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瘀血会导致狐臭吗(淤血会发臭吗)

时间:2024-05-25 13:27:27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老中医告诉你,寒湿和湿热的不同之处

在门诊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病人,“大夫,我湿邪过重怎么办?”

湿邪性质黏腻,它很少单独作战,湿邪要么与寒邪狼狈为奸,成为寒湿,要么与热邪勾结在一起成为湿热。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想祛湿却不知道自己是寒湿还是湿热,寒湿的人用了湿热的方子等于雪上加霜啊,湿热的人用了寒湿的方子等于火上浇油啊。

那该如何区别寒湿与湿热?首先应该了解该如何判断自己到底是湿热与寒湿呢?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1.最直观也最靠谱的区分就是学会看自己的舌头。

注意看舌头的时候不要一大早起来就看,不要吃完饭就看,不要喝完酒或者饮料就看,不要晚上在日光灯下看。

湿热的舌头是怎么样的呢?湿热的舌头颜色是红的,舌苔黄黄的厚厚的。

寒湿的舌头是什么样的呢?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2.其次可以从小便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味道很重,有时候会尿赤尿痛,寒湿体质的人尿液清长,没有什么味道,如水一样,尿特别多,尿频,尤其是夜尿多。

注意,寒湿尿频不是那种每次尿量少次数多那种尿频,是每次尿量多,次数也多。

3.还可以从大便来区分,寒湿与湿热都会导致腹泻。

湿热导致的腹泻又急又猛,所谓暴迫下注,里急后重,上完厕所肛门有灼热的感觉。湿热体质的人排气也是臭烘烘的,有一股热气。

寒湿体质的人呢,肚子总觉得不舒服,一吃寒凉的食物就拉肚子,一吃油腻食品也想上厕所,尤其在夏天表现得更加明显,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如果腹泻,大便水样,但肛门并没有灼热感。

湿热与寒湿都会导致便秘,湿热导致的便秘就是大便不爽,特别黏腻,臭。

寒湿导致的便秘是腹中冷痛,大便就像一块冰冷的石头一样,就是下不来,把人急死了,此时用上温阳通便的药比如肉苁蓉大便就下来了。

4.还可以从体味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体味很重,什么狐臭啊,腋臭啊,脚臭的等等,对了,还有口臭,一天洗好几个澡也挡不住他的重口味。

西方人是典型的湿热体质,身上的味道真不敢恭维。寒湿体质的人不怎么出汗,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如果是妹子,还可以仔细观察你的白带,白带多色黄味重就是湿热下注,反之白带量少清稀如水就是寒湿。

5.最后我们还可以从自我的感觉来区分,这个寒湿与湿热区别就在一个字上,寒与热。

寒湿,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所以,寒湿的人一定会阳虚,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瘀血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体质的人会觉得全是哪都疼。

湿热呢,重点在湿,因为湿所以运化不了,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口臭啊,口疮啊,长痘痘啊等。

湿邪是这样子的,如果你身上没有寒,通常湿气久了就会化热,成为湿热。如果你身上有寒,湿气立马与寒结合,成为寒湿。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得各种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等,是那种红肿热痛或者痒的皮肤病,不过寒湿也有皮肤病的。

如果你不明白你是湿热还是寒湿,可以想象一下南方的天气,湿热就像南方的夏天,身体总感觉黏黏糊糊的,出了汗还是觉得热,但又不会发烧。

寒湿就像南方的冬天,那种湿冷湿冷的感觉像是从骨头缝里透出来的。

当然,人的体质是复杂的,有的人总体是湿热,但也有局部寒湿,有的人总体寒湿,但也有局部湿热。很多人上热下寒,这个本质上还是属于寒,所以调理的时候不要害怕上火,以为上火就是身体有热,这是邪气被赶出来的结果。

月经带来的烦心事

月经,常被称为“好朋友”,在带来生育希望的同时,也常常带来一系列的烦心事,除了最为人所熟知的痛经,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症状、小麻烦都跟它有关。

各种伤,各种痛:女人连呼伤不起!

