瓶口包住,系上红头绳,瓶上贴红对联,一般写“百年好合、珠联璧合”等。给女孩买一到两套衣服,用一块布或一条头巾包住,叫包袱。再适当买一些烟酒糖茶等。
订婚,男方的家长必须去,因为要请女方家长要彩礼,女孩也要零花钱、首饰等,根据时代的发展,后来增加了自行车、缝纫机等。一般情况要礼都随大众,在男方认可后,就举行仪式,将油花献到供桌上,小伙上香磕头、放炮。解酒瓶,酒瓶一般由女孩的兄弟解,解的时候小伙要给喜钱。
接着就是换手,男女孩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交换一下。礼物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以前男方一般都是银镯子,后来有了手表就改成手表了,再后来是手机,直至现在的金戒指。女方一般都是亲手做的鞋垫。
最后是敬酒,小伙要给请来的长辈逐一敬酒,女孩也要给男方家长敬酒,家长喝了酒要给喜钱,也叫认儿媳妇。仪式结束后女方将男方拿来的两个酒瓶里装半瓶粮食,再回两个油花让男方带回。
彩礼在七十年代,一般都是三个四,即四百元钱,四斗(一斗大约75斤到80斤)麦子,四套衣服。到八0年左右涨到三个六,九0年左右涨到三个八,到九十年代后期就没有三个几的说法了,彩礼不要粮食、衣服了,直接要钱。从一千多直至到几万。现在一般是八万八。女孩所要的由两个孩子自己商量,家长都不参与。
订婚就意味着确定了双方的情侣关系,从此,男方到夏天要给女孩给夏衣,冬天要给女孩给冬衣,直至结婚。
行礼,和订婚的议程基本一样,这次拿的是大卷子(长条馍馍)。行礼就是意味着要准备结婚了,举行这个议程其目的就是把彩礼拿全。女方看所要的礼拿全了,就可以举行仪式了,仪式和订婚基本一样,只是小伙、女孩不需要交换礼物。结束后女方照样将酒瓶里装上粮食,这次比上次要多一点,装多半瓶,同样回两个大卷子。
在这期间也有增加彩礼的,这种现象叫做“印水”。也有出现问题的,如果是男方反悔了,前面拿去的彩礼、物品一概不退,如果是女方反悔了,彩礼、物品如数退还,包括拿去的烟酒糖茶、馍馍都要算钱。
准备结婚,男方找阴阳先生算结婚日子,同时还要算洞房的方位、所用的娶亲婆属相、上下马(现在当然成了车了)避的属相、结婚的时辰。
结婚日子定好了,女方要准备嫁妆,一般是,柜一个、被子两床、脸盆两个、小碗两个、梳子镜子、核桃、大枣等,家庭条件好的当然还有其他物品。
男方要准备结婚用品,找洞房,一般在邻居家找方位合适的房子做洞房,为啥要在邻居家设洞房,因为新娘在没有举行结婚典礼前不能进洞房。找属相合适的女人做娶亲婆,准备赎衣(结婚时穿的叫赎衣)两套,冬天一套棉衣、一套外衣,夏天是一套内衣、一套外衣,包括鞋袜、头巾。
请客人(本地叫作乔人),现在通讯发达了,电话就请了。过去乔人是最困难的,要一家一家去请。请客人一般请的是亲戚、本家,本庄的乡邻不需要请,到时候主动就来了。
请东理,过事的人家称作东家,请来全盘总负责的人为东理,口头叫大东。东理都是经常给乡邻料理红白事的人,一般人不行,要会计划所需物品,懂相关的礼节。东理不收报酬,都是以帮忙的性质来的,最多完了拿点礼品感谢一下。
过去结婚酒席都吃的臊子面(本地叫卤面),不需要请专职厨师,乡邻中有厨艺比较好的妇女请来主持就行,现在都设的桌,需请专职厨师。帮忙的乡邻也不需要请,结婚的前一两天就都主动来了。
——未完待续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