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皮肤病的种类繁多,致病因素也纷繁复杂,发病率高,但大多病症轻,不致命但是长点小疹小痘痒得难受。
今天好药师将全方位地为大家讲解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和脚气的病症、病因及推荐治疗方法,对该病症有疑问可在好药师微信号中咨询医师。【篇幅较长,建议收藏】
本文仅供参考,因个人情况不同请遵医嘱用药及治疗!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
一般因素
1、种族、性别与年龄
皮肤病的发病率可因这三种因素差异而不同。
如:白种人基层细胞上皮瘤发病率会高于有色人种;SLE等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女性会高于男性;中老年人的皮肤肿瘤发病率较年轻人较高。
2、职业
各行各业的有害因素不尽相同,因此患上皮肤病的几率也不相同。
如: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更容易患尾蚴性皮炎(又称稻田皮炎)。
3、季节与社会因素
随着季节的交替,各种皮肤病出现的几率和频率会有所改变。
如:冬天容易得冻疮、银屑病,夏天则是真菌性皮肤病较多。
常见病因
1、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压力、摩擦、温度变化、放射、光照、磁力、热辐射等等;
化学因素包括:化学试剂、酸碱度、腐蚀性药剂等等;
生物因素包括:寄生虫、微生物感染、蚊虫叮咬、病毒感染等等。
2、食物因素
有些食物的禁忌搭配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3、遗传因素
鱼鳞病、白化病等有明显的家族史。
4、精神因素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5、内分泌因素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常见皮肤病种类及治疗方法
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
病因:
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
1、遗传;
2、自身免疫病;
3、精神与神经化学因素;
4、黑素细胞自身破坏;
5、缺乏微量元素;
6、其他因素。
病症:
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
(1)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如甲氧沙林口服后照射紫外线。
0.1%甲氧沙林溶液用于白癜风,患处涂擦1-2小时后,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患处,每日一次,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白癜风胶囊,成分为补骨脂、黄芪、红花、川芎、当归等,本品益气行滞,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用于治疗白癜风。
甲氧沙林
白癜风胶囊
(2)大剂量维生素
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长期服用。
B族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协同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包括促进红血球的产生,预防贫血发生)。
维生素
2、手术治疗
皮损稳定无进展的患者可行自体表皮移植手术。
3、物理疗法
采用窄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或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
痤疮(青春痘)
痤疮,也称“青春痘”“粉刺”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病症: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治疗建议:
1、外用药物
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
维A酸类
2、口服异维A酸
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
异维A酸适用于重度痤疮,尤其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亦可用于毛发红糠疹等疾病。
异维A酸
3、日常护理
每日一到两次温水洗脸,清洁皮肤,不要用手挤压或搔抓皮损。忌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病因:
尚不明确,本病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
2、感染;
3、免疫异常;
4、内分泌因素;
5、其他因素。
病症: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治疗建议: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并非不治之症。适当的对症治疗可以控制症状。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不少患者需要长期医治,而各种疗法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外用药
新发的面积不大的皮损,尽可能采用外用药。药物的浓度应由低至高。选用哪一种药,要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病情。
(1)维生素D3类似物
本类药包括卡泊三醇、他卡西醇等,用于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
卡泊三醇
(2)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银屑病常用的疗法。头部和掌跖部宜用强效激素,弱效激素适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一般部位常用软膏和乳膏。
(3)维A酸片
主要成分为维A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同时用于治疗痤疮、扁平苔藓、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糠疹等。可作为银屑病、鱼鳞病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以及角化异常类的各种皮肤病。
维A酸片
2、物理疗法
可应用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MA),宽谱中波紫外线(BB-UVB)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疗法,水疗等。
腋臭
腋臭,也称臭汗症、狐臭。
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
病因: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
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大汗腺导致的臭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病症: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治疗建议:
1、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腋臭粉、20%~25%氯化铝溶液等。可杀菌和减轻臭味。
腋臭粉成分为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功能主治为辟秽,除臭。用于腋臭。
腋臭粉
3、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脚气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具有传染性,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病因:
脚气的病因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病症: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建议:
糜烂型:
应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皮肤干燥脱屑后再用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
克霉唑
水疱型:
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外涂;
复方水杨酸
角化型:
可使用各种抗真菌软膏,为了提高药效,晚上可以用塑料袋套在脚上,早晨再取下来;
达克宁
以上推荐用药仅作为参考,具体病症请务必咨询医师后对症用药!
毛囊炎在夏季发病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该病发病是因为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所致,而夏季的时候细菌比较多,不注意皮肤的清洁就有可能会导致毛囊炎发病。不少人对毛囊炎并不了解。怀疑得了毛囊炎应该挂什么科?
毛囊炎是需要去医院皮肤科检查确诊的.
