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当地消防员接到报警称路边有一只小狐狸,消防员赶到后发现,这只小狐狸一点儿也不怕人,看到消防员的身影后直接倒地,撒娇卖萌,任由消防员抚摸,很是享受。
网友们评论说:流下羡慕的眼泪,突然就理解纣王了。
还有人说:纣王体验卡
更是有人表示:这只小狐狸犹如妲己再世,终于理解了纣王。
当然,撒娇卖萌对于消防员来说是没用的,最终这只可爱的小狐狸被“抓拿归案”,等待它的要么是放归野外,要么是送入动物园或者动物救助站。
尽管这只小狐狸非常可爱,但是它出现在天津街头,却并非好事,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本土有许多狐狸,最常见的是赤狐,还有不常见的沙狐和藏狐等,其中沙狐主要栖息于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藏狐主要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只有赤狐分布较广,在很多地方都可见。
出现在天津的这只狐狸,很可能是赤狐,但不是野生赤狐,而是“宠物狐”。
原因是因为野生狐狸警惕心非常强,而且它们大多生活在生态环境较好的野外,很少会进入城市,即便进入城市也会找个地方躲起来,不会看到人类靠近还会主动撒娇卖萌。
更重要的是,对于野生动物而言,腹部是非常脆弱的部位,如果不是非常相信对方,它们是不会把腹部暴露给对方的。而这只小狐狸看到消防员靠近时,竟然主动露出腹部,可想而知它应该和人类生活了一段时间,对人类充满了信任。它在天津街头出现,要么是逃逸到了野外,要么是被人类遗弃的宠物狐狸。
其实,在过去我国并没有宠物狐狸,但是人们饲养狐狸的历史比较悠久,在过去人们将动物皮毛作为高端面料,一些地方的养殖场就会饲养狐狸,甚至还通过杂交、回交的方式培养出了罕见的白狐,大理石狐,蓝狐等毛发各异的狐狸,这些狐狸只是毛发颜色不同,但大多数都是赤狐,少数是北极狐等。
这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用动物皮毛制作衣服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对动物皮毛的消费热情逐渐降低,而饲养狐狸的成本非但没降反而还在逐渐提高,导致一些养殖场不得不将自己的狐狸低价贩卖,甚至直接放生。
2020年9月,黑龙江宝清县青龙山遗址附近就出现了30多头狐狸,经过专家判断,这些狐狸都是人工养殖狐狸,没有野外生存能力,且已经出现死亡案例。
除此之外,还有人会故意将养殖狐狸包装成宠物狐狸对外出售,狐狸确实非常可爱动人,又有着小狗狗一样可爱的眼神,吸引了不少猎奇的人们购买。
只是,人们不知道的是,狐狸都是有狐臭的,狐狸成年之后,身上会有一股狐臭味,而且这种狐臭味是开窗通风也散发不出去的,有些甚至还会因狐臭味而遭到邻居的投诉。
当人们的新鲜劲过了之后,再遇到狐狸身上缭绕不绝的狐臭味,不少宠物主人都会选择将它遗弃,而不是合理安排它的去处。
大连街头就经常会遇到被宠物主人遗弃的狐狸。
2022年5月,大连市民梁女士在高新区创业大山发现了一只白狐,白狐体型和中等犬差不多,体型消瘦,但不怕人。仔细辨认你会发现,这只狐狸身上的花纹是养殖狐特有的花纹,名叫“大理石狐”。
2019年11月,大黑山点将台附近的山林中,也出现了一只白狐,仔细一看,呃!又是一只大理石狐。
可以说的是,在我国境内如果发现白狐,绝大多数都是养殖狐,为啥?因为野生狐狸需要保护色,白狐在山林中比较显眼,导致狩猎成功率降低,很难存活,容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当然了,北极地区因为常年被冰雪覆盖,生活在这里的狐狸就是全身白色毛发,它就是:北极狐,但是北极狐生活在高纬度,很少来到中低纬度,野生北极狐在我国还是非常罕见的。
虽然咱们说要保护动物,但是人工养殖的动物逃逸到野外,对于当地种群来说并不是好事。
人工养殖的狐狸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喜好,而选育出的品种,它们的毛发已经不适合野外生存,而且在选育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使用回交、杂交等育种手段,人工养殖的狐狸可能携带多种遗传病基因,逃逸到野外并且与野生狐狸杂交后,可能会导致本土狐基因被污染,后代野外生存能力退化,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本土野生狐狸局部灭绝。
人工养殖的狐狸长期接受人类投喂,已经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即便将它们放生野外,它们也会难以生存,必须要通过翻垃圾桶,或者接受人类投喂才能生存。
狐狸也是犬科动物,在流浪过程中可能会感染病原体,甚至传播某些疾病。
因为被遗弃的宠物狐狸很难在野外生存,必须要依赖人类投喂才能生活,在这个时间它们可能会因为和人类距离过近而伤害人。