艾丹艾丽是对姐妹花。每次月经快来时,艾丹的膝关节就痛,上下楼梯疼痛尤其明显。和艾丹不同,艾丽会牙痛,牙龈充血、红肿,有时候还会出血……

在月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易引起电解质代谢失调,水钠潴留。而人膝关节里面有一呈三角形的间隙,间隙中充满脂肪组织,若水钠潴留在此,髌下肿胀,压迫局部神经,就会引起关节疼痛。月经性关节痛常发生于青春期女性,一般在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以膝关节最为常见,走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伸膝时明显,屈膝时消失。除了疼痛,还常伴有关节轻度肿胀和深部压痛。

月经性牙痛也是因为经期前后雌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刺激牙龈血管扩张、瘀血及肿大,导致疼痛。一般在月经后,激素水平下降,牙龈肿胀便迅速得以缓解,牙痛也随之消失。

除此之外,月经来潮时,雌激素浓度骤然降低,引起颅内外血管张力变化,少部分对此敏感的女性会出现头痛。还有部分女性会把月经前的乳房胀痛误认为是心绞痛。

身体浮肿:竟是月经小马甲

有些婴儿肥的,有损形象。原以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到医院检查又一切都正常。后来,一位妇科医生为她解开了疑团……

有的女性在来月经之前身体会发生浮肿,部位和程度因人而异,以上眼睑最为明显。上眼睑肿胀,发亮光,有沉重感,严重时眼皮外观像“蚕宝宝”。面部浮肿者有面部紧绷感;手指浮肿时指头有肿胀感,不灵活;脚部浮肿时会感觉鞋子变紧,手按压足背及踝部皮肤可出现凹陷;胃肠道水肿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或腹泻;腹壁和腹腔脏器水肿者会有腹胀感;盆腔器官水肿则可引起下腹部疼痛或下坠感。

经期浮肿主要也是因为雌激素水平增高,它潴钠保水的作用导致眼睑、手指、足踝等部位出现浮肿。月经前骨盆腔充血、子宫变大压迫下肢血管,血液循环受影响,也可引起水肿。这些浮肿,在月经来潮后可逐渐消退。

鼻塞、鼻出血:与月经有关!

一年前,燕子因为经常鼻塞和轻微鼻出血被诊断为鼻炎,此后鼻炎药成了燕子的随身物品。上个月,燕子妈妈的一个好姐妹来家作客,她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五官科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和问诊后告诉燕子,她的鼻塞和鼻出血可能跟月经有关……

部分人的鼻粘膜对雌激素变化十分敏感,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刺激鼻腔粘膜发生充血、肿胀,从而出现鼻塞。鼻中隔的前下方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些小血管既浅又脆弱,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它们增生、肿胀、充血,到月经来潮,随着雌激素的突然下降而发生破裂出血,就如子宫内膜一般。此外,如果子宫内膜因某些原因在鼻腔内扎根,也会随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是子宫内膜异位的一种特殊情况。

特别要注意的是,民间把周期性非子宫出血称为倒经,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月经或替代性月经,主要原因就是激素水平的变化使黏膜血管扩张、脆性增加,破裂出血,其中最常见的是鼻出血,还可发生在眼睑、外耳道、皮肤、胃肠道、乳腺和膀胱等处。

月经来了:眼睛也中枪!

最近几个月,小爱每次来月经,眼睛就跟着闹腾,有些充血、胀痛,光线一刺激,就想流眼泪。奇怪的是,只要月经完了,眼睛自动恢复……

部分女性的眼睛在经期前的3~4天会出现充血、胀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甚至视网膜出血的症状,常伴有头痛、烦躁易怒、失眠乏力、腰酸、腹痛等。一般月经来潮后2~3天症状消失,经血量越多,眼红肿现象消失得越快。

下丘脑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影响眼部的感觉神经、视神经,使眼部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月经紊乱者身上。

皮肤的烦恼:月经疹

可可是一所舞蹈学校的老师,让她抓狂的是,不管平时怎么保养,大姨妈光顾的那几天脸上都会莫名其妙地长出一些米粒状的疱疹,有时候还会在胸口、手臂、大腿上出现,不痛但有些痒,关键是不好看。不管怎么抹药,都没有效果,只有等大姨妈撤离才会散……

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疹,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天发生,持续到月经后的1~2天。主要表现在四肢、胸部、背部或肛门周围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小疱等皮疹,有的则是在口唇或鼻翼周围出现小米粒状疱疹,或在口腔和外阴黏膜出现溃疡。

月经疹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作用于子宫内膜血管的某些物质跑到子宫外面的皮肤黏膜血管,导致血管功能失常。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过敏反应,是由于雌、孕激素水平猛增,使身体处于特别敏感的状态。

