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狐臭,不少人认为腋下是其产生的来源,但其实只要是身体有汗腺的地方,就可能有狐臭的可能,而一般人容易有错误认知,不认为个人的乳晕及私密处也有狐臭,但这两个部位的狐臭也困扰了不少人,也让人难以启齿向医生求诊,那我们来告诉你成因以及该如何预防,让你在面对另一半时也能拥有好气味。
要先知道狐臭,不得不从汗腺了解,人体皮肤汗腺有「小汗腺」和「大汗腺」两种,小汗腺分布全身,并不会产生异味,大汗腺又称「顶浆腺」,主要分布在腋下、会阴、乳晕及耳后,当大汗腺排出的分泌物(如汗液)经细菌分解后,产生异味就成为狐臭。
私密处异味亲密爱人不敢接近
私密处异味被发现通常是在男女双方在亲密关系时被另一半告知,但是私处本来就会有味道,私处周围密集分布着大汗腺与皮脂腺,而且还长了阴毛,又总是被内裤盖住,所以很容易闷出异味。相较于男性生殖器官露出体外,女性生殖器官却位于体内,再加上阴道除了白带和经血之外,还经常排出各式各样的分泌物,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以及与皮肤表面细菌结合后,形成独特的异味。
乳晕「飘香」家中孩童及伴侣走避
其实狐臭也有可能出现在乳晕周遭,因为乳晕靠近腋下,这两处都是大汗腺分布的区域,都算是同源的组织,只要汗一多以及没做好适度的清洁,就容易产生味道,若是家中有孩童的家庭,家长想要抱孩童来亲近,还会被孩童告知身上有怪怪的味道,当然与伴侣接近也会让另一半感到不悦,令不少民众是烦恼不已。
做好私密处清洁保养手术双管齐下
无论男女,想要摆脱异味最重要的就先做好基础清洁保养,除每日清洁外,可使用止汗剂、体香剂来抑制味道扩散,另外穿透气棉质的衣物,减少汗腺流汗的机会,就有效降低异味发生。尤其在私密处更应注意,男女都要仔细清洁,如果真的无法掩盖异味,可向医请求以手术根治。一般最常用的是打肉毒杆菌素抑制,因为乳晕及私密处皮肤薄,不建议使用微波热能来治疗,因为会有烫伤的风险及副作用,多数还是采用保守的疗法。
我们遇到外国人,为什么总能闻到他们身上有股味道?老外有体味是普遍现象,香水的发明就是用来遮体臭的。
这种体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狐臭”,中国几乎很少人有狐臭。
那么狐臭是如何产生的呢?狐臭也称为腋臭,学名叫臭汗症,是腋窝部发出的一种刺鼻臭味,因为它和狐狸身上的气味相似,所以称为狐臭。
狐臭的产生是由于汗液,被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分解,而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发出的臭味。所以说夏季是狐臭的高发季节,所以各位一定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就算是没有狐臭,汗酸味也不好闻的。
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大热天的都会流汗,有的人只有淡淡的酸味,而有的人就是浓烈的狐臭呢?除开个人的卫生习惯原因,狐臭的产生还和体质有关系,简单说来,就是有些人流出的汗水跟普通人的不一样。
随着细胞学的发展,人类对狐臭的研究有了新的认知。
有狐臭的这部分人,其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大小超出了75nm到100nm的正常值,在腺管内外渗透压差的作用下,体液中的脂质等大分子大量通过细胞间隙进入管腔而排出体外。
这些含有油脂、蛋白质及铁分的粘稠物质,经过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产生狐臭。所以有狐臭的人,他们的汗水一般比较粘稠,颜色偏黄。
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鼻翼、外耳道、腹股沟、会阴部、乳头周围,所以说这些部位是产生狐臭的主要地方。狐臭在中国来说,是一种病理现象,因为狐臭的发生率超低,只有5%不到,而在汉族群体里,这个概率会更低。
但是在国外来说,狐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白人的狐臭发生率为90%,而黑人的狐臭发生率为99%。
所以老外几乎是人人都有体味,不流汗还好,一流汗就让人难以接近。欧洲人为了遮掩体味,所以会在身上喷洒大量的香水,或者在身上抹上体香露。造成这种种族差异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外的汗腺比中国人更加发达。
这种细微的生理结构差异,源于我们东亚人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我们在老外的眼里是属于不正常的。其实所有动物都有自身的体味,气味是信息交流的方式,我们人类大概就是狐臭这种味道。
但是大约在4万年前,东亚人种祖先的16号染色体上,ABCC11中的538位碱基因发生了突变,结果导致了大汗腺分泌减少。
出汗少散热就少,更加适合东亚的地理环境,而且人类已经有了更加先进的语言作为交流方式,体味已经不具备遗传优势,所以经过几万年的繁衍选择,没有狐臭的突变基因反而成为了主流,狐臭基因成了极少数。
所以大汗腺是造成体味的根本原因,但是世界各地的人类由于环境、饮食结构的差异,体味也不一样。比如欧洲人的体臭更像是羊膻味,因为他们爱吃牛羊肉。而印度人几乎顿顿咖喱,所以印度人的体臭偏咖喱味。
除此之外,体臭还和卫生习惯有关。
比如非洲人喜欢弄脏辫,而且部分地区缺水,形成不爱洗澡洗头的习惯,所以非洲人的体味跟白人和印度人也不一样。
那么在中国,少部分人的狐臭是怎么来的呢?
