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力弊病(狐臭带来的危害)

时间:2024-05-26 14:26:3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板蓝根又火了,中医何时能自强?

板蓝根,又火了。

2020年10月16日,钟南山院士表示,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体外研究发现,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对新冠病毒有效。

虽然消息没有提及体外研究的细节,但结果很明显,各大中小药店的门板又要保不住了。同时,消息刺激“白云山”股价急升,当天抬升幅度超12%。

(白云山股价16日高开高走,午后放量涨停。截至收盘,该股报34.18元,全天成交额16.45亿元。同时, 白云山港股亦大幅拉升)

这是我们已经习惯的社会应激模式,坦白说,已经有抗体了。

每一次,其实焦点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谁“收获”商业收益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成分有效无效的问题,关键是现代中医的“信任”问题。

钟南山院士说的是“体外研究”,大部分人其实不知道它的真实意义。反正,板蓝根又火了,它的每一次火,都表现为一种心理功效。

专家的话是用来误解的?

作为一名如假包换的中国人,谁没喝过两包板蓝根?

2020年的新冠肺炎要喝,2013年的H7N9禽流感要喝,2009年H1N1甲型流感要喝,2003年的非典也要喝。

在某些付费新闻里,板蓝根的治疗范围还包括空调病、登革热和埃博拉病毒病。

在服用板蓝根的道路上,上海市民走在“时代前面”。

1988年,上海爆发了甲型肝炎,2个月间29万人发病。当时,上海市卫生局拟订的肝炎预防方、治疗方,都以绵茵陈和板蓝根为主要药材。

有当事人回忆,当时上海凡是与板蓝根沾边的药材,一概卖到脱销,还出现了地下黑市,平时2毛钱一袋的板蓝根冲剂,能卖10元钱,一口价,没有还价空间。

板蓝根冲剂

据说,通过这次教训,上海市民比其他地区民众更早学会了抢板蓝根。

实际上,甲肝是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就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痊愈。一般来说,在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不治疗也能好转。至于板蓝根,主要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当然,板蓝根也有自身的功用,不是绝对的安慰剂。

板蓝根首载于《本草纲目》,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板蓝根是具有解热、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作用的传统中草药。主要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病症的治疗。

中药板蓝根

如果患了风热感冒,板蓝根某种程度上还是管用的。

另外,板蓝根、双黄连、连花清瘟均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对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固然令人振奋。

不过,体外实验有效,和在体内真正产生治疗效果相距极远。举个西药的例子,羟氯喹、瑞德西韦的体外实验也证实对新冠病毒有效。

然而,8个月以来,从数千人至上万人的临床试验结果都表明,瑞德西韦治疗效果“很小,或者没有”。关于羟氯喹的3个大型正规临床试验,都没有见到效果。

极端点说,酒精能杀毒,和喝酒能治病,不是一回事。

然而市场就是这样。理性经济人,首先需要的是构建理性的材料是真实的。

出于严谨的态度,我们现在当然不能否定板蓝根的效果。它到底治不治得了新冠肺炎,还得等待正规的、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

这就叫循证医学。

中西结合和板蓝根

中成药、中医,目前还没有恢复元气。100多年前开始,它就进入了一个轨道——证明自身有效,到现在,其实还没有完全走出来。

徐克的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有个有意思的情节。开了医馆“宝芝林”的黄飞鸿大夫,经英国留学归国的十三姨介绍参加全球医学会议。

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剧照

会上,黄飞鸿先是觉得西医解剖图“难看”,又因不会“外语”而难以沟通,幸好“西医”孙中山出来解围,把黄口中所说的“经络”翻译成“神经”,才赢得在场西医的理解。

确实,西方医学从晚清起传入中国,在民国建立前,基本上是中医对生理解剖学知识的反思和响应。

但是,民国前后,自打论争转到细菌论、病理学和卫生防疫等问题以后,中医就开始处于下风。

古代传染病发生,中医多静待其自然消退,较少有积极的举措,这就在社会心理、信任度上给了西医绝好的机会。

1910年东三省肺鼠疫大流行(资料图片)

第一个关键时刻出现在1910年。

当时,东三省肺鼠疫大流行,这个“超级黑死病”在抗生素还未发明的清末民初,死亡率可达95%以上。

清政府欲找专家前往处理,却没什么人具备新的卫生防疫知识。当时在军医学校任教的伍连德医师(1879-1960),是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临危受命前往疫区。他成功地运用西方的隔离、消毒等卫生举措阻止了疫情扩散,既获得国际声誉,也保全了清政府的面子。

规范后的诊病院分为了疫症院、轻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医处(资料图片)

