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
婵婵的父亲是一个天文工作者.在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中被杀害.婵婵也颠帔流离, 被卖到王允家作丫环.王允是个老色鬼,婵婵很讨厌他.可是,作为丫环,又不能对他怎么样。
婵婵从小跟父亲学天文,精通历算.她是中国最早推算出日食和月食规律的人.可是, 还没有来得及申报成果,便家破人亡.自从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学派在政治上得势之后,天人感应的学说盛行.各种图谶和迷信活动猖獗一时.连在政治还算清明的西汉前期,就已经如此(可参看史记,武帝本纪.)到了东汉末期,就更别提了.婵婵算到当月十五,有一次月食于是......
这天,当王允在次嘻皮笑脸地凑上来时,婵婵叹了一口气:
"王大人,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大人对我的爱,有如滔滔江水,灌进我的心里,我怎么会不动心?奈何妾乃罪人之后,唯恐有辱大人家声.不如容妾在十五月圆之夜,焚香一柱,对天默祷.若天无异状,妾身愿为大人执帚.否则,天命难违......"
王允一口答应.
于是,在十五的晚上,婵婵对月而祷.王允坐在廊下,与一班大名士如山涛,刘表, 大谈空无灵虚,叹天命之悠悠.这是,月食发生了.众人目瞪口呆.
王允强作欢颜,叹到:
"美乎婵婵,感天动地."
于是婵婵解放了.
后来,她自由恋爱,嫁给了吕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杨玉环
杨玉环从小缺碘,落下了一个毛病:狐臭. 虽然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可是总觉得好不爽.自从梅娘娘来了之后, 阿基的心便有一点点花了.玉环很着急. 听说华清池的水是矿泉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包治百病.于是玉环便向阿基撒娇,要了华清池.有空便洗.可是,浴室里供氧老是不足,她又治病心切.常常一泡便是几个时辰.常常晕倒在池里.于是,无聊的文人们便写:"伺儿扶起娇无力."
一个疗程结束了,玉环的狐臭好了许多.一天,牡丹开放,美不胜收.玉环备了一点小菜,要阿基同酌.阿基满口答应.可是,当阿基在路上的时候,梅娘娘派人来说,她病了是重感冒.要阿基去看看.阿基左右想了一下,对高力士说,告诉玉环,朕一会再去赏花.可是,高力士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加上陕西人口音重了一点(毕竟那时还没有普通话),传成"朕要你一个人看花."玉环伤心极了.
面对这满园春色,玉环愁上心来.她一气干了十八碗茅台,大醉而卧.
大家知道,玉环的狐臭毕竟没有根治.心情不好,又喝多了一点,又犯了. 把众人熏得不亦乐乎.花也是有感觉的耶,何况是花王牡丹!于是,满园牡丹都合上了。
后来,人们叫她"羞花"。
王昭君
王昭君出塞的时候,三北防护林还没有修好.风沙弥漫,天地一片苍茫. 一个在上海街头讨了三年饭的乞丐,回到老家也会感叹老家的落后, 何况在宫中呆了多年的王昭君?离家越远,她心情便越难受,开始还勉勉强强地梳妆一把,后来便懒起画峨眉了.再说第一次出塞,大家都没有经验,水带少了.开始几天又用多了一点.后来连洗脸都发生了困难.只好也作罢.王昭君想一想,自己反正要到番帮去,也无所谓了.
人家陪着自己吃苦,自己去做王后,人家还不是白辛苦?也不怪罪跟班的.
于是大伙一天天地挨着,秋天到了。
"唯有河边雁,春来向南飞."这时这首诗还没有写出来,不过大雁可知道.于是,每年秋天,他们便南飞.这一路也的确苦.那时也没有什么环境保护,几千里连一根草也没有(文人说这叫不毛之地),只好睡在沙堆里,早上起来刷牙,格格孜孜都磨牙.它们想,就是有一堆枯草睡睡也好啊!