所以,目前发现流浪的人工养殖狐狸,都会对其进行捕捉后,要么放入到动物园饲养,要么放到动物救助站。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除了不伤害动物之外,也不要购买宠物狐狸,毕竟狐狸的狐臭味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如果已经购买,千万不要随意放生,实在不想养可以为它找好去处。
#天津##狐狸#
上海普陀区真光路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当地一小区出现一只疑似白色狐狸,正在小区内晃荡,引发居民恐慌。
民警赶往现场后对其进行抓捕,经过辨认发现这确实是一只白色狐狸,但并不是野生狐狸,而是人工饲养被遗弃的白狐。
据民警调查了解,这头白色小狐狸是一位女租客饲养的宠物,搬走后对小狐狸进行了弃养,导致狐狸在小区内四处晃荡,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只被弃养的小狐狸。
北京门头沟禅涧路一带,有黑狐频频出没,据专家介绍,这些黑狐是赤狐的一种变种,而我国当地的赤狐都是红棕色毛发,没有黑色。黑色变种起源于北美洲北部和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目前主要应用于皮毛养殖业,这几头黑狐要么是从养殖场逃逸,要么是被人为放生到野外。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近,也有一头白色的狐狸在附近晃荡,经过当地森林公安检查,认为这只白色狐狸可能是被人弃养。
今年11月份时,中国地质大学南望山校区也出现了一头白色狐狸,发现时正在啃包子,专家经过辨认后认为,这只白色狐狸并非野生动物,极有可能是被人为弃养的宠物北极狐。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弃养白狐,主要是因为白狐是经济物种,民间并没有被禁止饲养。这些年来,一些追捧小众宠物的人出于猎奇心理选择饲养狐狸,但养一段时间发现狐狸有狐臭,成年后的叫声难听还会扰民,一些不负责任的宠物主就会选择遗弃,给周围带来安全隐患。
白狐被放生后,看似是在做慈善,实际上被人工驯化的白狐并不具备任何野外求生能力,它们不会捕食野生动物,只能等待人类投喂,放生白狐实际是在加速狐狸的死亡。
还有,白狐属于犬科物种,它们也能传播狂犬病,当它们接触到疯狗或者携带狂犬病的动物时,也会发病,发病的时候它们攻击性较强,可能会咬伤周围居民,带来传播病毒的风险。
如果放生的是赤狐,人工驯养的赤狐还可能会和我国本土的赤狐杂交。人工驯养的赤狐大多是为了获取皮毛,在人工选择过程中可能会携带多种致病基因,与我国本土赤狐杂交后,将可能会污染本土赤狐基因池,甚至会造成赤狐抗病能力下降,野生种群退化,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赤狐局部灭绝。
人工驯养的狐狸,还可能会染上多种疾病,贸然将其放生野外,一旦有染病个体,将可能会造成局部野生动物疫情,对当地生态环境也非常不利。
因此,在你选择养宠物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清楚,是否能做到不离不弃,是否是三分钟热度,以及如果无法饲养,能否妥善安置它们,而不是将其随意放生。这一点不管是养狐狸,还是养猫养狗都要考虑清楚,要知道流浪猫狗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
除了宠物放生之外,还会有一些人出于“善意”放生动物,殊不知随意放生等于杀生。
一方面是放生已经被一些人当作了生意,为了满足“善人”的慈悲心理,一些人会抓野生动物售卖;另一方面是许多“善人”并没有相关知识,随意放生。
比如:有人在神农架放生多条毒蛇,其中一条毒蛇咬伤当地居民,救治无效死亡,而放生的人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事实上,放生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的事情,专家们在放生时,不仅会检验它们的野外生存能力,还会对其进行传染病检查,然后考虑到它们的生活习性,将它们放生在食物丰富,远离人烟,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地方。
比如:误闯村庄的大老虎“完达山一号”,被救助后仔细观察有无传染性疾病,确定它具有生存能力后,就将其放生在人烟稀少的林场中,林场食物丰富,并且离人类聚集地较远,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小。
#狐狸##白狐##中山惊现白狐#
6月16日,大连一名女子在街边偶遇了一只罕见的白狐,刚开始时女生并不知道这是狐狸,误以为是狗,感叹“它长得好漂亮啊”“尾巴好长啊”,走进后看到白色动物的长相,女子也疑惑了,直接问它“你是什么呀?”