其时清政府内外交困,内有革命党之反对立宪,外有各国军事经济之觊觎,一旦控制不住疫情,差不多就算是自绝于“现代文明国家”之林了。

伍连德的努力,意义不仅在于防治疫病,更给了当时觊觎东北领土的日、俄两国一个强烈的印象,不得不对清朝另眼相看。

从此,西医领导的防疫知识逐渐开始进入并主导中国的公共卫生事务。

伍连德

而且,建立民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有留学经历,他们通过对比,认为中医几近于“玄学”。

所以,1912年发生“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给了中医界沉重打击,也就不足为奇了。1928年,国民政府卫生部成立,下设“中央卫生委员会”作为卫生决议机关,没有一位委员出身中医。

1929年2月23日,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上以“中医妨碍全国医事卫生”为由,提出四项针对“废除中医”之提案:不允许中医办学校,并取缔中医药相关之“非科学”杂志,进而逐步取消中医执照登记,采取渐进手段来限制中医,最终达到完全消灭中医之目标。这就是喧嚣一时的“废除中医”事件。

中医请愿团一度争相夺门拜访行政院院长汪精卫,以示其医术“管用”。

几经波折,“中央国医馆”在南京成立。蒋介石颇有期待中医之意,曾言“吾顾其努力,实下功夫也”。不过国民政府整体风气正好相反,卫生教育机关对中医充满歧视,“废除中医”旨意仍存。

1931年3月16日中央国医馆筹备会全体会员合影

这一风气到1949年后扭转了过来,中医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发扬。

60年代起,“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广泛开展的“赤脚医生培训”也推广了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世界观:它的疾病视野完全是西医式的,不看寒热阴阳,按照传染病、内科、外科、妇科等分类判断病症,但是,在治疗方面提倡“一根针一把草”,把中草药作为治疗药物。

神药“板蓝根”即滥觞于此时。

毕竟,这类药物易得、易造、便宜,毒副作用较小,非常适合当时的国情。

正 道

我们期待着中医医学的循证崛起,但目前,实事求是地说,还不能把期待当作既成事实。

和西医相比,中医的效用过于含混,即使在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时代,中医的地位虽有提高,“疗效”却很难拼得过西医。

笔者的祖母作为医护工作者,既目睹抗美援朝战争中抗生素的效果,也曾目睹庸医以针灸致死的情况。这也说明了几番没落之后,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已经走入“滥用理论”“滥用方法”的歧途。

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剧照

滥用理论,要对中医呈现出“玄学”面貌负很大责任。中医理论往往大量引用哲学术语和概念,比如,阴阳五行学说并不是中医学的固有理论,而是哲学方法在医学中的运用,但是“阴阳划分”“五行相克”的理论,已经被庸医滥用到极致。

关于理论的讨论,还有一个苏轼与欧阳修的典故。

欧阳修说,一个人患惊悸,医生问其原因,病人说自己因乘船遇风浪而受了惊吓,于是医生取多年船舵木,在被舵工手汗浸渍的部位刮下木末,加上丹砂、茯苓等交给病人煎服,一剂而愈。

苏东坡问道,用笔墨烧成灰让学生吃下去,就能治疗他们不会写文章的毛病吗?喝下伯夷的洗脸水,就可治疗世人的贪心吗?吃正直的比干吃过的食物就能治愈那些谄媚之徒吗?舔两口勇士樊哙的盾牌,就能治疗怯懦之人吗?嗅一下美人西施的玉耳环,就能治疗狐臭了吗?

这则故事揭示的就是“安慰剂”之弊病。

滥用方法,在今日更加常见。遍地可见的足浴店、洗浴店、洗头店、美容店、养生馆等场所,正明目张胆地用“中医”方法来招揽客人。特别是针灸的滥用,甚至有养生馆宣称月经中有固体物质存在为“疾病”,需针灸某穴位治疗,这种对“子宫内膜脱落”的“月经”的无知,直该直唾其面。

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剧照

随着国学热以及中医的地位提高,泥沙俱下也开始了,无数似是而非的“中医”大行其道,绿豆治百病音犹在耳,鸡血疗法的故事也还没有完全落下帷幕,一个“大师”王林倒下去,不是还有千万个“大师”站起来?