这天黄昏,王昭君停了下来
三个月没有洗头了,飘揉啦,海废丝啦倒是带了一马车(那叫辇),没有水也是白搭.好在她是个豁达的姑娘,也不说什么,到底是苦出生嘛.解开辫子抖一抖吧.于是解开,摊了一地.
那时,仆人们都是戴头巾的(黔首),于是从天上看,万把个黑点中, 飘扬着一从枯黄的头发,象是在黑石头滩上仅存的一把黄草.不巧的是,大雁群正好从天上飞过,见到这一景象,发了疯似地冲下来, 想落到草丛中过一宿.
更巧的是,呼邪韩单于为了显示他对汉朝公主的重视,提前来迎亲了.他用望远镜看到了王昭君,头发又枯又黄,脸上黑忽忽的,大失所望.忽然他看到那么多的大雁冲向王昭君,猎人的本性大发,与左右拔箭便射.救了王昭君.
昭君虽然好累,好害怕,但还是尽力给了单于一个微笑,单于被这一微笑惊呆了......
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叫昭君"落雁".
西施
浙江是个体经济发达的地方.自古如此.
西施的爸爸是开小印染厂的.那时不知道什么863计划,用的都是手工生产, 还大量使用氰化物和水银(那叫汞),把西湖搞得一塌糊涂.周围的老百姓到省政府那里去抗议,省长说,勾大王要大家发展经济,西氏印染联合株式会社是我省的利税大户,要是它不开工,大王的计划完不成,我个人的进退是小事,我怕咱们的经济搞不上去,下次发大水的时候,发达地区的洪水还要往咱们这里排.虽然中央夸我们省顾全大局,可是吃亏的还是大家不是?!于是骂归骂,西氏印染厂的污水照排不误.
西施其实也是个苦孩子.妈妈死得早,爸爸又找了一个.好容易初中毕业了, 爸爸说,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不给她上了.要她上厂里做工.
西施年纪小,不能干重活.于是她拿着篮子去溪边洗(那叫浣纱).
溪边臭气熏天.鱼儿都死了.干活的人都没有好气.看到西施来了,都指桑骂槐地嘴里不干不净起来.可怜的西施只能忍着.
水里的水银含量太高了.鱼儿的肉里也有大量的水银(其化石中的水银含量也大大超标,详见>1993年十月号P34-36),死鱼都沉了底.大伙连鱼都吃不上,便编故事说西施是灾星,她到过的地方必定要倒霉.
勾践知道了,便动起了坏注意.要西施嫁到吴国去.西施死活不肯.于是勾践找她爸爸,对他说,如果西施能够嫁到吴国去,他便是海外侨胞,可以进政协,还可以到临淄(相当于今天的香港)定居.西爸爸动了心,内外夹攻,西施含着泪,到吴国去了.
在到吴国的路上,她对范蠡哭诉了她的遭遇.范蠡很同情她,同时也爱上了她.他对她说,我等你.
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叫西施"沉鱼". (录“心雨”文)
提到狐臭,想起了一个美人——杨玉环。
作为顶尖级的文艺女青年,天生丽质的她,精通音律,擅歌舞,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可是,偏偏有个狐臭的毛病,据说她的“羞花”之名也与狐臭有关。
话说1400多年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玉环略备薄酒,要与李隆基边酌美酒边赏花,不想半路被梅妃截胡。醋劲上涌的玉环伤心至极,独自面对这满园春色,借酒消愁,大醉而卧。大家都知道,酒精会使狐臭更加严重,把众人熏得不亦乐乎,花也是有感觉的呀(生物系的童鞋知道),何况是花王牡丹!于是,满园牡丹都合上了。
So,杨玉环“羞花”——其实是狐臭熏的。
这尴尬的病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2000代以前,我们曾曾曾……曾祖辈走出热带非洲,进入亚洲温带以后,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分泌。
(狐臭基因由16号常染色体的rs17822931位点所控制,就是位于图上红色标记的位置)
所以,我们没有狐臭的统统都是变种人!有没有感觉自己像X-men一样吊爆了?
