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用蒜泡酒去除狐臭(蒜泡酒治什么)

时间:2024-05-27 13:47:3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美女患狐臭 妙用大蒜艾灸,5天狐臭味消散

腋臭俗称狐臭,主要症状是腋窝等褶皱部位散发难闻气味,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但这个顽疾自古就有很多人为之烦恼!

东晋道教学者领袖、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鸿篇巨制《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传世,另著《金匮药方》、《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甚多失传,并以十六字治病箴言“百病之源,五脏为根,内外双修,五脏同调”泽被万世。

美女患狐臭 妙用大蒜艾灸,5天狐臭味消散!东晋时期,有一位贵妇,从小就有狐臭。虽然与丈夫结婚后感情不错,可她总觉得不舒服。

后来听说罗浮山的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对于狐臭的治疗很有效果,于是贵妇到罗浮山小住,有空便到山上的温泉池清洗。

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贵妇的狐臭好了许多。但并没有根治,心情不好多喝了一点酒,贵妇的狐臭又犯了。

贵妇的丈夫觉得这山上的泉水也没多大用处,打算带贵妇离开。正要下山的时候,碰到了给百姓治病回来的葛洪。

葛洪熟读医书,认为这种病可以通过艾灸疗法得到治疗。而提到艾灸,就不得不提到葛洪的妻子鲍姑。鲍姑医道精湛,擅长灸法,是我国古代著名女灸师。

葛洪将贵妇请到家中,让她趴到闲塌上,拿出一些大蒜,去掉皮捣烂成泥糊状,做成厚约0.3厘米的蒜泥饼,中间用缝纫针穿刺数孔,将蒜泥饼放于患部,用艾炷燃成灰,等贵妇觉得施灸部有发烫感时,将艾炷移除为一壮,再如前法换一壮继续灸,连续施灸至贵妇自感患部温热、舒服。这样连续灸了5天之后,贵妇明显感觉狐臭味消散了不少,她和丈夫别提多高兴了。

照这种方法,贵妇又相继灸了半个多月,狐臭味竟然全都消失了。

这个古典妙用大蒜艾灸被后人用在狐臭治疗上,效果都还可以!

祛除狐臭的小秘诀

狐臭给患者带来的尴尬是语言越不能形容的,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更是影响重大,一旦招惹上狐臭就会形象全无,更是在心理上造成无法修复的创伤,手术后复发狐臭如何去除,进口埃比克亚根除狐臭的秘诀。

什么是狐臭?

狐臭(狐臭)医学上称为局限性臭汗症,这类患者的腋下汗液有一种令人恶心的难闻的特别臭味,很像狐狸身上的那股气息,故俗称“狐臭”。实际上,患者不仅是腋窝的汗腺有臭味,但以腋窝的汗臭最凶猛。

手术后复发狐臭如何去除?狐臭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统计调查分析得出狐臭患者90%以上以血亲遗传为多发。双亲皆有狐臭的人有50%~80%遗传几率,若双亲只有一方有腋臭,那么遗传的几率为30%~50%。

2、毛囊肥大:有经常拔、刮腋毛习惯以及外用药等会刺激毛囊,造成毛囊增生肥大,汗腺扩张,导致分泌汗液增多。

3、生活环境:运动、饮酒、食辛辣型食物或情绪激动时,会刺激汗腺过度分泌汗液,汗液增多,臭味也往往加重。

狐臭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蔬菜瓜果:狐臭患者需多食一些富含水分的瓜果蔬菜,如生菜、白菜、橙子、西瓜、冬瓜等等。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会刺激机体,加重狐臭的臭味,而烟、酒、咖啡、浓茶等物也可加重患者的症状,因此需减少摄入。

3、忌多油花生果仁:人吃了带有油分的食物,部分油就跟着血液全身走,并会随汗腺连接的油脂腺排出体外。如果人身体油分太多的话,就会让细菌分解,形成体臭,所以油腻的食物宜少食

手术后复发狐臭如何去除?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付出对应的努力,但是对于狐臭来说,只要找对方法治疗起来其实很简单,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彻底治好狐臭只是时间的问题。

治狐臭可以试试隔蒜泥灸

狐臭又称为腋臭、臭汗症等,西医治疗主要以杀菌、减少汗液分泌为主,严重者可以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中医隔蒜泥灸疗法治该病效果好,它是在汗腺处直接隔蒜泥施灸,起到宣通气血、畅行营卫、拔毒于外的作用,以促进较大汗腺萎缩凋亡,从而使汗量减少,狐臭也随之减轻或消失。这种灸法首见于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简便易行,患者不妨一试。具体方法如下:

1,将腋窝处毛发剃干净,再取淀粉适量调成糊状,外涂于腋窝,待其自然风干。这主要是利用淀粉与汗液反应后,能够将较粗大的汗腺充分暴露,为第二步隔蒜泥灸找到施灸“靶点”做准备。

2,取适量大蒜,去皮捣烂如泥,做成厚约3毫米的蒜泥饼,待淀粉糊风干后敷于患处,中间用牙签穿刺数孔,以可见较粗大的汗腺为宜。

3,将艾炷放于蒜泥饼上,点燃艾柱,令其燃尽,如患者感觉施灸部发烫,可将艾炷移除。不拘壮数多少,以灸至患者自感患部温热、舒服为度。

每日施灸1次,每次30分钟左右,10次为1疗程,休息5天后根据患部具体情况再次如前法治疗,直至彻底痊愈。

│山西洪洞县中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蔡晓刚/文,许建/编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参与每周有奖答题互动】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