今天,我们一直说要振兴中医,这确然是必须的努力方向。然而真正的中医自强,归根到底,还得依靠以科学武装起来的民众,不盲从,不鼓噪,不自卑,不自恋。

唐宗海,就是中医“自强”的好例子。

从1884至1894年间,唐宗海一共写成了《血证论》《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伤寒论浅注补正》等著作,1894年由上海袖山房合印成套书,名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是以“中西汇通”为名的第一套中医著作。

他努力用西医理论来证实中医学说,而非抛弃传统中医理论;当时人说他“参西而崇中,不得新而忘旧”。

再回到电影《男儿当自强》的故事。

后来,孙中山和黄飞鸿一同避乱领事馆,孙需要为受伤民众做外科手术,苦于没有麻醉剂,黄主动用“针灸”封住了病人的相关穴道,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孙黄二人对视一笑,可谓全片中最可会心的一幕:中西交融,肝胆相照。

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剧照

这是正道。

断章取义得到一句话,就群起追捧板蓝根,“无问西东”,这恐怕辜负了科学家的苦心与努力。

身疾可治,心病难医。

作者 | 南风窗主笔 荣智慧

编辑 | 李少威

排版 | RONG

美丽陷阱都藏在哪里?奥一新闻女记者实测医美APP告诉你

测试目的

随着“颜值经济”不断升温,众多定位为“社区 点评 团购”的医美平台,以提供医美咨询、展示医美产品、线上预定医美服务的功能,将医美潜在客户与医美机构连接起来。

爱美人士只需在医美平台输入自己想要的服务,页面就会根据城市、地点及价位预算自动筛选出适合的机构,真可谓指尖一点即可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医美服务。

然而,不少用户认为,医美平台对于入驻商家、发布内容审查把关不严,经常有过度宣传、额外消费等现象出现,消费者的权益难以保障。

本次测评将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发现各大医美平台的监管盲区、消费漏洞等,协助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工作,促进互联网医美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测评对象:

新氧医美、更美、悦美整形、美呗医美、医美咖

测试办法:

在不同平台测试变美方案

测试情况:

变美方案不一:我到底有没有法令纹?

“路人脸逆袭温婉富贵花”、“打了瘦腿针后,我老公比以往更加爱我了”打开医美APP,各类医美项目的推荐话术层出不穷。不少医美平台在首页显目位置设置“智能医美”入口,该入口通过扫描用户面部就可精准制定“变美方案”。

在“新氧”APP,记者选择首页的“魔镜测脸”进行测评,该测评声称可“AI美学诊断,全脸分析”,测评流程耗时约1分钟,从年龄感、智力感、距离感三个维度评估记者的五官风格。记者先后以同个角度、不同表情测试了三次,每次得出的五官风格均不相同,有“厌世少女风”,也有“钻石风”等。

通过三次测评,该软件推荐记者使用祛法令纹项目,并在下方附上了产品链接。记者点击其中一个购买链接发现,该链接主页显示“国产腋臭针”,与记者的需求“除皱瘦脸”并不相符,价格为980元。

记者随后咨询客服,客服解释,该产品肉毒素既可以除皱,也可以去腋臭,只是注射方式不一样。记者表示想在脸部注射除皱,该客服马上告知记者该产品不适合用于祛除法令纹,需打玻尿酸填充,并发给记者价格分别为2580元、1680元的玻尿酸链接。对于APP为何推荐了不相符的产品,该客服并未解释。

记者发现,平台推送的三个产品链接相关机构分别为重庆鹏爱医疗美容医院、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经过查询得知,这些机构均为已备案的合规机构。

不同的APP,同一张脸,能否制定出近似的变美方案呢?

记者打开“更美”APP,该平台同样有“变美测评”入口。打开“AI测颜值”,平台开始扫描记者的全面部。测评时长约1分钟左右,从五官分析、衰老分析、轮廓分析三个维度评估记者的“颜值”。

与“新氧”APP指出记者“法令纹较深”不同,更美APP测评显示,记者“完全没有法令纹,打败了全国88%的人”,转而建议记者垫下巴、开眼角、丰唇等。记者点击“咨询我的垫下巴方案”后,页面自动跳转到了咨询医生页面,同时页面自动为记者推荐一款价格5980元的产品。

多个平台的“颜值评价”均有差异,同时与现实情况还有出入。一位长相甜美的记者在AI颜值测评中,却被评测为“英气男神脸”;而自小就拥有尖下巴的记者在“更美APP”测评时,竟被建议需要打瘦脸针和面部吸脂。“我的脸已经够尖了,再瘦下去能看吗?”测评记者小小的脸蛋有大大的疑惑。

医美分享帖变美效果显著:是托吗?