这个突变基因发生在东亚,因为出汗变少,更加适应温带的寒冷气候,有遗传优势,所以经过4万年的自然选择,去除狐臭的突变基因在东亚反而成了多数,在中国人当中95%是X-men,在华北中原地区的人口中99%以上是X-men。因此在中国,X-men才是多数,狐臭反而成了极少数。
然而纵观整个世界,除了东亚人以外,歪果仁几乎人人都有狐臭!看看下面的狐臭基因分布图,黄色的是没狐臭的X-man型,蓝色是有狐臭的野生型。
狐臭比例分布图【蓝色:有狐臭;黄色:无狐臭】
是不是觉得,原来有狐臭才是“正常”,没狐臭才是“变态”!
在动物中,体味有很大作用是吸引异性的信息素。狐臭基因才在长期演化中保留下来,成为人人都有的东西。所以说,有狐臭才是人的常态。
有没有小伙伴有这样的好奇:如果娶个外国媳妇或嫁个外国老公,那生出的孩子有没有狐臭?
作为科学小青年的小编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它的遗传规律。
狐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其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具有清晰的遗传规律。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A表示携带者携带的狐臭显性基因,用a表示正常基因。即携带者携带的狐臭显性基因为XA,正常基因为Xa。
1. 父亲为狐臭基因携带者(XAY),母亲正常(XaXa),则后代男性为XaY,正常;女性为XAXa,携带致病基因50%,但不患病。
2.父亲正常(XaY),母亲为狐臭基因携带者,且是纯合子(XAXA),则后代女性为XAXa,携带致病基因50%,但不患病;男性为XAY,携带致病基因100%,患病。
3.父亲正常(XaY),母亲虽为狐臭基因携带者,但属于杂合子(XAXa),则后代男性(XaY)、女性(XaXa)均携带致病基因50%,但均不患病。
4.父母均为狐臭基因携带者,且母亲是纯合子(XAXA),即父母为XAY × XAXA,则后代无论是男性(XAY)还是女性(XAXA),均携带致病基因100%,患病。
5.父母均为狐臭基因携带者,但母亲是杂合子(XAXa),即父母为XAY ×XAXa ,则后代男性患病率为50%,即遗传基因为(XaY)者正常,遗传基因为(XAY)者携带致病基因,患病;女性患病率也为50%,即遗传基因为(XAXa)者携带致病基因50%,不患病;遗传基因为(XAXA)者携带致病基因 100%,患病。即父母为 XAY ×XAXa时,后代子女的遗传基因会出现XaY XAY XAXa XAXA四种情况。
由此可见,即使是配偶双方为狐臭基因携带者,且女方是纯合子(XAXA),其女儿(XAXa)也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不是狐臭患病;儿子(XAY)虽然携带致病基因100%,成为患者,但只要儿子的配偶正常,后代的狐臭情况很快又会得到根本性改变。也不是没完没了的事。
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下期见~
更多基因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基因空间”(微信号:gene_world)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大美女一生都受到所谓乱伦之嫌的困扰。其实,她们的这种所谓乱伦行为正是古代男权社会酿造的悲剧。
先说说一号美女西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的诗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号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个春秋战国时越国若耶溪畔的一位浣纱女子,本来与越国大夫范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后来阴阳差错被越王勾践作为性贿赂的美色送到了吴国,当上了吴王夫差的妃子,可谓一步登天。当然心怀亡国之痛的西施也不负众望,配合越国君臣实现了复国兴邦的宏图大业。吴国战败夫差自刎后,看到勾践并非仁君,西施便与范蠡私奔天涯。西施与范蠡功成身退,隐居世外,双双泛舟于五里湖。这样西施的结局就成了“先是吴王妃,后作庶民妻”。其实在古代,所谓乱伦者,即是又悖纲常伦理道德者也!不论是君夺臣妻,还是臣享君妃,都属于乱伦的行为。西施先是范蠡的未婚妻,后与吴王夫差为妃,然后再下嫁曾给吴王夫差为臣的范蠡,王妃下嫁臣民,因而有人说,西施免不了乱伦之嫌。
