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现出原形(狐臭现象)

时间:2024-05-24 09:55:03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遗传狐臭总结20款腋臭露:这三款建议\u0026#34;避雷\u0026#34;!绝非误导,经验所得

市面上针对身上狐臭的产品与方法真的太多了。

作为一个十几年的遗传狐臭,刚开始不懂怎样去遮盖身上的体味,就听信家里人的"土方子"祛臭,但由于没有正确的医学指导,导致腋下体味越来越严重,还黑了一大片!

我也跟风过买过各种网吹去狐臭的产品,虽然当时腋下的体味减轻了一些,但不到一天又会被打回原形

市面上打着"去狐臭"的止汗露到底有用吗?

为了验证到底是真的值得入手,还是营销产品,我选出20款知名度比较高的止汗露,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给大家做个产品总结

ps:每个人肤质不同,使用效果不同很正常,最后有总结~

测评之前先来上我们的【避雷五剑客】看看你用的中招没

一、心婷止汗露

雷点:质地黏腻、无明显效果

优点:喷头设计比较卫生

我的毕生雷品之一。从未用过这么黏腻的止汗露!我都怀疑里面是不是含了胶水。吸收速度也很慢,需要多用手按摩一会儿才会完全吸收,风干后像有一层厚厚的膜糊在腋下,夏天用特别难受总觉得腋下黏唧唧的,香味也是特别浓满满的廉价感。

快干的时候把纸放在手背上根本掉不下来…其他止汗露都没有这种情况,大家可以试试

这不是"胶水"这是啥???纸都粘住了…

止汗和遮味效果只能勉强维持半天,一天内需要频繁补涂...

二、多芬止汗膏

雷点:设计鸡肋、不祛臭

优点:香味清淡好闻

它的设计很鸡肋,瓶底旋转后会出来膏体,但我没用几次膏体就与瓶身脱离了,每次用完之后还需要用手按压下去,时间长了膏体上易沾染脏物,不卫生

设计鸡肋是其次,黑榜的主要原因还是它的功效,对狐臭人群来说实在没效果,用了它经常遮不住味儿,止汗还可以但也只能维持半天

三、肤乐维止汗露

雷点:香味刺鼻,腋下会发黑

优点:祛臭可以

遮味效果中规中矩,汗臭喷上一次能维持一天,止汗一般般可维持半天左右

上身后吸收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香味很浓郁,有股劣质的香水味,看个人接受程度。这款最大的缺点就是用的时间长了腋下会出现发黑的现象,还是不建议长时间用

看完踩雷款再来看看我个人认为还算不错的三款红榜

一、安利止汗露

滚珠的设计,容量很足。老版本陪伴了我几年的上学时光,日常是完全离不开的一款止汗露。

小滚珠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很好的控制用量,不会一下涌出来很多,避免在使用时的浪费。

本身的香味儿也是我喜欢的淡香,清新淡雅不难闻。刚上身是乳白色的浓稠质地,用手稍微按摩一下就能完全吸收,不会黏腻

虽达不到主打48小时止汗净味那么持久,但轻度狐臭使用它保持一天腋下清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二、慕之宜净味水

它的遮味效果我是很满意的,一般都能维持三天没有味道,跟我之前用过同样遮味不错的产品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在于使用后不会有刺痛感很温和。就算是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有过敏的现象。

闻起来是很正的香味儿,不会像其他止汗露一样添加香精增味有股廉价的刺鼻感,使用它之后就不用再使用香水了并且男士使用也不会有违和感

这就是我欣赏这款止汗露另一点了,香味是很持久,但不过分浓郁!

三、狐净散灵

是一款喷雾设计,液体很绵密往身上喷的时候不会感受到刺激感,几秒速干一点也不会耽误事。

这个闻起来有股菊花香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遮味效果,我个人中度狐臭涂上一次能维持2-3天无异味。它的温和度也是足够的,我用了有大半年的时间腋下也没有出现发痒、发黑的现象。价格便宜,性价比不错

其余的十几款使用起来中规中矩,没有踩雷但是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我将各使用感受整理了出来,都在图上了

#狐臭#​#香体#​#我要上头条#​#止汗露#​

讨厌的狐臭,是怎样产生的?| 一周科技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王 烁 黄 华 尤 嘉

责编 | Yuki酱

●  ●  ●

检测技术新突破,或可提前20年预知阿尔兹海默症

图片来源:Pixabay

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缠结”,是阿尔兹海默症的重要特征。目前,这些脑部变化只能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或者脑脊液检测来发现。这些方法的成本和危险性都很高。而近期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20年阿尔兹海默症协会国际会议上,科学家们发布了多项对血液中异常tau蛋白的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可以在痴呆症状出现的20年之前检测到tau蛋白的变化。这种简单、非侵入性并且廉价的技术,使阿尔兹海默症早期患者的检测成为可能,对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的开发非常有价值。

文章链接:

https://www.alz.org/aaic/releases_2020/blood-biomarkers-tau.asp

讨厌的狐臭,是怎样产生的?