记者发现,在众医美平台上,都有“变美分享”板块,供用户分享“变美心得”。记者浏览发现,这些变美心得,视觉冲击力强,多为“变美”前后的对比照,但有大部分有软文宣传之嫌。

在“悦美”整形平台上,记者三次刷新推荐板块,推荐内容大多为隆胸帖,配图较为暴露,且同步显示发布者所在区、街道。“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至少要让胸撑起你的衣服”“只要你会打扮自己,世界就会优先优待你”、“打了玻尿酸以后,无论做什么样的发型都很好看”……“外貌焦虑”式宣传屡见不鲜。

记者随机进入分享用户主页,发现该用户“不是在医美,就是在去医美的路上”。脂肪填充、玻尿酸注射、热玛吉、水氧活肤……多数热门的医美项目均被其尝试过,其容貌随着医美项目的使用,确实发生了一定变化,并收获了不少评论区点赞与医美机构的咨询留言。

记者发现,平台发布的大部分整容前后照片对比,都是手术前素颜 原相机拍摄,手术恢复后化妆 美颜相机拍摄,再加上各类滤镜、PS美颜技术,观感差别很大。但依然有不少“不明真相”的未成年人在评论区留言,“16岁,可以做硅胶下巴吗?”“16岁可以注射水光针吗”等咨询时常出现。

变美图的真实性如何?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以“医美对比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为了整形成功案例更丰富,不少医美机构高价买图已经催生了相关造假产业链。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公布的医美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有的医美机构虚构诊疗前后对比图,有的一味鼓吹产品或服务疗效,通过使用虚假案例、虚构疗效等方式,对医美效果进行夸大、虚假宣传,对风险、后遗症避而不谈。

规范医美市场营销宣传,不仅要清除虚假、夸大宣传等弊病,也要整治通过“软文”“种草笔记”等形式进行植入推广、虚假营销等变相误导公众。

多数医美医生可免费接诊:是本人吗?

在这些医美APP中,负责医美咨询的医生资质是否有保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通报医美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中提到,在实践中,由于医生少、需求大,一些医疗机构以所谓名医名师、专业医疗资质等噱头,为医疗美容效果背书。通过虚构、夸大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等方式,给消费者以服务品质保证的假象。

记者实测发现,多数平台设有“问医生”板块,共有视频面诊、语音面诊、图文面诊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其中,视频面诊、语音面诊价格多在20元-100元间,问诊时长10分钟;图文问诊则5-50元每次,新人用户初次咨询可免费。

记者在“新氧”APP推荐页面随机选择了一位医生,以“脸型不流畅”为由问诊。页面显示,该医生为山东淄博市某公立医院医生。当记者提出要线下问诊时,该医生表示,他目前已不在淄博市工作,如今在北京某整形医院任职。但记者点击该北京某医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并未在医生名单中查找到该医生的姓名。记者就医生信息未及时更新、医生资质不明询问人工客服,但暂未收到答复。

在“更美”APP,接诊医生回复速度快,并且无需填写个人信息即可快速问诊,且不需要收取费用。在记者咨询过程中,医生没有向记者提出拍照等需要检查的手续,直接给出具体的项目如瘦脸针等。记者发现,页面中推荐的医美医生,其执业证书上的执业范围显示麻醉专业,但主页显示其可以做私密美容和微整的医美项目,这是否合规呢?

在“悦美”APP,记者选择“问专家”入口后,以想要“做鼻子”发起问询。广州联合丽格整形美容医院的叶海洲医生接诊,其询问记者是否可以添加微信,记者在得到医生本人添加的承诺后,表示了同意。但记者接受微信好友申请后发现,其并非医生本人,而是“郭振宇院长助理”,当记者追问是否为叶医生本人时,该助理先是承认,后又否认,说自己是“郭院长和叶主任两人的共同助理”。

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医美平台面临多个层面的监管难题,除了片面夸大医美效果、推崇过度医美、隐藏医美风险,“医美贷”也是需要整治的重点领域。

“先美丽,后买单”“0利息0首付变美丽”,这些充满诱惑的广告,吸引了不少想做医美却囊中羞涩的消费者。目前各大医美APP是否还存在“医美贷”等行为?医美机构是否会以低息甚至无息鼓动消费者办理“美容贷”?

奥一新闻记者团队将对多个医美APP进行实测,同时对相关医美机构进行走访,敬请留意明天的互联网医美平台测评报道。

监制:谢艳霞

策划:谢江涛 高春明

统筹: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刘婕 林少娟 姜丹 李欢

海报设计:郑柏琪

在南开,“看南门的喵”和护喵的人

叶航宇和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猫咪

图源:何雨珊

采访|侯依含

编辑|李慧珊

排版|杨金雨

流浪猫保护是近来大学生热议的话题,在南开大学,民间校园动物保护组织“看南门的喵”身体力行保护校园动物,现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流浪猫救助、绝育和寄养体系,2017级哲学院本科生叶航宇是发起人。

“看南门的喵”不只爱猫和其他校园动物,传递现代科学的救助和环保理念——也很重要。救助、领养和绝育,三者始终要放在一起提。缺任何一个,对猫和学校的生态环境都可能是负面的。

叶航宇认为民间需要努力做好救助、领养和绝育等工作,走在前列。动物园的主要职能不是观赏,应是科普。关于小白狐事件,我们需要批判的是:为什么要遗弃宠物;大家为什么乱喂乱摸,管不住自己的手;虚拟社交场所的规范性和公共性有没有意识到。

看南门的喵公众号和南开大学校园猫微博截图

汤圆虾饺哆哆糕糕烧麦奶思的爹

「偏爱不需要道理,这不是一种理性的爱。你抱着陪它玩,挠挠它,它开心了你就突然把那小药往它嘴里一塞一捂,然后让它咽下去。」

你们给救助的猫都起了名,有没有你起的?起名有什么讲究?