哮喘,月经作的梗

雨涵上大学后,每到月经就感觉呼吸困难、特别累、胸部有窒息感,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家人以为她得了哮喘,带她到医院检查又没事……

月经性哮喘的发病率并不低,占女性哮喘总数的10%左右。有的在月经来潮前5~7天发作,有的在月经期发作或加重,月经过后症状自行缓解。

引起月经性哮喘发作的机制十分复杂,一种说法认为月经期间孕激素浓度降低,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支气管痉挛,从而发生哮喘。另一种说法是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分泌大量前列腺素,从而刺激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诱发哮喘。

经期手术,要了亲的命!

叶瑾有腋臭,为了能顺利在小假期进行手术,她隐瞒了自己正处在月经期的事实。哪知术后渗血不止,在医生追问下,叶瑾才如实告知医生。结果,原本两周就能愈合的伤口,拖了一个月才恢复。

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是凝血的必要材料,由于血液中存在可溶解它的物质,血液才得以保持液体状态。而子宫组织尤其是子宫内膜内含这种溶解物质较多,并会在月经期大量释放出来,以使经血顺利流出子宫、阴道。

正因此,月经期间不但经血较难凝固,连体内血液的凝血功能也相对平时较低,若进行手术,创面出血多,影响操作,术后渗血多,影响愈合。所以,月经期间尽量不要进行手术。

旺盛的荷尔蒙:难以压制的性冲动!

最近几个月,每到那几天,简妮都有想要和老公亲密接触的冲动,越是压制越是渴望,越是渴望心里的负罪感就越强……

月经期间,压抑性欲的孕激素水平最低,雄激素趁机“嚣张”起来,而它正是引起性欲最重要的物质。另外,经期盆腔充血,跟性兴奋时的充血异曲同工。

但是,由于月经期间子宫内腔出现创面,阴道酸度降低,抵抗力下降,性爱容易使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细菌也可能乘虚而入,引起感染,也可能因此令子宫内膜碎片四处游走而埋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隐患,所以最好还是忍耐一下。

观“汗”识病,不是所有的出汗都正常,有些你可能没在意

汗液有湿润皮肤、调节体温的重要作用,而且负责排出全身约百分之七的毒素。

虽然体表到处布满汗腺,但有些状况会出现「局部性」的流汗。例如小儿睡眠时头部流汗,或者常人进餐,特别是快速享用热食的时候,吃得满头大汗,如果身体无其它不适,这称为「蒸笼头」,一般没什么大碍。至于病态的「头汗」,则可能是梅雨季节的湿热熏蒸,也可能是体内有瘀血,或者年老体虚的人,阳气不足的关系。

如果仅鼻头流汗,汗出如珠,汗液冰凉,这是阳虚寒凝之证。胸部多汗,称为「心汗」,可能是思虑过度、太过操劳引起的气虚,也可能是房事过度,耗伤肾精引起的阴虚。古书《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曾记载﹕「思虑太过,当心一片津津,而汗从心自出,名曰心汗,宜天王补心丹」这可做为临床的参考。

有的人腋下特别容易流汗,由于腋下是肝胆经循行的路径,所以可能是肝胆湿热或肝阴虚的缘故。要是先天腋汗多而有臊臭味,这是狐臭症,多为遗传所致。唯独阴囊汗出者称为「阴汗」,肾虚阳衰者,其汗必凉,湿热下注者,其汗必黏。假如只有身体的上下或左右一侧出汗,同时又伴随眩晕、手足蠕动,此为中风先兆,不容小觑。

正常人排出来的汗是无色、无味的。如果汗液会把衣服染成黄色,称为「黄汗」,多因外感湿热邪毒而起,要是伴有目黄、小便黄,需怀疑黄疸病。「黑汗」是汗出旋即变为黑色,多见于头部,如黑而清稀是为心肾失调,如黑而黏稠则为肾阴虚挟湿热的现象。

肝硬化病人所排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腥味,而且可能略呈黄色。糖尿病人的汗液则带有芳香的味道。假如汗液有甜味而且黏稠,是湿热困阻脾胃的关系,患者多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总之,汗液可以流露出许多疾病信息,蕴藏的学问,可说是「汗」牛充栋。下次流汗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手拭去。仔细观察,说不定它也可以为我们的健康,立下一笔「汗」马功劳呢!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