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肠癌和狐臭有关系(肠癌会导致放屁臭吗)

时间:2024-05-24 09:59:49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至少5成直肠癌被误诊成痔疮!怎么区别两者,4招过后一清二楚

[导读]医院病房里,一对夫妇满眼尽是泪水,哽咽的说到,姑娘身体平时好好的,怎么会得上直肠癌呢?是啊,年纪轻轻的,健健康康的,他们无论怎么也不会想到刚上初三的小女儿会患上“直肠癌”。

小女儿刚上初三,平时经常有便血的情况,期初夫妇二人也没太在意以为是升高中压力大导致的痔疮出血,自诊自治也就索性直接购买外用药膏涂抹。最近,小女儿大便量变少,大便变细变扁,排便困难,人也消瘦,虚弱无力才去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直肠癌,夫妇二人后悔万分。

提起痔疮,很多人都是一种不屑的态度。但如果医生告诉你,大肠癌往往会拿痔疮做伪装,你还会不会轻视呢?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如不及早诊治,可危及生命。

更让人忧心的是,临床上大约有50%~80%的大肠癌患者,初期被误诊为痔疮。大肠癌的误诊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从而导致大肠癌能够安然地在“痔疮”掩护下“茁壮成长”,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直肠癌与痔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直肠癌或者是肛管癌都是一种恶性的肿瘤在临床中有以下的表现,患者排便习惯会改变,肛门出现不适感下坠感,大便往往带血,大便形状异常、腹胀、腹痛、腹鸣,晚期骶骨神经丛受到侵犯可发生肛门周围的疼痛。

痔疮会变成直肠癌吗?

单从痔疮的性质来看,痔疮是不可能“变成”直肠癌的!

但是,对于痔疮的防治,如果久拖不治,就迟早会引起各种严重后果。因为痔疮的症状,在临床上与某些肛肠疾病很相似,例如肛乳头肥大症、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再者最严重的就是直肠癌了。

虽说痔疮不会直接演变为直肠癌,但间接关系还是存在的。痔疮的反复发作,会加重肛门局部炎症刺激,如若再不重视治疗和预防,在炎症的刺激下,很可能发展为鳞状上皮化生,增加诱发癌症的风险。

而且,由于直肠癌很会“伪装”自己,“潜伏”在痔疮症状下,进行自我强大,吞噬着人类的健康。

怎么判断是痔疮还是直肠癌?

1、便血

痔疮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患者多是中老年人或者是一些体质不好的患者,痔疮患者大便有血,这是因为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来后滴下来,因此与粪便是不相混合的,更没有粘液的存在。

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直肠会有一些血液、粘液、脓液,而且大便的习惯会明显地改变,大便的次数增多,还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2、排便次数

通过统计每天大便的次数,平常人一天的排便一到两次为正常,痔疮的患者也是每天一到两次左右,但是直肠癌的患者就比较多了,普遍是四到五次或者更多,有些直肠癌的中期患者,每天排便可以达到七八次,而且是长期持续。

排便后的自我感受也是不一样的,痔疮的患者排便次数多了,或者时间长的话,会感觉到肛门很痛,而直肠癌患者多次排便后,会感觉到还会有排便不尽的感觉,这就是医学上说的里急后重。

3、肛门指检

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检查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大部分的痔疮和直肠癌都是发生于手指可触及的部位,如果用手指由肛门深入触之,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为痔疮,如果感到肠里有菜花的硬块或者是边缘的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仅能容纳一个手指头,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是直肠癌的可能。

4、大便气味

大便产生气味也是不一样的,痔疮患者的粪便气味和正常人粪便的气味基本没有太大的含义,但是直肠癌患者的粪便会有一些腥臭味、狐臭味等等。

如果发现自己菊花部位出现异常,千万不要不以为然,也不要觉得很尴尬,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才能阻止进一步恶化!

关注@妙手医生 随时问医更多阅读

乙肝想要转阴?远离"乙肝帮凶",恪守3大原则,效果事半功倍!

蒲公英治好了我的乙肝!?蒲公英治乙肝,是用根好还是叶子好?