再说二号美女西汉的王昭君。唐代诗人杜甫曾一首写王昭君的七律。其诗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也是一首王昭君的盖棺定论诗。诗中所写的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名王嫱,字昭君,齐国王襄之女,十七岁选入汉元帝刘奭的后宫,在掖庭充当待诏宫女。因不愿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因此在后宫苦等三年也未有出头之日。后来匈奴单于来京请求和亲,汉元帝下谕宫中,征求自愿和亲的宫女。王昭君“喟然而起”,报名和亲。据东晋文人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得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其家资皆巨万。”就这样,王昭君远嫁匈奴,成就了历史上民族和亲史上的千古佳话。但是“一去紫台”多少年,王昭君俨然成为匈奴的一员了。然而匈奴的风俗是老单于死了,江山财产妻子,全由儿子小单于继承。因而匈奴王妃的王昭君也不能幸免。她的丈夫老单于死后,按规矩又做了小单于的妻子。按汉族的伦理观念看来,自然是乱伦无疑了。
现在说说三号美女貂蝉。“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一段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美女貂蝉铲除董卓、力保汉室的不世之功。东汉末年汉贼董卓专权,残忍暴戾。他的义子吕布是朝野闻名丧胆的虎将,生得英俊雄伟,是一杆方天画戟,骑一匹赤兔战马。当时传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吕布当时的地位。虎牢关一战,十八路诸侯不敌吕布的方天画戟,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三英战吕布”也是无功而返,最后各路诸侯便纷纷散去,朝臣们更是束手无策。这时朝廷的股肱重臣的司空王允联合貂蝉唱了一台性贿赂董卓和吕布父子的连环大戏,于是灭贼兴汉的千斤重担就落在了美女貂婵的肩上。貂婵是见过世面的女子,对于这种事情早已炼得游刃有余。所以貂蝉略施手段,就把吕布搞定,把董卓搞死。要知道这吕布是董卓的义子,貂婵先嫁董卓为妾,后与吕布为妻,当然逃脱不了乱伦之名。
最后说说四号美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杨贵妃的故事结局既悲壮又有传奇色彩。史载杨玉环在唐玄宗逃难中死于马嵬坡,但也有她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的传说,还有的说她成了仙女。白居易的《长恨歌》叙述贵妃的出身时是“杨家有女初长成,长在深闺人未识”,把女主人写成一位纯真的处女,隐瞒了她的履历表中的一段历史。其实,杨玉环曾是“寿王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媳妇。唐玄宗见其美貌,便欲占为己有。先让她当了女道士,然后才把她接进了皇宫。“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无疑是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而杨玉环从寿王府走进了唐玄宗的寝宫的那一天起,也就背上了乱伦的恶名。
古代四大美女都与乱伦有关,倒底是因美而乱伦呢?还是因乱伦而美呢?很难分清。但这无疑是古代历史上的悲剧。在古代男权社会里,男人们在占有美女的同时,也把一切恶名也推到了女人的身上。美女乱伦是一例,红颜祸国也是一例,其实这些无不是男权社会酿造的悲剧。中国人是通情达理的,也是温情敦厚的,在对待古代四大美女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雍容大度的宽广胸怀,以至使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四大美女,流传千古,直到如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这些中国古代美女的杰出代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留下的八大未解之谜
疑惑之一:西施到底叫啥名?
先秦诸子文献中虽多有提及西施,却鲜见说明其生平,只将她喻为美的化身。直至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中才对西施的生平作略加详细的记述。西施是越国苎萝山人(今浙江诸暨市,另有说在临近的萧山市),姓施,因住在村西,人称“西施”。
西施到底叫啥名
有说她的原名叫夷光,也有说夷光是越国献给夫差的另一美女,又有说是夫差将西施更名为“夷光”,郑旦更名为“修明”。这“四大美女”之首本名叫啥,尚无定论,仍是个谜。
疑惑之二:“范施恋”是否杜撰?