叶航宇:一般谁第一个发现谁起。北大猫协他们起的名很好听,有书卷气息。我跟志愿者说不要效仿北大,名字是让人叫的,特别是动物的名字,上口通俗比较好。

如果有典型的外貌特征就按此来取名。一只纯黑的猫叫“煤球”;最近新来的一只猫眼睛很大,瞪得像铜铃,就叫“铜铃”;小时候屁股被抓伤总未痊愈,我希望把它兜住,让屁股长好,就取名“屁兜”;出生的时候体弱多病,我们希望它平安迈过,就叫它“坎儿”。还有以出生地命名,“囡囡”在南开宿舍楼下出生,叫南南不上口就叫“囡囡”。

最近新来的一只猫眼睛很大,瞪得像铜铃,就叫“铜铃”

会不会对自己取名字的猫有亲闺女亲儿子的感觉?

叶航宇:确实会有。我的微信名称很长“汤圆虾饺哆哆糕糕烧麦奶思爹”,每两个字都是和我很密切的动物。

是不是偏爱他们六个,甚至把它们的名字当作自己的微信昵称?你们之间有什么回忆?

叶航宇:说是偏爱就不需要道理,这不是一种理性的爱。有的是回忆,比如说哆哆,夏天在学校里散步时发现它又瘦又臭,我就把它带回来,现在已经送走了。这只猫很喜欢因为它是个对眼,你知道吗,就特别可爱,也很乖。你要知道动物吃药很难的,需要哄着骗着喂。

图源:看南门的喵公众号

对眼猫咪“哆哆”,吃药需要哄着骗着喂

怎么哄着骗着喂药?

叶航宇:你抱着陪它玩,挠挠它,它开心了你就突然把那小药往它嘴里一塞一捂然后让它咽下去。我还会买一些膏状零食“酱酱”,把药弄碎一点儿掺在里头,先让它吃一口没药的,再把有的让它吃了。强制不太行,我家的那只橘白长毛不喜欢吃药,我强制塞嘴里给它捂住两分钟,它就一直含在嘴里,我一撒手它就又吐出来。后来没办法只能打针。

你很爱猫,那猫对你有没有很信任?

叶航宇:时间久一点的都会有,现在我们的领养工作做的比较好,很多和我们原来特别亲近的猫都被领养走了。比如一只猫橘白长毛的尾巴像鸡毛掸子,我们叫它“掸掸”。它脾气很差基本不和人亲近,但和我关系很好。有个学妹每天都喂它,但它就是不让碰。我有时候隔着马路叫它,它就过来跟我玩一会,因为猫是很少知道自己的名字的,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是因为知道了名字还是听到我的声音。有时候,我们玩完了它会一直跟到寝室门口,我隔二十分钟出来它还是在那儿,很乖。

是不是因为在掸掸特别绝望的时候,你救了它?

叶航宇:可能吧,这猫脾气很差,和人猫都相处不好。去年国庆它被其他猫打了,那叫个惨,四个脚垫子都被抓破了。因为我们在一个老师租的地方有寄养点,我有钥匙就直接把它带到那儿照顾四五天。寒假前,我在寄养点住了十天,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得去照顾一下那些猫。她是法学院的老师,喂猫时认识的。室内寄养一般是这些情况:绝育后等它伤口长好了,或寄养前做室内适应性训练。有的猫不喜欢呆在室内,整夜嚎叫。小猫满月就捉走不让大猫去带,得让它从小和人接触否则很怕人再做绝育领养就很麻烦。

如何看越来越多现代人把宠物当作精神寄托,花费很多金钱时间?