乙肝想要转阴?远离"乙肝帮凶",恪守3大原则,效果事半功倍!

癌症会遗传吗?提醒:父辈若有6种癌,或会呈现家族聚集性

经常听说癌症会遗传,医生在看诊的时候会询问是否有家族癌症史。研究表明,许多癌症会随着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所以便出现了家族聚集性癌症病例的现象。

现在根据研究确定,这些病例是由于遗传的原因。

因家族聚集性癌症去世的明星:

2003年著名演员梅艳芳因宫颈癌医治无效病逝,梅艳芳哥哥、姐姐都是因癌症离世。

著名外交家宋美龄一家,父亲死于胃癌,母亲和她大姐、弟弟也死于癌症,二姐宋庆龄也因白血病去世,宋美龄本人也曾患上乳腺癌。

2013年,58岁的女排名将陈招娣因直肠癌转移肝癌晚期逝世,陈招娣的父母、2个姐姐以及弟弟均患类似病症身故。

癌症会遗传吗?

肿瘤专家表示:从癌症家族性聚集的现象到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都证明癌症存在遗传倾向,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

根据医学研究显示,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绝大部分肿瘤是由于生活环境、后天的基因突变、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

但是,约10%的肿瘤与遗传相关。

从癌症发生的病因学上来说,有高外显率基因和低外显率基因之分。其本质区别在于受基因和环境影响比率。拥有高外显率的遗传基因传给下一代,肿瘤患病率会非常高,而且基本不以环境因素为转移,如视网膜母细胞瘤。

遗传,分为狭义的遗传和广义的遗传

两种遗传概念:

狭义的遗传就是那种十分明显的遗传,比如最明显的是遗传病,比如狐臭的遗传,如果父母一方是狐臭患者,那么子女有相当大的概率成为狐臭。其他那些典型的特征的遗传,比如常见的眼皮遗传、肤色遗传等也属于这种类型。

广义的遗传就是我们大家感受到的那种遗传,比如癌症,我们的确会发现有些家族会出现癌症聚集的现象,比如一个家族频繁的发生乳腺癌,这应该是遗传。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广义的遗传,严格意义上说是遗传一种可能性,即某些家庭,患有癌症的可能性要比其他普通人群要高一些。

提醒:父辈若有6种癌,或会呈现家族聚集性

乳腺癌:女儿风险高2~3

母亲或姐妹患有乳腺癌的妇女,其乳腺癌发病率比一般妇女高3倍。某位妇女的母亲或外祖母,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腺癌,那么这个妇女一生中得癌症的风险可高达50%,在50岁时的患癌风险为10%,而一般妇女至50岁时的患癌风险为1.5%。

但乳腺癌与这些因素也有重要关系:饮食中含有太多脂肪、年龄增高、肥胖、不哺乳者、独身等。

肠癌:20%~30%肠癌患者有家族史

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如果家中老人患了肠癌,并不是说孩子就一定也会得癌,但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较其他人群更加容易患癌。

家中如有大肠癌患者,直系亲属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便秘、便次增多、脓血便以及腹痛、腹胀或肠梗阻等表现,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到医院进行大便潜血试验、肛门指诊及肠镜检查等。

胰腺癌:5%~10%患者有家族史

5%~10%胰腺癌患者的具有家族史,如果父母、亲兄弟姐妹或子女等多位直系亲属患有胃癌,那么其患胰腺癌的几率会有所提高,且50岁发病的概率更高。建议相关人群定期进行腹部 CT、MRI 、B超等筛查。

胃癌: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一个人如有家族病史的话,相对来说,其胃癌发病率要比没有家族病史的高。因为在家族中可能有共同的生活习惯,还有共同的基因传承,所以有易感性,并不能说明它一定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但建议家中有胃癌的患者后代做好定期筛查和提前预防,如果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胃部闷胀、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应及早到医院诊断。

肺癌:有58.3%有家族病史

临床数据显示,非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大约有35.8%有家族史。在女性肺癌患者中,罹患肺泡细胞癌的有58.3%有家族病史,针对肺癌有效的筛查方法为低剂量螺旋CT检查,该检查可发现肺部内的微小病灶。

肝癌:明显的特征就是家族史

肝癌也是具有遗传性的,这已经被医学界认可,并从基因水平证实。

肝癌遗传易感性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个家族的数代中,有多个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几率高于普通家族。

直面病魔,向阳生活——结直肠癌

结直肠介绍

什么是结直肠癌?