后世文人编织出一个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传说,说这范蠡与西施原本是一见钟情,为完成越国复仇大业,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进吴宫委身于吴王夫差,终于协助越国灭吴。
“范施恋”是否杜撰
吴被灭后,她与早有婚约的范蠡泛舟五湖,隐居乡间。杜牧曾有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说的便是范蠡离开越国后,自称鸱夷子皮,西施随范蠡而去。这“范施恋”究竟是史实,还是杜撰?笔者倾向于是民间的一个美好愿望,其真实性存疑。
疑惑之三:西施最终下落何处?
既然西施与范蠡私奔的可能性很小,那么西施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最可信之说应该是被越王勾践命人沉于江中。《墨子》中说到:“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墨子》成书年代与西施时代相去不远,文中所提其他人物之事与史相符,故“西施沉江”应可信。
《吴越春秋》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即皮口袋,西施是被装入皮口袋沉入江中。而杜牧则误将“鸱夷”当作范蠡,故有泛舟五湖之说。西施故里则有说是她自己不慎失足淹死的。
西施最终下落何处
疑惑之四:昭君究竟叫什么名字?
《匈奴传》中说“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但事实上西汉宫女是不许呼娘家名字的。王嫱的“嫱”,应该是指“古代宫廷的女官”。
王昭君
昭君出塞前,为抬高她的地位,元帝赐封她为“昭君”。这样一来,“昭君”、“王嫱”便成为她的特定称呼,似乎是“姓王名嫱字昭君”。其实,这王昭君的本名至今无人知晓,有待考据。
疑惑之五:昭君为何主动出塞?
史载昭君在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时,慷慨应诏。其原因一说是汉元帝召幸宫女,只看画师所画宫女像。而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意贿赂宫廷画师,结果画像很丑,故进宫三年无缘面圣。
为摆脱困境,发泄怨气,才主动请求出塞和亲。另有说,王昭君虽出身贫寒,却是忧国忧民,故能明大义,主动出塞,用一己之身换取大汉和平。此二说,似乎均让人感觉有疑惑之处。
昭君为何主动出塞?
疑惑之六:貂婵的历史原形是谁?
貂婵其人,史书上未见其任何记载,应该是一个文学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
貂婵的历史原形是谁?
据正史记载,吕布在任董卓内寝守卫时,曾经乘机与董卓的一侍女私通,又生怕董卓察觉,心中惶恐不安。那么,这貂婵的原形是否就是董卓侍女?所谓的“吕布戏貂婵”,也许正是对吕布私通侍女的文学描写。
疑惑之七:“杨安恋”是否史实?
后世盛传杨玉环与安绿山有私情,连《资治通鉴》也记载“贵妃洗禄儿”事,唐玄宗还亲自去观看“洗儿”并予赏赐。又说“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司马光也倾向于杨玉环与安禄山有染。
杨玉环贵极实际上的“皇后”,当朝宰相又是自己的族兄杨国忠,安禄山不过一封疆大吏,值得她去投怀送抱吗?若杨玉环是为满足个人欲望,那安禄山不仅比她大二十几岁,而且十分肥胖,其貌不扬,言语粗鲁,雍容华贵的杨贵妃怎么会瞧得上他呢!杨玉环“傍”安禄山之动机安在?
后世盛传杨玉环与安绿山有私情
疑惑之八:杨玉环最终魂归何处?
据史书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携杨贵妃及朝中大员出逃蜀中,行至马嵬驿,禁军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并由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杨玉环最终魂归何处
但奇怪的是,后世又多有传其“藏匿民间”,甚至“流落海外”,在日本山口县大津郡居然也有一座杨贵妃墓,还有言马嵬坡缢死的是杨贵妃贴身婢女。杨玉环究竟魂归何处呢?