叶航宇:这个问题你提错了,养宠物其实是中国人一直都有的事儿。你知道“昭陵六骏”吗,唐太宗有六匹马,因为太喜欢,派人在墓里面放了这六匹马的石像;宋朝陆游“我与狸奴不出门”,外头太冷了我和我的小猫都不出门,还夸我的小猫“尽护山房万卷书”,我这书房就靠他了;明朝一个皇帝画了特别多猫的画;清朝更不用说,故宫现在还有清朝宫猫的后裔,还有很多受过名流繁育的猫的品种。

你说的变化,应该落到普罗大众。以前普罗大众饭都吃不饱,没钱养宠物,这种精神需求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一直是存在的,现在普罗大众生活水平高了,就能满足了。

进一步来说,为什么愿意花更多钱?大家科学养猫了。小时候,猫食就是米饭泡鱼汤,现在才知道猫对碳水类的食物消化不太行。当时的猫活得很好,是因为在家能吃老鼠。

再进一步,有经济基础且懂科学的人在自媒体时代更会利用自媒体。我们老家农村现在还是喂鱼汤拌饭,也不会发朋友圈。你把宠物当作宝贝,他们把猫狗当作牲畜。这部分人也不一定多,存在幸存者偏差,没有大数据调查,很难说人很多或越来越多。

看南门的喵

「看南门的喵不只是爱猫,只做成一个爱猫人士的组织那就狭隘了,科普也很重要。民间的救助、领养和绝育等工作需要努力做,走在前列。」

看南门的喵动物保护组织的定位是什么?

叶航宇:看南门的喵不只是爱猫,只做成一个爱猫人士的组织那就狭隘了,科普也很重要。比如科普南开有哪些野生动物,津南的野生动物是不是水獭呀,还有倡导科学救助、领养和绝育等。

上大学前你就喜欢小动物,为什么大三上学期才付出行动,创立校园动物保护组织?

叶航宇:这个组织成立于2019年冬天,我大三。之前,津南新校区的猫很少,没有那么大需求量,需要系统性地去保护。2019年夏天,我刚发现流浪猫,也会喂。我们成立于2019年冬天,还是比较及时。后来,我才知道理科那边多,但我是文科生一直没往那边去,不太了解。

有没有借鉴北京大学猫协的经验?

叶航宇:不太能借鉴。清北的猫协有学校资助和社会捐赠,这种情况好像仅限于北京的学校,因为资助者会收获社会效应。北大去年花销十万多,年底还剩几万。(编者注:北大猫协公开2020年总收入为103275.25元,结余49263.1元,其中,收入部分由会费、受捐和周边构成,分别为10480、37069.02和55726.23元。)清华稍微差一点,我知道清华有和德国的猫粮品牌合作,天津大学也有一笔数目可观的社会捐赠。我们是民间组织,更为自由,和南开品牌文化店和留学机构有过合作。

图源:南开大学校园猫微博

听说你们资金不太充足,为什么不主动找一些赞助?

叶航宇:找我们无非两种情况,一是看中我们媒体宣传能力,二是南开大学的背景。这两种都不可以乱用,很容易出事故。我们对钱也很谨慎,不仅账目公开,还请金融学院的同学做专业的报表。宣传渠道的定位主要是娱乐消遣。

如何理解国内动物保护协会大多以民间力量为主这一状况?

叶航宇: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其次是动物。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还很贫穷落后,钱要花在刀刃上,从中国整体的社会状况上来看,靠爱心人士发电更为合适。

我始终觉得民间的救助、领养和绝育等工作需要努力做,而且要走在前列,起码能给个参考,也更自由。上海政府资助了流动的流浪动物绝育车,开到社区,免费给流浪猫狗做绝育,这是个好办法。

遗弃与责任

「救助、领养和绝育,三者始终是要放在一起提。缺了任何一个,对猫本身和学校的生态环境都可能是负面的。」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好不容易追到的真爱很怕狗,要不要把我的狗狗送走?」——你会怎么选?

叶航宇:我原来是哲学院辩论队领队,辩题其实在问,自己喜欢的人和狗起冲突,怎么处理。从我的角度,我会把狗送给爸妈。如果她对猫过敏,以后我出门撸猫就换身衣服,回来在楼道把外套脱下卷卷。我女朋友也喜欢猫狗,我始终跟她说你的健康比它们重要。

出题者最后想导入你对爱的人和动物各负有怎样责任这个问题。没有第一批丢弃宠物的人,南开就不会有流浪猫。北大也遇到这种情况,经常有人不想要猫,就把猫往学校里一丢。咱们学校流浪猫一代是毕业季突然出现的,“大白”据说是某位学长毕业时丢的,前段时间突然出现在食堂旁的折耳加菲猫也是。

聊到遗弃,那就和责任有关。这个辩题到最后是在问,如果我的真爱确实不能接受狗,人应该如何处理自己养的宠物。只要找到妥善处理的方式,不丢弃就行。要么给家人;要么找人领养,对领养的家庭条件有一些要求:本地户口、固定居所、科学喂养和狗粮猫粮的单价不低于多少、定期让我看视频,甚至家庭回访。

你曾经提到:“科学的理念:救助、领养和绝育,三者始终是要放在一起。缺了任何一个,对猫和学校的生态环境都可能是负面的。猫和鸡鸭是人类祖先驯化来的,野猫是走丢被人抛弃,本来就附属于人。这有点人类中心主义,但事实的确这样。人需要负起责任,起码在学校里为它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为什么会有这种作为人对猫的责任感?