1、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2、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

3、发病年龄以40~70岁最多见

4、 肿瘤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

5、 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6、常常误诊为其他疾病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一、 年龄

1.致癌因素的不断刺激和累积

2.基因突变的错误修复

二、饮食生活习惯

1.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

2.吸烟、喝酒

三、 癌前病变

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

四、遗传因素

1.结直肠癌家族史

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五、环境因素

1.水源污染

2.空气污染

结直肠癌有什么症状?

诊断结直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用什么方法治疗结直肠癌?

术后如何进行随访?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发生?

武威医科院胃肠外科

我院胃肠外科是武威市重点学科,建院以来就以胃肠肿瘤的研究为主,发展至今胃肠肿瘤的诊疗水平日臻完善。我科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专业技术人员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西安、兰州、宁夏等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有着丰富的胃肠肿瘤的诊疗及手术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胃癌、结直肠癌在这里将得到规范的诊治;近20余年来,由于胃肠肿瘤规范化手术的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胃癌、结直肠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近年来全科医护人员发表论文及省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论文3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凉州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率先在我市开展了十余项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市空白;目前独立完成各种腹腔镜手术达3000余例,其中腹腔镜胃肠手术达700余例、达国内外先进水平与省内领先水平。

专家特色

陈红兵,科室主任,主任医师,1991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普外科专业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外科手术和临床诊治经验,重点研究胃肠、腹部肿瘤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在我市率先开展了十余项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市空白;近年来发表论文及省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医学专著1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通讯编委、甘肃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省抗癌协会理事、省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地区委员、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青年委员、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青年委员、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委员会委员、武威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威市普通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寿儒,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8年1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青海大学肿瘤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胃肠外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事业心,长期从事普外工作,以主刀或第一助手完成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均超过200余例,尤其擅长于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参与发表SCI论文7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影响因子2.6分,参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2项,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结题工作。

王吉胜,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甘肃省抗癌协会胃癌、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从事普外科工作近20年,主要研究胃肠肿瘤、腹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先后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篇,主持完成医学专著1部,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操作技术。

先进技术

1、腹腔镜下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规范化D2根治术,切口3-5厘米,创伤小恢复快;

2、腹腔镜下结肠癌标准D3根治术,切口3-5厘米;

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TME手术);

4、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或ISR手术,几乎使所有的病人都能保住肛门;

5、腹壁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经肛门直视下切除,切缘干净,创伤更小,切口只有1厘米的小孔;

6、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7、腹腔镜脾动脉和胃左血管结扎治疗重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门静脉高压症;

8、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不用打针吃药;

9、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预防食管癌和贲门癌;

10、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内环缝扎术、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内镜直视下腋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等。

代表手术

1、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规范化D2根治术;2、结肠癌标准根治术(CME手术),3、直肠癌标准根治术(TME手术);4、直肠癌低位保肛术;5、腹膜后肿瘤及复杂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6、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7、腹腔肿瘤联合脾、肾、胰切除术;8、胃癌、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再次手术切除;9、胃肠间质瘤、肠梗阻、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痔疮、肛瘘等手术;10、腹腔各种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等。

先进设备

科室具有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机,治疗晚期胃肠肿瘤及腹腔转移瘤,全高清腹腔镜2台、3D腹腔镜1台、心电监护仪、腹壁无切口经肛门单孔腔镜直肠癌保肛术操作系统、超声刀2台(强生)、腹腔镜血管闭合系统、能量平台、西北最先进的500排宝石能谱CT、西门子3.0核磁、全身PET-CT等先进设备。

协作单位

省级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肿瘤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知名专家。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