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呼和浩特 狐臭(呼和浩特狐臭)

时间:2024-03-19 10:14:33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治疗腋臭,选对方法很重要

虽已经入秋,但天气依然炎热。身上恼人的汗臭味依然是个无解的难题。每次出汗的时候人就变得很敏感,总怕周围的人闻到自己身上的臭味。该怎么办才好?到底用什么方法可以除掉身体上的汗臭呢?

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的许黎平主任介绍说,很多人容易出现汗臭味主要是因为大汗腺过于发达,产生过多分泌物,与细菌互相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异味的形成,也就是腋臭。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通常在青春期后才开始活跃,所以一般腋臭发生在青春期以后。

目前而言,治疗腋臭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个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目前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气味轻的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气味重的患者,需选择手术治疗。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做手术的。只有符合皮肤无异常(炎症反应等)、非疤痕体质、凝血功能正常等手术治疗适应症的患者,才能选择手术治疗。

另外,许主任说,只要是手术,都有可能出现血肿、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皮肤切除法还有可能因为疤痕挛缩影响手臂功能。但是只要手术操作适当、术后护理仔细及术后功能锻炼,几乎很少出现上述情况。

据《新闻晨报》

神秘怪味儿弥漫嘉友城市花园,咋回事儿?

12月15日,呼和浩特市一小区的多栋楼房内突然飘出一股刺鼻的怪味儿,有些居民闻到这股怪味儿后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当时,由于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也弄不清这股怪味儿从何而来,便引起了众多居民的恐慌,纷纷逃离自家外出居住。此事,在惊动了警方和煤气公司之后才弄明白,原来只是虚惊一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本报记者接到居民们的反映后,立即进行了调查采访。

【起因】

小区闻到刺鼻怪味儿

出现怪味儿的是嘉友城市花园小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丰州路。12月22日,记者来到该小区时看到,这是一个有着多栋高层楼房的住宅小区。据一位姓金的居民讲,首先出现怪味儿的是5号楼。金先生说:“我就住在5号楼。12月15日17时许,我下班回家在地下车库停车时,就闻到一股怪味儿,那气味儿还夹杂着一点煤气的味道,呛得让人喘不上气来。当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赶紧乘坐电梯上楼,电梯里的怪味儿也特别浓。等我到达自家屋门口时,又看到有些邻居正抱着被子往外跑,我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邻居们也说不清楚。我开门进入自家屋子后,屋里也全是呛人的怪味儿。于是,我也不敢在家停留急忙跑了出去。这时候,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也来了,可他们也不知道这股怪味儿究竟是从哪儿来的。有人说可能是煤气管道泄漏,可这个小区的煤气至今还没有开通;又有人说是不是谁家的煤气罐漏气了?这一疑问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即便是一两个煤气罐泄漏了,也不会出现如此大面积的怪味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初只是5号楼出现怪味儿,随后3号楼和4号楼内也开始飘散浓浓怪味儿。12月15日晚,嘉友城市花园小区3、4、5号楼的众多居民吓得都没敢回家住,有的去了亲戚家,有的则在宾馆内过夜。也有一些胆子大的居民住在了自家,可当晚住在自家的居民不仅被怪味儿呛得够呛,次日还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因此,有些感到身体不适的居民还去医院或诊所进行了检查。居民们说,这股怪味儿一直持续了3天才渐渐散去。直至记者12月22日来到该小区5号楼的地下车库时,还能闻到一点轻微的怪味儿。

【调查】

惊动了警方和煤气公司

12月22日上午,嘉友城市花园小区的物业公司经理陈艳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物业公司是在12月15日16时左右开始接到5号楼居民的电话,反映闻到刺鼻的气味儿。随后,物业的电话就几乎被打爆了。当时,物业公司所有员工全部出动,维护现场秩序的同时,也对所有可能出现漏气的地方进行检查,结果也未能查明这股气味儿究竟来自哪里。陈艳艳说,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内最可能发生气体泄漏的也只有煤气管道,可该小区尚未接通煤气。当时,物业管理人员虽然也根据气味的浓烈程度否定了某个居民家中煤气罐泄漏的可能,但是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物业管理人员还是及时提醒现场居民不要吸烟、打明火。

由于一时间无法查明怪味儿的来源,而居民们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绪,物业公司急忙拨打110报了警。随后,物业公司又根据辖区派出所民警的提示与呼和浩特市煤气公司取得了联系。陈艳艳说:“虽然我们小区还没有接通煤气,可民警说只有煤气公司拿着专业的设备来,不仅能测出是哪里漏气,还能测出这股怪味儿究竟是什么。于是,我急忙与煤气公司取得了联系,结果煤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听我介绍的情况后就说,这绝对不是煤气泄漏,而是城发热力公司往供暖管道里喷洒了臭味剂。今天,因为他们喷洒臭味剂,我们煤气公司的电话也快被打爆了。”