这只白色的可爱小动物是白狐,我国境内狐狸虽然众多,但是野生白色狐狸非常少见,然而这些年来大连街头频频出现白色狐狸。
2019年,大连大黑山点将台出现一只白狐,这只狐狸全身雪白,只有头部有黑色毛发,眼睛像是画了眼线一样,整体妩媚动人,纣王看了都心动,藏狐看了都吃醋,说“不传谣不信谣,狐狸没那么好看”。
(同样是狐狸,颜值差距怎么那么大?)
2019年4月,大连庄河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上山摘野菜时,偶遇一只白狐,白狐并不怕人,反而发出声音警告。
老人低头一看,一窝大蛇正在看着自己,好在白狐提醒才没有被蛇咬伤。随后老人看到白狐受伤,于是将其带下山,找人为它疗伤。
2020年11月,大连金普新区金石滩地铁站出现了一头罕见的白狐,白狐并不怕人,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时而休息,时而转悠,而这也说明它肯定是被人类饲养过一段时间,要么是外逃出来,要么是被故意遗弃。
白狐虽然没有伤人,但是狐狸毕竟野性难驯,担心伤人,工作人员将其抓获,并将其带到旅顺流浪动物保护基地,而该基地的人表示,在短短1年之内,已经接收了5只白狐。
今年5月,大连西安路上也出现了白色狐狸。不仅如此,大连滨海路某疗养院、棠梨沟、大连工业大学,大连许多景点都看到了罕见白狐的身影。
这就纳闷了,不是说好的“野生白狐”非常罕见嘛?这些年大连为何涌现出如此多的白狐,而且从外表来看,似乎有些白狐是“一家”,那这些白狐究竟是从哪来?
大连其实也有野生狐狸分布,主要是沙狐和赤狐,无论是哪种狐狸,白色毛发都非常罕见。
白色狐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北极狐,另一种是白化赤狐。无论是哪一种狐狸,大量出现在大连都不是好事。
从长相上来看,大连街头上出现的白狐更像是“北极狐”的杂交品种,而且是人工养殖的狐狸。在过去,东北有穿“貂”文化,女孩子都想要拥有一件皮毛大衣,这也催生了皮毛动物养殖业。
其中北极狐,赤狐等狐狸被大量饲养,这些狐狸专门用于皮毛供应,但在养殖过程中,也会有少量的狐狸逃逸到野外,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逃逸到野外的狐狸毕竟是少数,不可能会涌现出如此多的白狐,并且分布在大连各个地方,这些白狐的由来,用心更为“复杂”。
这些年来,保护动物以及环保的主题逐渐被人们认可,当地人也不再喜欢皮毛大衣,对皮毛的需求量减少。这也导致了狐狸皮的价格下跌,可另一方面,饲养狐狸的成本又在上涨,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商家“另辟蹊径”,将原本用于宰杀的狐狸,当作宠物售卖。
狐狸的颜值非常高,个头和狗差不多,看起来非常可爱,受到许多买家欢迎。
但它们不知道的是,狐狸有狐臭,并且非常臭,可能养一段时间就会因无法忍受狐臭而弃养,还可能会因为扰民而弃养。
在我们的印象里,动物变多是好事,尤其是野生狐狸还面临灭绝危机,这些狐狸放生在野外,为何却说不是好事呢?
实际上,这些狐狸从小被人们养殖大,而且它们的祖先也是被人工驯化而来的,早已经没有任何野外生存能力,只能捡拾垃圾或者依靠人类投喂为生。
可另一方面,它们虽然从小被人养殖,但并不是当作宠物驯化,而是当作皮毛兽,仍旧有伤人的可能。白狐是犬科,也有传播狂犬疾病的风险,如果被白狐咬伤,一定要记得注射狂犬疫苗。
更危险的是,人工养殖的白狐往往是从少数几只亲本中选育而来,这会导致它们的基因多样性退化,甚至携带各种致病基因。
它们被放归野外后,有可能会和当地的狐狸杂交,杂交可能会导致本土野生狐狸种群退化,甚至可能造成局部灭绝,对保护野生狐狸而言,不是好事。
人工养殖的狐狸被放生之后,生存状况也不会很好,容易生病和死亡,如果放任不管,它们活不了太久。
黑龙江宝清县青龙山城址附近曾经出现过30多只养殖狐狸,这些养殖狐狸被放生之后,因为生存能力差,状态非常不好,有多只狐狸已经死亡。当地相关部门对死亡狐狸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活着的狐狸带回救助。
所以大连频频出现狐狸并不是好事,而想要遏制住狐狸的存在,一方面是要管控好当地的宠物市场,不要随意出售宠物狐狸;另一方面不要轻易购买狐狸当宠物,尤其是不要跟风饲养,一旦养殖后,不要随意弃养,即便弃养也要找个好人家或者愿意接受的机构。
#大连##女子路边偶遇白狐##大连头条##大连最热门##狐狸#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