图片来源:Pixabay

狐臭伴随了人类数十万年,至今已成为很多人类急于摆脱的麻烦。狐臭来自于一种名为硫醇的气味分子,它的产生与人类腋下的微生物有关。腋下微生物群有着复杂的功能,而人们对此仍然所知甚少。近日,英国约克大学的科学家在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中发现了将无味前体物代谢为硫醇的酶(3M3SH)。葡萄球菌的这个酶在与人类百万年的共同进化中,点亮了把人类变 “臭”的技能。期待科学家们未来能开发出一种解决狐臭的妙招。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8860-z

干旱和城市化让蚊子更爱咬人

图片来源:Pixabay

许多蚊子会叮咬各种动物,但没人知道为什么有些蚊子特别喜欢咬人。本周,Current Biology 发表了一项多国研究人员合作的成果:干旱气候和城市化使得非洲蚊子演化出叮咬人类的偏好。研究人员研究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27个的地点蚊子,发现了这批蚊子的口味偏好。数据显示,在旱季漫长而炎热的地方的蚊子更喜欢叮人,这一偏好的原因可能是人类生活环境中储存了大量的水。此外,城市里的蚊子也比野外的蚊子更喜欢咬人。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06.092

天气太冷就关机?新材料让锂电池更抗冻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的手机在户外使用时会出现“冻死”的现象,这其实是手机的锂电池无法在低温环境工作导致关机。本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一种新型锂电池材料,可以让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运作良好,不再受冻就关机。在低温环境(零下10度或更低)中,传统锂电池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变得不稳定,导致锂电池效率大幅下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构建SEI的新方法,改变了电解质分解的途径和动力学。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锂电池原型,在低至零下60度的环境中都能正常工作,在零下15度环境中循环寿命可达200次。

文章链接: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0-07-lithium-metal-batteries-temperatures.html

怕疼?你可能得怪尼安德特人

图片来源:Pixabay

同样是疼痛,有的人好像不觉得怎样,有的人却疼到失声尖叫,这是怎么回事?最近研究发现,这可能是他们带有尼安德特人的突变基因。尼安德特人在冰河时代生存异常艰难,他们的痛觉在这种情况却异常敏感。最新发表在 Current biology 的论文发现,尼安德特人蛋白质 NaV1.7 的编码基因产生了三处突变,该蛋白质主要与痛觉的传导有关,而且遗传了这部分基因的英国人的痛觉也会比普通人敏感。这个蛋白质就像一个旋钮,可以设置疼痛感的高低,这里产生突变既有可能使蛋白质失活,感觉不到疼痛,也有可能会让人对疼痛更敏感。在包含50万英国人的基因组中,报告疼痛症状的人中,遗传到尼安德特人突变的人比没有遗传到的人高7%。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202-x

萌萌的白鲸,也是海洋中的社交达人

图片来源:Pixabay

萌萌的白鲸,是鲸类中的“口技”专家,可以发出各种奇妙的声音。近期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的一篇文章发现,它们的技能还不止于此。美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大量不同区域的白鲸群体后发现,白鲸的社交网络甚至与人类相似,除了亲属之间的互动,白鲸还会去交朋友。通常来说,母系血统在鲸类里面很常见(一只雌鲸引领群体),但是在白鲸群体中,通常存在不止一个母系。也就是说,除了亲戚关系,鲸群中还存在其他更复杂的关系。而且更令人吃惊的是,这种社交关系是动态的,根据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社群。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物种的社会性,以及个体如何从群体中学习。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7314-w

山区老农治狐臭,只用一把“神秘土”孙思邈的遗产,谁来继承?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千金方》

你好,我是中医药科普胡医师。

我继续给你讲讲往事吧。

我以前在农村工作的时候,被人当成座上宾。毕竟,在那里,真正读书、接受正规教育的人,不多。

有一回,我去临乡参加活动。负责接待我的,是一个干部。

但是没想到,等到了地方,接待方没来。

就这样,我们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这才把人给盼来。

负责接待的人姓黄,比我大了七八岁。他见到我,十分抱歉,也十分尴尬。

不过,通过一个来礼拜的接触,这黄哥跟我也算熟识了。

有一次,他跟我闲聊,说:“文儿啊,你知道我头一回接你那天,为啥去晚了不”?

我摇摇头。

他说:“我给我自己化妆呢”!

我一听,愣了。大男人,化妆干嘛?

见我不明白,他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腋下,然后说:“不瞒你说,我有狐臭的毛病。那天第一次见面,我正要出门接你,忽然发现这狐臭太不好了,我怕熏到你,所以就临时用点办法弄一弄。别说,这些天来还真管用”!

说完,他哈哈哈大笑起来。显然,这几天下来,大家都成哥们了。

我说,你用的啥办法?我还真就没察觉。

他说,就是到一些老房子那里,找那个灶心土,打碎了,涂一涂。嘿,果然好用!

我一听,恍然大悟。

他所说的这个灶心土,我早就知道了。严格地说,它是一味中药,学名叫做“伏龙肝”。这玩意儿就是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它入药,最早见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下品。此物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肝三经,善于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温脾涩肠。一般来说,它是内服治消化系统疾病的。

那它用来治狐臭,这个事儿到底靠谱吗?

后来,我从农村回城工作,一头扎进书房,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证。

后来,我在《千金方》七卷里头,找到了这个办法的原型。孙思邈在里头明确指出,“伏龙肝末,频敷之”,用于治疗腋狐臭。看起来,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我仔细一琢磨,这个事儿确实有道理。

腋臭、狐臭这个病,夏天多见。它的病因病机,中医一般认为是湿热内积。而伏龙肝作为灶心土,经过熏烧多年,蕴含燥性,故而可以燥湿。这就好比一处低洼坑地有了积水,怎么办?撒一些土在上头填平一样。你的腋下不是有湿热之邪吗?那就外涂一点伏龙肝,就能燥湿、改善症状。

当然了,这个办法,严格讲,它也是治标不治本,是权宜之计。体内的湿热,需要清热利湿之法应对。只是外用灶心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但是,这个简单的办法,蕴含了古人的思维特点,蕴含了中国传统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特点。所以我说,这也是不大不小的医学遗产。

只不过,这样的遗产,还有谁愿意继承呢?毕竟,现在谁家还用灶台做饭啊?灶心土作为一种中药,越来越稀少了。

所以,这就需要我这样的痴人,不断撰写文章,把此类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我坚信,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儿,是对得起祖宗的事儿。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