陈艳艳告诉记者,听了煤气公司的说法后,她又急忙与呼和浩特市城发热力公司桥靠分公司第五运营所的张国梁所长取得了联系,张所长证实确实是他们在该小区喷洒了臭味剂,而喷洒臭味剂的原因就是防止有些用户通过供暖管道偷水。陈艳艳说:“由于城发热力公司在喷洒臭味剂之前既没有告知居民,也没有告知物业公司,才让人们虚惊了一场。事发当日,不仅有些居民吓得不敢回家,我们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忙到很晚才回的家。”

【释疑】

供暖管道中的臭味剂在作怪

12月22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城发热力公司桥靠分公司第五运营所所长张国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确实是该所工作人员在嘉友城市花园小区的供暖管道中喷洒了臭味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该所发现在嘉友城市花园小区内出现了供暖水大量流失的情况,喷洒臭味剂不仅能防止供暖水不正常的流失,还能查出是在哪里流失。而且,喷洒臭味剂也是各地热力惯用的做法,臭味剂对人体也无害。当记者问及在嘉友城市花园小区喷洒了臭味剂之后,是否查出了供暖水在哪里流失的情况时,张国梁说还没有查到。记者又问在喷洒臭味剂之前为何不告知居民和物业公司时,张国梁说曾经告诉过物业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此,陈艳艳坚称物业公司根本没有接到过关于喷洒臭味剂的任何告知,否则物业公司在事发时也不会被弄得那么手忙脚乱。

那么,城发热力所喷洒的臭味剂究竟是什么?记者在百度上进行搜索后查到,臭味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恶臭味,令人厌恶至极。采用先进的进口仿生物特性臭味为原料,药物本身就是狐臭味主要成分的同等物,其衍生物就是大蒜素。从用途分有污水变色臭味剂、防丢水剂、供热臭味剂、锅炉臭味剂等,从气味分有大蒜味臭味剂和甲烷味臭味剂。供热企业用的大部分都是防丢水剂、供热臭味剂、锅炉臭味剂,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供热管道非正常失水。

采访中,嘉友城市花园小区的多名居民说:“城发热力公司要是在喷洒臭味剂之前告知居民,也就不会出现如此恐慌的局面了。再者,城发热力公司这次在我们小区里喷洒臭味剂的量也太大了吧,那刺鼻的味道整整弥漫了3天时间,谁闻了都被呛得受不了。”

【有话要说】告知义务省不得

文/元 石

一股刺鼻的怪味儿引发了大家的恐慌,得知真相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这件事堪称典型的乌龙事件。但凡乌龙事件背后,总有人犯了低级错误,此事也不例外,居民们的种种担心和恐慌只因为热力公司少说了一句。原来热力公司在小区的供暖管道中喷洒了臭味剂,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浪费供热用水,按说热力公司出此下策也是无奈之举,供热用水跑冒滴漏不但会直接影响供热质量,而且也会造成水资源浪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喷洒了臭味剂后确实能有效防止个别居民偷用供热用水。

热力公司的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但是在喷洒臭味剂之前应尽到告知义务,如果做到了广而告之,居民们还会惊慌失措吗?对于职能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来说,告知义务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尽不到告知义务,不仅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还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报道中的事情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来在供暖管道中喷洒臭味剂是一件小事,但是由于不知情就让居民们如临大敌,不仅惊动了煤气公司等单位,而且还惊动了警方,浪费了多少公共成本?但愿热力公司能以此为戒,从此能将告知义务当回事儿。

欢迎报考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

2022年招生简章

01 学院概况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警察训练总队)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办,自治区公安厅直接管理、教育行政业务接受自治区教育厅领导的全区唯一的公安政法类高等学校,是自治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公安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公安理论研究和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处突等职能,具有鲜明的公安行业特色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属性。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3月的内蒙古公安部直属训练科。1959年改名为内蒙古政法干部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公安专业中专学历教育。1980年组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警察学校。2001年组建为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加挂内蒙古政法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开始举办大专学历教育。2002年,原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学校并入学院。2012年,加挂内蒙古警察训练总队牌子。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办学方针,秉承“忠诚、勤奋、团结、奉献”的校训精神,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建立并逐步完善具有公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实战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托“校局合作、警学结合”育警机制,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警务化管理模式,为自治区公安战线培养输送大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专业人才,成为全区公安新生力量输送的“主渠道”、在职民警培训的“主阵地”、重大安保任务的“生力军”、公安队伍素质提升的“蓄水池”,被誉为“北疆公安卫士的摇篮”。