叶航宇:现在普遍流行的环保观点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保护动物和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现在的科学论证认为哪怕是蚊子蚂蚁灭绝了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观点体系的基础是对人生存而言,生态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如果它们灭绝了对人毫无影响,我们还要不要保护。北美数量很多的一种鸟类“旅鸽”灭绝后,从现在来看,对北美生态没有太大影响,其生态位被其他物种填补了。这个事实和我们原本的理念基础相悖。小区的猫能捕鸟,破坏了生态系统,在缺乏有力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依旧很难说流浪猫对社区的生态系统造成如何巨大的打击,因为这个生态系统实际上是建立在“社区”之上的。

人对动物的责任是在“人化自然”的范围内。因为人影响到动物了,环境的主体是人,人对动物要负起这个责任。学校的喜鹊已经“人化”,不是野外生存的动物,一个个翻垃圾桶油光锃亮。

持不同观点的人有不同的责任。我主张的是不一样的环保观念,那我就会负这个责任;其他人是主流的那套,他们不需和我一样。

除了流浪猫,你还关注到哪些周遭(学校、社会等)需要被改变的现状,能不能分享一个你用心去了解或付出行动的?

叶航宇:我做的很少。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四十年没改过,有些二级保护动物快要灭绝了,还停留在二级,有些爬行动物数量很少也没得到很好的保护。前段时间和朋友给立法机关写信,有些居然提上去,有些还降下来,总算有进步了。我很早就签了遗体捐赠志愿书,还想献血。

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流浪猫工作能做好是因为我们一大批人都在工作,核心成员十几二十个,群里六七百人。不光有同学,还有教职工、保安和环卫工。一个保安经常和我们一起喂猫,还有一个环卫大爷哪些猫又打架了会跟我说,八里台有个保洁阿姨因为身体不好回家,特意告诉我们她之前照顾的猫在哪里,希望我们能接替她。

小白狐与“看客”

「动物园的主要职能不是观赏,应是科普,这是比较现代科学的理念。我们需要批判的是:为什么要遗弃宠物;大家为什么乱喂乱摸,管不住自己的手;虚拟社交场所的规范性和公共性有没有意识到。」

小白狐死前倡导过大家如何善待他,但小白狐还是死去,怎么看待你们所做的这些努力?

叶航宇:很必要。实际上它来的那天,夜里后台就有同学跟我说下午发现小白狐,看它很饿喂了自己的汉堡。我常年喂猫有很多鸡胸肉,就裹着大衣,骑着电动车,拿上所有的鸡胸肉去了,赶着门禁前回来。那天群里知道的人还比较少,我不希望再扩散,发现它的同学把它爆出来,越来越多人就知道了。猫还好,狐狸大家知道就都去看,猎奇心理嘛。狐狸是犬科动物,比较危险,可能会人伤它或它伤人。当然这些爆出来的同学肯定是很有爱的,没想这么多,他首先去联系天津市动物园。动物园是不管这些的,说的通俗一点,动物园的动物像公务员一样是有编制的,一个单位不能随便招聘或者开除公务员。后来保卫处也找过动物园,也没法管。

现在养宠物比较常见,小白狐很可能是家养走丢了或被遗弃。狐狸是犬科动物,小时候很可爱,长大就得拆家乱叫,还有狐臭,腺体会有难闻的气味。我们又想找人领养,说实话,狐狸不太有人会养,它们主要是皮草商繁殖养育。

瞒不住了,我们就出了一期科普推送,号召大家不要聚集碰它和乱投喂,会有专人照顾和科学喂养。狐狸被发现五天后粪便的状态已经很差了,因为我每天都去看,就是吃了些不能吃的东西。其实现在还有,喂猫的地方放了很多人吃的。骨头鸡腿还好,我还见过放里头特别多辣椒的小炒肉,还有元和西饼的酸奶泡芙。

管不住的,你到天津市动物园也能看见,大喇叭天天说“不要投喂动物!”,还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拿着大包小包的生菜胡萝卜。动物园的主要职能不是观赏,应是科普,这是比较现代科学的理念。你看国内的动物园,满足人的猎奇心理,把动物当作物看待。动物园的动物展区和博物馆的文物展区,除了变大没有区别,动物和文物不一样,它们是生命,你不能把它当成物或新鲜的小玩意。

我们那时候也做长远规划了,联系了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吧,具体名字记不得。他们说这家养的宠物管不了,给了建议:第一不要送到狐狸养殖场,环境很差,很可能被拨皮;第二如果找不到特别合适的领养者就留学校,有吃有喝环境大,冬天北极狐也不会冻死。我们也贴了领养通知,没有人联系我们。

如何看待很多同学在朋友圈哀悼小白狐的行为?