皮肤科属于外科,主要治疗各种皮肤病,常见皮肤病有牛皮癣、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妇科疾病、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男科炎症、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白癜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前列腺炎、口腔部护理、脱毛、黄褐斑等。
检查方法
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可查见病原微生物,比较顽固的案例需要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组织病理是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会发生炎症,慢性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毛囊炎的检查和鉴别方法:1、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可查见病原微生物,顽固病例需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毛囊炎的检查和鉴别方法:2、组织病理为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炎症,慢性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1、中医疗法:
⑴草药外敷:新鲜的公英、地丁、芙蓉花叶、马齿苋、金不换等选1~2种,捣泥外敷患处,每日1~2次。
⑵二味拔毒膏:黄连膏或如意金黄散蜂蜜调膏外敷,每日1~2次。
2、中医偏方:
内治法:初期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若患者体表出现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自觉刺痒疼痛,舌质红,苔厚腻等湿热盛表现者,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金薏汤;若患者素体虚弱,病程迁延,出现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气阴两虚表现者,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选蓝芪汤。
以上就是关于毛囊炎的常识了,其实这种皮肤病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毛囊炎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有不少患者将毛囊炎和痤疮等其他皮肤疾病混淆了,没有及时治疗,导致毛囊炎发病比较严重,希望大家注意识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众人都美丽,都盼望能容颜不改、红光满面,然而人生总是充满不完美,一次简单的过敏反应,一场不幸的烧伤经历,一个难消的暗斑疮疹,都会使我们的皮肤败坏、颜值受损,甚至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让以后的生活黯然无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在追求“内在美”的同时,对外在形象的完美追求成为了一种可能,对个人皮肤问题的修复治疗成为一种常态。以田仁宽为带头人的商洛市中医医院皮肤美容科医师团队,他们心怀仁爱、追求完美,旨在帮助更多患者消除皮肤方面疾病,重新塑造更美的自己。
田仁宽,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皮肤外科、美容整形及烧伤疮疡等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曾在西京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和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病院学习烧伤、整形、美容、美肤及皮肤病治疗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外科及皮肤疾病、中医美容美肤及激光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等,对银屑病、白癜风、痤疮、荨麻疹、紫癜、脱发、慢性湿疹等皮肤顽症,采用中草药内服外洗系列方剂个体化治疗配合中医特色治疗屡收奇效。
在他的带领下,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商洛市中医医院皮肤美容科不断发展壮大,是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的共建单位,长期坐诊的特诊专家有8人,博士5人。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护士1名,设有中医皮肤科美容门诊、皮肤美容专家门诊、中药熏洗室、光疗室、激光治疗室、皮肤外科手术室、中医特色综合治疗室、过敏源、皮肤镜真菌检测室等,在治疗银屑病、带状疱疹、疣、湿疹、痤疮、真菌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水痘、斑秃、黄褐斑、脱发、白癜风、鱼鳞病、化妆品引起的皮肤过敏等疾病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运用中药洗浴、中医溻渍、中药罨包、中药面膜、针灸、刮痧、火罐、放血等20余种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损容性皮肤病等均获得很好疗效,开展的手术项目包括各种美容手术、体表肿瘤、瘢痕性疾病、难治性溃疡、腋臭、包皮过长、包茎、副指、副耳、副乳、指(趾)甲类疾病及疣等皮肤外科常见病,术后效果好,能够有效缓解皮损、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前不久,一位22岁的学生来到商洛市中医医院找到田仁宽团队,原来他是因为学习压力大,经常熬夜,脾气暴躁,出现颜面丘疹,黑头粉刺,额头成脓胞型,奇痒难忍,时常感染化脓,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经过会诊后,田仁宽团队对病灶部位进行了常规消毒,取黄柄针灸针三根,烧至透亮发白,快速刺入病灶部位,如此反复数次,脓液自然溢出,经过四次治疗后明显好转,一年后回访,无复发,面部皮肤愈合自然、无印痕、光泽紧致,患者直叹惊奇。
施展这一“魔法”的正是田仁宽团队运用了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医火针疗法,通过刺激局部邪气所犯之处,发挥经络的传导和调整作用,直接激发经气,鼓舞气血运行,温通阳气,起到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以热引热,行气散毒的作用,使痼疾顽证得以治疗,借火力开门驱邪,升阳开痹,使毒热外泄。目前,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及美容领域,对顽固性痤疮、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扁平疣、黄褐斑、带状疱疹以及一切肥厚性苔藓样变皮损效果明显,能迅速消除病灶,促进皮肤愈合,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
由于职业习惯,田仁宽经常从美学角度去打量一个人。无数个有着先天后天缺陷的女性,通过他的手术或建议,变成了五官精致、皮肤健康的美女,也有无数个其貌不扬的男性,通过他的治疗和护理,重新找回了“颜面”。“我热爱皮肤美容这份职业,也爱那种自己手术刀下演绎出来的奇迹,那种美宛如新生,让我觉得震撼,每当看到病人经过我的治疗皮肤变得更加美丽,人生变得更加自信,我就很有成就感。”田仁宽如是说。
(作者:王永斌)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