学院开设刑事侦查、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政治安全保卫、网络安全与执法、警犬技术、特警等7个公安类专业和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等3个非公安类专业。学院教学训练和实践实验教学条件较为完善,有校内实践基地2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个,建有自治区公安厅信息化培训基地、全区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中心、内蒙古景愿司法鉴定中心、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机动车驾驶员训练基地、警务实战模拟训练中心、警务障碍训练场等实训基地和信息网络安全、电子数据取证、舆情引导、危机处理、刑事影像技术、道路交通管理技术等实验室。图书馆有适用图书22万册、电子图书46.2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7个。

学院现校区占地面积221亩、总建筑面积96182平方米,在建的内蒙古和林格尔新校区占地面积745亩。内设正处级机构17个,其中行政管理机构6个,教学和教学辅助机构11个。现有专任教师18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任教师6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50人。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2830人,生源质量优秀,近三年公安类专业年均本科上线人数达到90%以上。2016年起,毕业生参加公安部统一招警(公务员)考试,平均初次入警率达90%以上。成人学历教育(联合)学生660人,年均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约8000人次。

建校74年特别是开展学历教育40余年来,学院先后培养国民教育毕业生近2万人,培训各类学员6万余人次,遍布全区各级公安政法机关,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多名校友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光荣称号。学院为我区和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八省区培养输送了大批蒙汉兼通的公安专门人才。学院与国内主要公安政法院校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与俄罗斯联邦内务部东西伯利亚学院和鄂木斯克学院、蒙古国内务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经常开展交流互访活动。按照公安部要求,学院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接外警培训,已承办蒙古国警察机构的刑侦业务、禁毒研修、中高级警官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2期,为促进中蒙双方国际警务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向未来,学院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本科层次办学目标,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祖国北疆高水平公安院校,为新时代内蒙古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合格人才。

02 二、专业设置及简介

(一)专业设置

2022年,学院设置刑事侦查、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政治安全保卫、网络安全与执法、特警6个公安类招生专业和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3个非公安类招生专业。根据学院培养方案,特警专业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学院公安类专业主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忠诚可靠,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警察基本素质,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面向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岗的高素质警务人才。

学院非公安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法律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法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法律实务技能,具备严明的纪律作风、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服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逻辑分析推理能力,能正确解决常见的法律问题,能胜任司法机关法律辅助工作和服务社会治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刑事侦查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信息素养和忠诚奉献担当精神,能够适应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熟悉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警务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从事刑事侦查情报收集与研判、刑事案件侦办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警务人才。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刑事案件侦查》《犯罪现场勘查》《侦查措施与策略》《犯罪情报信息》《视频侦查原理与实务》《刑事技术》等。

治安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忠诚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信息素养和忠诚奉献担当精神,能够适应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熟悉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警务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从事治安管理、执法办案、治安巡逻、安全防范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警务人才。本专业核心课包括《巡逻盘查》《接处警实务》《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治安案件查处》《爆炸危险物品安全监督》《特种行业和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等。

道路交通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忠诚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信息素养和忠诚奉献担当精神,能够适应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熟悉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警务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从事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和重大活动交通安全保卫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警务人才。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车辆与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道路交通工程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等。

-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掌握公安基本理论与警务运作规范,熟悉国家网络安全保卫工作的路线、方针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网络安全管理、网络舆情导控、网络情报搜集、电子数据勘查取证、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案件侦查、大数据应用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警务人才。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网络情报获取与分析》《电子数据勘验与取证》《网络对抗技术》《网络犯罪侦查》。

特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法治意识、信息素养、警察职业道德和忠诚奉献担当精神,熟悉公安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警务实战能力。能够在公安机关从事维稳、反恐、防暴、处突、特勤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警务人才。本专业核心包括《人群管理控制战术》《大型活动现场保卫》《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现场指挥与处置》《反暴恐现场指挥与处置》《要人警卫》《特警武器警械实战应用》等。

法律事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忠诚公平护法精神,具有新时代法治意识和信息素养,具有警务辅助、法律咨询代书、参与基层纠纷处理、中小企业法务办理等能力,能够从事警务辅助和基层法律实务工作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法律文书》《民法》《民事诉讼法》《民事法律综合实训》《刑事法律综合实训》《行政法律综合实训》等。

法律文秘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诉讼程序法、公文处理与档案管理等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信息素养和忠诚敬业精神,具备完成诉讼流程、档案归档以及文字录入与处理能力,能够从事警务辅助和法律实务部门书记员、秘书等工作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秘书实务》《秘书公关原理与实务》《文献信息检索》《办公自动化》等。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区工作价值理念和公共服务意识,系统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技能,从事综合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便民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熟悉公安工作基本要求,具有公安警务辅助岗位相应能力,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胜任公安、司法机关法律辅助工作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方法》《社会保障与救助》《社区群众工作》《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区活动策划与组织》《物业管理与实务》《社区民事争议与调解》等。