其主要还是因为遗传,根据数据显示,父母有狐臭的,子女遗传的概率为80%,如果父母一方有狐臭的,子女的遗传概率为百分之50。
狐臭除了有种族之分,在性别和年龄上也有差别,一般来说女性多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的分泌腺体比男性要多。而且青少年有狐臭的话会更加严重,再到了一定年级,又会慢慢消失。因为大汗腺在青春期分泌活跃,所以容易产生狐臭,而到了一定年纪,身体机能下降,大汗腺也开始停止分泌,狐臭就慢慢消失了。
狐臭也是有轻重之分,有狐臭的症状在这几种情况下还会加剧。
第一是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如果生活在闷热潮湿的气候下,更容易流汗,而且细菌滋生速度快,狐臭味会更加剧烈。
当人在饮食辛辣刺激、油腻厚重的食物后,或者抽烟喝酒也会增加汗液的分泌,进而导致腋臭更加严重。
第二是经常拔腋毛或者使用药物脱毛,会刺激腋下的毛囊增生肥大,从而导致汗液分泌更多,那么也会造成狐臭加重。
第三就是内分泌失调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汗腺分泌汗液的神经冲动增加,出汗量加大导致狐臭严重。
那么现在夏天到了,是狐臭的高发季节,有狐臭的话,该如何治理呢?
其实狐臭也有轻重之分,那么对于天生就狐臭严重的人来说,只有通过手术或者药物来治理了。常见的手术就是在腋下划两刀,把皮下组织的顶浆腺给摘除掉,再将皮肤缝合。
这种手术效果不错,但是容易留下疤痕,而且术后不容易照顾伤口。现在也有很多医院的除腺技术已经非常先进,通过电动旋转刮刀来刮除顶浆腺,伤口只有1厘米左右,不过费用贵达1万元。
其实狐臭像不严重的情况下,只要每天保持狐臭护理,注意卫生和着装,狐臭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
夏天来了,流汗比较多,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腋下,干爽的环境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通过减弱细菌的分解,起到降低狐臭的作用。
同时要穿比较宽松的衣物,过于贴身的衣服不利于通风透气,会阻止汗液的挥发,而且湿热的环境还会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两种作用下,狐臭的味道会加重许多。
那么大家还有什么比较好的防狐臭的办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可能我还小
不知道大家为啥能了解到
女生私处是啥味道
但不少粉丝
包括了男粉、以及部分女粉
都曾经跟我提及过
“听说卡戴珊家族姐妹
通过吃菠萝让私处味道变好
真的假的?”
“长得好看的妹子
一般都好闻,有奶香味!”
对此我只想说:
还是你们成年人会玩
连私处的气味都会关注到
当然了,作为一个科普博主
抛开这些表述的价值观
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这事儿究竟是真是假?
有没有科学依据?
一、饮食会影响体味吗?
大家都知道
我们常见的体味
来源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包括了汗臭、脚臭、狐臭以及口臭等等
比较特殊的还有
上了年纪的人天然会有的“老人臭”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日常的饮食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
影响我们体液的气味
但!这个占比非常低
大家如果经常吃肉、蒜等味道重
或者含硫较高的食物
可能可以从口腔、或者粪便中
感受到一股酸爽的气味
但几乎没听说过
谁能从别人的汗液等体味中感受出来区别吧?
大部分人体味的突然变化
大概率和饮食无关
而是身体出现了某些细菌、真菌性的感染
比如脚气、皮肤感染等等
二、女生私处的气味变化?
告诉大家一个
不算冷的冷知识
正常来说
女生私处的气味应该和
大家日常喝的酸奶味道差不多
这是因为女生阴道的菌群中
存在着大量的乳酸杆菌
它们将阴道整体的酸碱度
控制在ph4.5左右
因此,女生阴道会有一股淡淡的酸味
当然了,一般来说
除非你把鼻子凑到内裤上
不然是闻不到这种气味的
另外,当女生来姨妈时
经血会和白带分泌物、细菌发酵繁殖
以及汗液、尿液相融合
此时,女生的阴道气味
就会变得复杂
如果不加以及时清洗
可能会出现比较重的异味
总体来说,这个阶段的女生
私处会呈现出原始的“酸奶味”
以及淡淡的“血腥味”
不过,这都是正常的
女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气味
更不要相信日常的饮食
可以改变自己私处的气味
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卡戴珊推广的那种“私处软糖”
我只能说
就是一种圈钱的手段、是智商税
三、那些真正需要被关注的异味!
上面提到的
都是正常情况
不过,如果女生私处
出现以下这几种异味
那就要当心了
【1】
鱼腥味
女生私处如果出现明显的鱼腥味
很可能是得了细菌性阴道炎
得了这个病的女生
嗜血杆菌会在阴道内大量繁殖
从而产生一种类似臭鱼、死虾的味道
同时,女生的私处
通常还伴有明显的瘙痒、疼痛
分泌物增多等情况
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2】
腥臭味
如果上述的鱼腥味进一步发展
大量的阴道毛滴虫、厌氧菌
在阴道内滋生
女生私处的气味就越来越重
甚至不用脱裤子
就能闻到明显的腥臭
必须尽快去医院
【3】
恶臭味
这种恶臭味比鱼腥味、腥臭味
都要严重
一般是重度炎症感染
才会出现的气味
有些得了恶性肿瘤的女生
由于组织坏死、流脓
也会出现类似的气味
总之,女生四处
出现上述这三种气味时
千万不要擅自用阴道洗液来“除味”
也不要怕尴尬不去医院
万一病情加重了
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
- 本期完 -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