探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背后的秘密
提起古代四大美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我们只知道她们才貌双全,却不知道在这些女子背后还隐藏着其它的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身在战乱年代的美女,自然也会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闻。
一般最常见的说法,按照四位美女的历史出场顺序,分别是:西施(东周越国)、王昭君(西汉)、貂蝉(三国)、杨玉环(唐初)。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实际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称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第三个版本是:我国最早出土的木刻年画上面记载的(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称为《四美图》),上面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人。此年画的原版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
西施的事——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今浙江绍兴诸暨),有个美女姓施名夷光,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工。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的身影,鱼在水里看见她的倒影,结果太美了,鱼都忘了游泳了,失去浮力,渐渐地沉到河底。这就叫“沉鱼”。
西施除了用外貌“捕鱼”外,还做了什么有意义的大事吗?相传吴国打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被俘作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后来范蠡想到,可以使用美人计针对吴王。有一天,范蠡就遇见了自幼聪慧西施。越国灭国后,她常在浣沙溪边唱歌:“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个难得的美人计材料,于是禀告越王勾践,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
西施到了吴国,发挥所长,干扰夫差的治国工作,终于被越国报仇消灭。范蠡带西施于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于七月七日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原来西施就是古时的美女间谍。
昭君的事——落雁
西汉时期,王嫱(昭君)被匈奴单于娶走,在西行途中,有一排大雁从她上方飞过去南方过冬。领头的大雁飞着飞着,突然看见一个美女(王嫱),于是大吃一惊,看傻了,不知道挥动翅膀了,结果失去空气动力,从天上掉将下来。这就叫“落雁”。
《后汉书》之《南匈奴传》记载,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不知不觉中,王昭君成了古时的和平大使,不过在匈奴眼中应该是和平女神。
貂蝉的事——闭月
东汉末年,貂蝉某一天晚上拜祭月亮,以求战乱环境中平安,结果月亮里的嫦娥姐姐看到她了,自愧不如,匆匆驾驶月亮快速移动,使得从地球的向上角度看,月亮隐到云彩里了。这就叫“闭月”。
不过,她只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人物,《三国演义》中讲她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小说里的谜了。
玉环的事——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杨玉环被选进皇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就叫“羞花”。
“羞花”这件事传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杨善于献媚取宠,深得明皇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杨贵妃得势后,其兄杨国忠仗势欺人,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明皇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还要美女杨贵妃。
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唐玄宗为了稳定军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被迫将玉环赐死,死时38岁。
这就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除了美貌之外都与国家牵连在了一起。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古代女子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然会落得个悲剧的下场。这些美女背后的事件,使得我们对四大美女的认识更为深刻。
古代四大美女难以启齿的情史 莫名背骂名