03 三、招生对象

招收区内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入学后外语只开设英语教学,请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04 四、招生条件

(一)公安类专业报名条件

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应取得当年高考资格,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 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立志为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刻苦学习、拼搏奉献;

5. 年龄为16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2000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期间出生),未婚;

6.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7.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条件;

8. 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标准。

(二) 公安类专业政治考察

政治考察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关于做好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三)公安类专业面试

面试主要从报考动机、思维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辨识考生是否适合接受公安院校教育和从事公安工作。

(四)公安类专业体检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 身高: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

2. 体重:男性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2)在17.3至27.3之间(含本数,计算时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下同),女性在17.1至25.7之间。

3. 视力:任何一眼裸眼视力均为4.8及以上。

4. 色觉:无色盲,无色弱。

5. 外观:无少白头,无胸廓畸形,无脊柱侧弯、驼背,膝内翻股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膝外翻胫骨内踝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无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身体无影响功能的瘢痕,面颈部无瘢痕,无下肢静脉曲张,无腋臭,共同性内、外斜视不超过15度,无唇、腭裂或唇裂术后有明显瘢痕。

(五)公安类专业体能测评

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

1.50米跑。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2秒,女性≤10.4秒;

2.立定跳远。可测次数:3次,合格标准:男性≥2.05米,女性≥1.5米;

3.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4分35秒,女性≤4分36秒;

4.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可测次数:1次,合格标准:男性≥9次/分钟,女性≥25次/分钟。

以上4个项目须全部进行测评。其中,有3个及以上达标的,体能测评结论为合格。

(六)非公安类专业报名条件

非公安类专业考生报考资格按照高职高专批次普通类招生规定执行。

05 五、政治考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

和录取工作具体安排

(一)公安类专业意向报名阶段

学院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相关文件的规定。凡符合相应报考条件的考生,均须于6月26日登录指定网址分本专科分别填报公安类意向。学院录取分数线执行高职高专(专科)录取分数线。6月27日,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通过相应信息发布平台陆续发布参加政治考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的入围考生名单。考生也可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nm.zsks.cn)在“普通高校招生”频道的“信息查询”栏内(下同)查询本人是否入围,入围后方可参加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二)公安类专业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阶段

1.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以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为准)参加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2.所有考生须携带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健康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48小时内2次,间隔24小时)和4张1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

3.考试期间车旅费、食宿费自理。

(三)公安类专业录取阶段

经政治考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合格的考生,按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要求,网上填报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专业志愿。各专业统一按投档分录取。学院根据考生志愿和各专业要求,按专业志愿清的方式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取。

对平行分考生,文科依次比较语文、文科综合;理科依次比较数学、理科综合。

录取和安排专业以投档成绩为准。

(四)公安类专业复审复查阶段

公安专业学生入学后1个月内,按有关规定开展政治考察复审、档案复核和体检复查。复审复查合格的,予以注册学籍;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同时报有关部门。

(五)非公安类专业录取阶段

在高职高专批次录取,不组织体检、政审、面试、体能测试,根据考生志愿和各专业要求,按专业志愿清的方式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取。

对平行分考生,文科依次比较语文、文科综合;理科依次比较数学、理科综合。

录取和安排专业以投档成绩为准。

06 六、招生计划与收费

(一)2022年计划招生1050人,公安类专业900人,非公安类专业150人,公安类专业女生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5%。

(二)学院设有驾驶培训中心,在校学生自愿选修机动车驾驶课程。

(三)分科类、专业招生计划详见附表。

(四)学费5000元/年(退役士兵考生录取后免交学费,蒙语授课参加高考学生学费以内蒙古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收费标准为准)。

(五)住宿费1100元/年。

07 七、学制、待遇

(一)学制三年。

(二)学院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类专业学生入校后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

(三)学院为学生设立各级各类奖、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

08 八、毕业、就业

学院对修满规定的课程,达到规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高等院校专科毕业证书。

公安类专业应届毕业生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的有关精神及毕业当年国家、自治区关于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通过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和政治考察,择优录用为公安机关公务员(人民警察)。

根据《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和《〈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文件精神,非公安类专业学生不得转入公安类专业,非公安类专业毕业生不能参加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非公安类专业毕业生按国家规定政策就业。

联系方式

电话(传 真):0471-5278003

监 督 电 话:0471-5181942

网 址:http://www.imppc.cn

地 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兴安北路11号

新闻来源:中国警察网

新闻采编:新闻宣传科

编 辑:王思洋

审 核:王 洋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