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掏耳垢,用火柴、棉签或挖耳勺在自己耳朵里捣来捣去,那种惬意,别提有多舒服了。
在成都,更是有专门的采耳人为人掏耳朵,已成为成都文化的一部分。外地人尤其是老外,很多人去成都都要专门体验一下这种“酸爽”的感觉,一位名叫邓禄普的英国女士在成都学习期间,第一次掏耳朵时,感觉“刺激又兴奋”,还有一种“愉悦的颤栗”,另一位加拿大人波特则形容,(掏耳朵)就像在公共场所解皮带。
然而,如果你对耳垢有足够的了解,你恐怕就再也不敢对自己的耳朵这么放肆了,尤其是中国人,用棉签掏耳朵可以说非常危险,这源于东亚人和西方人在基因上的一个重大不同。
耳垢,俗称耳屎,学名耵聍,是人类及哺乳动物外耳道内部内垢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与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主要由死皮、毛发及耵聍腺、皮脂腺的分泌物组成,主要成分是脱落的皮屑,即角蛋白,占60%;长链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醇类、角鲨烯占12%到20%,胆固醇约6%到9%。
以上数据来自2004年发表在牛津学术上的一份研究,有趣的是,该研究指出,如果把耳垢放在滤纸上,15%的可能会在周围浸出一个油脂环。
是不是和你的经验完全相反?谁掏出的耳屎放在纸上会浸出油来呢?只怕一个几百斤的大胖子都不可能吧。
这就要说到我们前文所说的,东亚人和西方人在形成耳垢基因上的不同了。
耳垢分为湿性和干性两种,湿性耳垢为黄褐色到暗褐色的黏性物质,干性耳垢为灰色至棕褐色的碎性物质。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决定耳垢干湿的,竟然不是你的饮食或生活习惯,而是你基因中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
并且湿性耳垢为显性遗传,干性耳垢为隐性遗传,科学家们已确定了一个特定基因负责人体耳垢的干湿。这个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中部的第538码位,称作ABCC11,湿性耳垢对应鸟嘌呤(G),干性耳垢对应腺嘌呤(A),表达为蛋白质时则分别对应了甘氨酸与精氨酸。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一个碱基的变化,就决定了你的耳垢是干的还是湿的。
通过对这个基因的追踪,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耳垢原来可能都是湿的,在大约3到5万年前(约2000代前,人类学和遗传学上通常使用25、20或15年为一代)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基因突变,导致干性耳垢的出现,由于比湿性耳垢多了约1%的相对适应性,干性耳垢就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了。所以至少在耳垢上,东亚人比西方人要先进1%。
由于耵聍腺是一种顶泌汗腺,和腋窝、乳晕、肛门和会阴等处的大汗腺一样,并且都与ABCC11基因表达相关,因而湿性耳垢的人更易有狐臭,乳腺癌发生率也显著更高。日本一项研究就发现,896名就医的狐臭患者中,有860人都是湿性耳垢。
而这次基因突变被认为来自东亚,之后干性耳垢随着混血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人是湿性耳垢,而东亚人则大多是干性耳垢。演化的最后结果,可能是干性耳垢完全取代湿性耳垢,狐臭可能也会越来越少。
其中日本人湿性耳垢者约占16%,白人则高达90%,而黑人更高达99.5%——这也证明了干性耳垢基因起源于东亚,因为黑人与黄种人的混血,确实比白人和黄种人的混血要少得多。
而在中国,华北汉族湿性耳垢比例不足5%,东北为10到15%,福建汉族为20%,广东汉族达35%,台湾原住民在70%以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接近90%。
看到这里,耳垢的来龙去脉你应该已经彻底搞清楚了,那么耳垢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好是坏,能不能时常清除耳垢呢?
