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耳朵里,大多会有“耳屎”,主要的成分是外界的灰尘、耳道内的皮屑等进入了外耳道形成的,其中还可能带有一些耳朵内的代谢物质。人们根据耳朵内分泌的“耳屎”不同,划分了“油耳朵”和“干耳朵”。
油耳朵和干耳朵的区别在哪里?
早在很多年前,油耳朵就已经出现了,甚至比干耳朵出现的还早。特别是在一些温度高,气候潮湿的地区,油耳朵更加常见,但在人类大迁徙后,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内的16号染色体内的ABCC11基因产生了变化,就出现了比较干爽的“干耳朵”。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耳屎的形态不同。干耳朵的人,出现的耳屎大多是干燥的,皮屑状的,呈现出白色或者淡黄色的片状。而油耳朵的人,因为耳朵内分泌的“耵聍”比较多,油脂也比较多,就会让耳屎变成发黄、黏糊糊的块状,看上去很像是“咸蛋黄”。
为什么长“油耳朵”的人,更容易出现狐臭?
老一辈人常说,油耳朵的人大多伴随狐臭。有人表示,自己身边的人也是的,油耳朵的人,大多有狐臭。难道油耳朵一定会伴随狐臭吗?答案是否定的。油耳朵出现的原因和基因、生活环境以及气候之间有较大的关联。
在所处环境比较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人体内的汗腺会相对比较发达,出现油耳朵的风险会更高,因此在一些靠海地区或者居住海拔比较高的地区,出现油耳朵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
而有狐臭的人身上汗腺也是比较发达的,因此,在一些油耳朵的人身上,也可能因为汗腺更加发达而出现狐臭。在干耳朵的人身上,因为皮肤不怎么出油,身体内的汗腺和油脂分泌也没有特别的旺盛,出现狐臭的概率也会比较低。给人的感觉就是狐臭和油耳朵总是一起出现的,其实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如何才能摆脱油耳朵的困扰?
油耳朵的出现和人体内的生理特征有关,想要改变油耳朵,其实比较难。但可以想办法,减少油耳朵对人们的困扰。比如在洗澡时偶尔掏一掏耳朵。可以用消毒棉签沾一些酒精等物质随着外耳廓慢慢的向外拉扯,从而擦拭耳道内的分泌物,保持比较干爽的状态。
其实人们不用为了油耳朵而困扰,和干耳朵相比,它反而有一些优势。天生就是“油耳朵”的人,不妨看看。
油耳朵更不容易出现堵塞耳道的情况。耳道内的皮屑脱落或者掉落灰尘后,油耳朵分泌的油脂等能够更好的让这些物质成团状,只要定期清洁,就能有效的避免耳朵堵塞。而干耳朵大多是整块的脱落,比较不易清洁。
油耳朵更少出现耳朵瘙痒的问题。很多干耳朵的人,因为耳屎会在耳道内活动,容易出现耳朵里面痒,但怎么都掏不到的情况。而油耳朵的耳道相对湿润,更少出现瘙痒的感觉。
油耳朵也能保护耳道,形成天然的保护膜。耳道内分泌的耵聍等油脂,会将小飞虫、细菌等吸附在上面,从而避免这些物质过分深入,损伤耳道。和干耳朵的人相比,油耳朵更能保护人们的耳道免受外界灰尘的伤害,不容易出现炎症。
现在你还会为了自己的油耳朵而自卑吗?狐臭的出现和油耳朵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有油耳朵的人,还可能有天生的优势,你了解了吗?在出现油耳朵之后,采取比较科学卫生的方式清洁耳道,或许你比干耳朵的人,更不容易引发耳道的炎症。
有人说,没体验过采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种感觉,文雅点叫乐不思蜀,通俗点叫爽死了。是因为外耳道有很丰富的神经末梢,所以轻触外耳道就会有舒适感甚至快感。
但是小王从来不敢去采耳店。原来,他有一对不停“流油”的耳朵,生怕别人会嫌他恶心。
来自祖先的油耳朵
有小王这样烦恼的人,绝对不止一个。据统计,中国大约有10%-20%的人是油耳朵。部分人深受此困扰,使用耳机不便,每天必须要擦拭耳朵。
尽管如此,耳道还是会有黄色的粘稠液体流出到耳廓上,再加上油耳往往会伴随着狐臭,严重打击了个人自信心。
耳屎的学名叫耵聍(读右半边),分为干性和湿性。常见的干性耵聍干燥易碎,另一种又湿又黏,新生耳屎比较稀薄,容易流出耳道,令人非常厌烦。
油耳朵不是一种疾病,是遗传表现。和狐臭一样,人类祖先最早都是油耳,后来由于基因变异,才出现了干耳朵。
油耳较比干耳,能维持耳道湿润,更好地阻隔细菌入侵,也不会像干性耵聍那样有阻塞的风险。可以说是来自祖先、痛并快乐的馈赠了。
油耳朵都会有狐臭吗?