美女西施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的诗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号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个春秋战国时越国若耶溪畔的一位浣纱女子,本来与越国大夫范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后来阴阳差错被越王勾践作为性贿赂的美色送到了吴国,当上了吴王夫差的妃子,可谓一步登天。
当然心怀亡国之痛的西施也不负众望,配合越国君臣实现了复国兴邦的宏图大业。吴国战败夫差自刎后,看到勾践并非仁君,西施便与范蠡私奔天涯。西施与范蠡功成身退,隐居世外,双双泛舟于五里湖。这样西施的结局就成了“先是吴王妃,后作庶民妻”。其实在古代,所谓乱伦者,即是又悖纲常伦理道德者也!不论是君夺臣妻,还是臣享君妃,都属于乱伦的行为。
西施先是范蠡的未婚妻,后与吴王夫差为妃,然后再下嫁曾给吴王夫差为臣的范蠡,王妃下嫁臣民,因而有人说,西施免不了乱伦之嫌。
西汉的王昭君
唐代诗人杜甫曾一首写王昭君的七律。其诗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也是一首王昭君的盖棺定论诗。诗中所写的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名王嫱,字昭君,齐国王襄之女,十七岁选入汉元帝刘奭的后宫,在掖庭充当待诏宫女。
因不愿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因此在后宫苦等三年也未有出头之日。后来匈奴单于来京请求和亲,汉元帝下谕宫中,征求自愿和亲的宫女。王昭君“喟然而起”,报名和亲。
据东晋文人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
美女貂蝉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一段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美女貂蝉铲除董卓、力保汉室的不世之功。
虎牢关一战,十八路诸侯不敌吕布的方天画戟,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三英战吕布”也是无功而返,最后各路诸侯便纷纷散去,朝臣们更是束手无策。
这时朝廷的股肱重臣的司空王允联合貂蝉唱了一台性贿赂董卓和吕布父子的连环大戏,于是灭贼兴汉的千斤重担就落在了美女貂婵的肩上。
貂婵是见过世面的女子,对于这种事情早已炼得游刃有余。所以貂蝉略施手段,就把吕布搞定,把董卓搞死。要知道这吕布是董卓的义子,貂婵先嫁董卓为妾,后与吕布为妻,当然逃脱不了乱伦之名。
美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杨贵妃的故事结局既悲壮又有传奇色彩。
史载杨玉环在唐玄宗逃难中死于马嵬坡,但也有她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的传说,还有的说她成了仙女。白居易的《长恨歌》叙述贵妃的出身时是“杨家有女初长成,长在深闺人未识”,把女主人写成一位纯真的处女,隐瞒了她的履历表中的一段历史。
其实,杨玉环曾是“寿王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媳妇。唐玄宗见其美貌,便欲占为己有。先让她当了女道士,然后才把她接进了皇宫。“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无疑是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而杨玉环从寿王府走进了唐玄宗的寝宫的那一天起,也就背上了乱伦的恶名。
戏说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生理缺陷
王昭君
王昭君是四美中最端庄而智慧的。出塞途中,她轻弹琵琶。她的美丽和琴音,竟把天上的大雁也吸引落下。
“落雁”之说,由来于此。昭君的唯一缺点是个溜肩膀,穿什么衣服都挺不起来,所以就发明了垫肩。穿高肩垫的衣服,或加披风。这样别人一看。反而更显出她的独特气质了。“落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肩上的披风温暖多毛,引得大雁误会是草窝。
貂禅
貂禅喜欢焚香拜月。传说中,她一拜月,连月光也不敌其美貌,躲进云层中了。故说她有“闭月”之貌。其实是貂禅的耳朵长得特别的小,因为古人讲究面相,说耳大有福,为了掩饰自己的缺陷,她发明了耳坠。貂禅发鬓低垂,钗饰精美。特别是她耳垂下的珠环,在月下更是风情万种......
杨玉环
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有了她“从此君王不早朝”,当时美女以偏胖为佳,杨贵妃体态较胖,富贵而极具丰满之美。生活是最优闲的。她最喜欢在后花园栽花观赏。有一天,牡丹开放,美艳无比。杨贵妃走近赞赏,突见众花全都纷纷收瓣低头......后来传出去,大家都说:是她的艳丽连牡丹见了,也自愧不如。“羞花”就传开了。
实情呢?这位胖美人啊,她臭胳肢窝,一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大美女,居然有狐臭,谁听了谁都接受不了,这太有损美女的形象了。因此杨贵妃最恨她的胳肢窝了,为了掩饰自己有狐臭,她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其中一个法子就是每天到花园里采摘最香的鲜花,挤出花汁抹在腋下,这招还真灵,狐臭还真减轻了很多,后来人们也觉得在脸上身上抹些花汁的确很香,所以慢慢的就有了香水,你看这香水追根溯源的发明者就是杨贵妃。
杨贵妃另外一个治狐臭的办法就是勤洗澡,她最喜欢在华清池泡温泉了,你现在要是去华清池参观游玩,就能看见当年杨贵妃泡温泉的澡堂子,因为唐代文人觉得体态丰满的杨贵妃特别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所以就把她泡澡的池子修成了海棠花的形状。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