耳垢既然存在于人体这么多年这么多代,当然就是一种好东西了,它可以保持耳道清洁,防止昆虫和细菌侵入,抑制真菌生长,比如研究就已发现,耳垢可以降低多种细菌的活力,包括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很多大肠杆菌的变种,有时降低高达99%。当然,也有研究称耳垢会支持微生物的生长,不过主要是一些共生菌。
存在即合理,耳垢既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当然就不宜时时刻刻掏之而后快,事实上人体自己已建立了陈年老耳垢的清除机制。这就是在人类下巴运动,包括咀嚼、说话、打呵欠等的辅助下,耳道内的上皮细胞会像传送带一样,不断将耳垢移向外迁移,并带走耳道中出现的任何颗粒物,其速度和指甲生长的速度差不多。这些耳垢到达外耳道口后,会因为人体的运动而自然掉落。
所以掏耳朵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且会带来风险和危害。
一些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这样做风险很大。欧美人家中棉签是必备工具,这是因为他们的耳垢大都是湿性的,棉签可以吸收油脂将其带出;而东亚人耳垢是干性,用棉签反容易将耳垢推到耳道更深处。
即使如此,美国耳鼻喉学会专家也不建议清除耳垢,因为经常清除耳垢,会导致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更多的耳垢。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掏耳朵会上瘾,越掏耳垢越多 ,耳朵越痒,到最后就只好不停地掏,这就是腺体受到刺激,分泌了更多的耳垢。而你转移注意力,根本不要管它后,慢慢地耳朵就不会痒了,也不会觉得有耳垢影响自己了,这就是耳朵的自洁系统在起作用了。
掏耳朵还有其它方面的很多风险,比如:
掏耳朵用力过猛,可能导致耳膜穿孔,甚至并发中耳炎;
耳道皮肤娇嫩,掏耳器具容易导致损伤;不卫生的器具,也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尤其是多人共用的掏耳器材,风险更大,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甚至引发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疾病。
掏耳垢容易将耳垢推到更深的地方,滋生细菌,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衰退。最好不要用棉签,大多数东亚人都是干性耳垢,棉签很难掏出来,只会推得更深。
另外,长期使用入耳式耳塞或助听器,也可能阻止耳垢从耳道中的自然移出,导致耵聍栓塞,引发耳鸣、耳闷、耳痛及听力损失。
如果确实因各种原因,导致耳道不适、疼痛甚至栓塞,正确的姿势是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鉴于东亚人干性耳垢的体质,如果有轻微不适,也可用耳匙轻轻刮擦,让耳垢碎裂掉出,但切不可用力过猛,或图舒适经常掏,反而形成更多耳垢。
狐臭大的危害是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于是较多人认为狐臭的发生不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危害,狐臭咨询表示,事实非如此,诚然在短时间内狐臭不会造成身体健康危害,但若久拖不治其伴随的油耳朵症状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疾病,那么有狐臭会伴有油耳为什么呢?
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多数的狐臭患者伴有油耳朵症状,重度狐臭患者尤为明显,只有少数轻微患者耳朵呈稀薄粉末状,那么狐臭患者伴随油耳朵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狐臭患者为什么会伴随油耳,需了解狐臭病因对于狐臭患者为何会伴随油耳朵发生的理由,狐臭咨询表示要了解这一点,需要了解狐臭发生的原因。大家知道人体体表有着汗腺的分布,但多数人却只知道分泌普通汗液的小汗腺的存在,其几乎遍布全身,分泌物高为水分,不会造成难闻异味的散发,而狐臭的发生时另一种汗腺造成的,其仅仅分布在腋下、背部、会阴等少数部位,分泌物为少量的无臭粘稠物质,对体表皮肤起到润滑保护作用,不会造成异味的散发,而狐臭患者腋下大汗腺出现异常分泌,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被体表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的分解,形成具有异味的小分子有机物,导致了狐臭的发生。
以上是狐臭发生原因的介绍,其中似乎看不出狐臭的发生与油耳朵有着什么关系,那么究竟其与油耳朵的发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狐臭的发生尤其是异味的散发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而油耳朵的发生则是可能会导致中耳炎、耳鸣等较为严重的疾病,那么该怎么缓解狐臭症状呢?狐臭咨询指出,狐臭患者需要注重生活细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过量油脂的摄入导致与大汗腺相连脂腺的分泌过度,加重体味,同时也要避免过于刺激食物对大汗腺形成不良刺激,建议多食用水果蔬菜;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尤其是注意腋下肌肤的清洁,避免大量细菌滋生,穿衣方面也要注意宽松透气;后,良好的心态是所有疾病的良药,尤其是像狐臭这种受内分泌影响较大的疾病,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加能够辅助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说到腋臭,这是很多人在周边地区都应该遇到的一种疾病。炎炎夏日,腋臭症状会加重,主要表现在腋臭会散发出很难闻的气味,使周围的人不敢靠近。长期不治疗容易导致并发症。一般有腋臭伴口臭、脚臭,严重腋臭伴耳垢稀。腋臭的并发症会长期侵蚀耳膜,引起耳鸣和耳聋。腋臭容易引起各种细菌的生长和其他皮肤病。
在夏天。腋臭在热天尤为严重,因为出汗较多,所以应使用止汗剂减少出汗。这是腋臭的症状之一。腋下汗液中含有黄色汗液,只有在被细菌分解后才会闻出来。保持身体清洁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防止腋臭。
由于患者不敢轻易与他人接触,长期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疾病。腋臭的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沟通。腋臭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遗传给下一代,腋臭的并发症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本文就腋臭治疗无效时引起的一些恶性并发症作一简要介绍。我希望你认识到治疗的严重性。一旦你有腋臭,请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异样的目光。要调整心态,坚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