叶航宇:那天下午我把哀悼小白狐的推送赶出来,但我也没想到当天阅读量就破三万,第二天是四万。当时,公众号关注量不到两千,破四万我有点心慌。南开大学全校师生加一起三万多人。

有一些同学都没见过小狐狸,也有很多同学经常来看,死的时候还献花圈点香,完全有理由相信她们就是一种朴素情感的表达。前几天还看它活蹦乱跳的,给它买吃的,突然就没了,肯定会有些难过,要允许同学有这种情感的表达。

当时有一种声音是说这种哀悼行为是“消费”。如果看作新闻,那不行,起码你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全貌,在现场或者联系当事人,不能拿着二三手片段的信息就下结论。小白狐生前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必要的照顾不必要的也都做了,这些同学绝不是所谓的死前漠不关心,死后极尽哀荣。

至于其他同学,一位周政学院老师原话大概是说,学校的小动物死了,大家就去哀悼他,这是一个非常朴素天真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应该被批判,尽管里面可能夹杂着作秀,但走向社会以后这种情感可能就不复存在,没有人会为这种普通过客式的动物哀悼了,这种朴素的情感是很宝贵的。

文学院的一位老师说不要什么都往理论上套。我自己有一个观点,从古希腊或先秦起源时,哲学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存在的,基本上都是游说各国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被采纳。道家那么超脱,也说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也是一种政治诉求,解决现实问题。那古希腊也是如此,大部分都是解决问题,可能不全是政治问题。哲学如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产生,那就是无病呻吟。

哲学是解决那些科学的常识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能用常识解释的,尽量就不用哲学去解释。常识不一定是对的,但有一个问题是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科学不是碾压常识,我们科普的目的是为了把目前来看是科学的或证伪没证成的东西变成常识。

“消费情怀”这种观点援引了欧洲左翼理论家的观点,恰巧我学哲学,在转向美国实用主义前有幸学习过这几位理论家。比如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观点,人家是在整个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庞大的背景下对异化的批判。朋友圈几百或者上千人情感表达和社交活动是很窄的研究群体,对他们做一种批判很不应当。

从常识看,死了很惋惜,发朋友圈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大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同学在宿舍叹声气,怎么好好的就死了,有的同学很愤怒,我还看到几个现场的女生哭了。现代人被保护得很好,除了亲人去世,几乎很少直面死亡。这是很善良的体现,尽管有人设的东西掺在里头,不妨碍整体上朴素情感的表达。

批判这件事儿又有什么用。实际上,我们国家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大家批判精神很强,但大家往往只学了半个马克思,没学到马克思的建构精神。说得通俗点,批判是好批判的,建设是难建设的。单纯批判和为改善这种现状大家前后做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

批判也要切到点子上。这件事儿真正要批判的是这些:为什么要遗弃宠物;大家为什么乱喂乱摸,管不住自己的手;虚拟社交场所的规范性和公共性有没有意识到?

图源:南开大学校园猫微博

除了一些为这件事付出真情实感的同学,的确也会存在看客,你怎么看?

叶航宇:在我看来,看客这个词的贬义来自鲁迅那个时代,在现代社会,看客是否存在贬义需要区分语境。一个人落水,岸边有五人,只有两个会游泳,还在拍视频,这要批判,具体问题具体讨论。当有的同学从没见过小白狐,发现很多同学在朋友圈哀悼,可能会奇怪,甚至批判。朋友圈不是自家后院,后院来了一帮人打牌喝茶可以让人都出去。朋友圈不一样,它是一个公共空间,哀悼小白狐这种对你来说“无关紧要”的行为不喜欢不看就可以了,上纲上线没必要。

这件事的看客没什么不好,可本身作为看客还要求别人跟我一样做看客,把人作为群体的分化带上标签是不好的。这可能是现代社会的弊病,人是很复杂的,不能用标签代替。现代人都有人格分裂的潜质,当面对面坐在一个空间的时候,五个人中三个人哀悼小狐狸另两个人不可能不让人家哀悼,但当隔了一个屏幕的时候,人的界限感和公共空间的意识就减弱了。网络空间也是一个实体空间,现在很多矛盾都来自于虚拟世界场所的实体性的失察。

来源:中青校媒 天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