油耳朵和狐臭似乎总是一起出现,那么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人体的汗腺有 90% 是小汗腺,遍布全身,排汗较稀,一般是没有味道的。另一种是大汗腺,集中分布在腋下、胯下、乳晕、外耳道里。在腋下,大汗腺排出来的汗,含有各种蛋白质和脂肪酸,这才与狐臭有关。
这些分泌物被体表的细菌分解后,就会生成各种不饱和脂肪酸,这时就会有臭味。所以狐臭的直接原因是体表细菌作祟,间接原因是大汗腺提供了细菌的「食物」。
油耳和狐臭的形成,都是大汗腺惹的祸。
腋下大汗腺分泌多,细菌再分解,就会导致狐臭;耳道里的大汗腺分泌多,就导致油耳。
基因突变
油耳朵和狐臭的产生都与ABCC11基因突变有关联。
和狐臭一样,本来人人都是有油耳朵的。2000代以前,我们祖先走出热带非洲,进入亚洲温带以后,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分泌,狐臭也就消失了。
人类祖先最初都是油耳(G/G),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导致G突变为A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化,就出现了干耳。油耳在欧洲和非裔美国人中很常见,干耳在东亚人和美洲原住民中很常见。
油耳与狐臭都主要受同一个基因调控的,并具有遗传性,但油耳朵和狐臭没有必然联系。现实中往往两者是相伴的,但也存在只有狐臭或者油耳的人群。
不管干油都不能经常掏
耳屎听着恶心,却是耳朵不可缺少的大功臣。
耳屎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抵抗细菌、病毒的侵害。除此之外还可以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挡住外界的尘埃颗粒以及小虫子。
也不用担心耳屎会越堆越多,它能通过咀嚼食物、说话、咳嗽等行为自行排出。
门诊经常接收到掏耳朵刺穿鼓膜的病人。歌手张碧晨就因此事而左耳失聪过。频繁掏耳朵容易把耳屎推入深处造成堵塞,破坏耳道自然屏障造成细菌感染,也会越掏越多。
正常情况下,油耳和干耳都不需要处理。如果觉得油耳实在难受或是影响美观,可以偶尔轻轻擦拭一下外耳道口。
切忌不要养成频繁挖耳的习惯,掏前给器具消毒,不要用尖锐物体掏耳,在外耳道轻轻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耳屎自行掉出即可。
不管干耳油耳,都不需要我们过分关注。耳朵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如果有不适,也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掏耳朵是非常热衷的,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拿起掏耳勺掏耳朵,有些时候实在感觉到耳朵发痒,直接用小拇指去挖耳朵。有些时候,对于掏出来的耳屎也会仔细的端详一下,有人会发现别人掏出来的耳屎是干燥无比的,而自己掏出来的耳屎却十分的油腻,这样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常说体质不同,带来的健康状态是不一样的,对于耳屎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呈现出来的耳屎也是不一样的,干燥的耳屎是很正常的,至于那些很油腻的耳屎,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暗示你是油耳朵。
当然,很多人对于耳朵并不清楚,其实这样的情况,也是属于身体的一种表现,往往是因为耳朵中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导致的,混合着耳朵中的其他油性物质,使得掏出来的耳屎很油腻。
更多的时候,油耳朵是会出现在一些身体容易出油的人身上,例如有些人早上刚洗的头,白天也没有多运动,但是到了晚上,头发十分油腻,皮肤轻轻触摸,也是有很强的油腻感,这样的油腻状态的人,往往是油耳朵的代表人物。
也有一些人,可能是生活经历导致,会说:油耳朵的人,更容易有狐臭,真的是这样吗?
油耳朵和狐臭有关系吗?确实,提到狐臭是大家所害怕的,甚至有些时候,在谈恋爱的时候,因为对方有狐臭,导致恋情走不下去。乃至于一些人会说:男臭臭一个,女臭臭一窝。可见,狐臭带来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如果有狐臭的人从你面前经过,那种刺激性的味道让你感觉呼吸是那么的糟糕。
当然,狐臭的人,身体汗腺往往是非常发达的,这样的话,也会使得他们身体分泌出更多的油脂,至于油耳朵的人也是如此,身体容易出油。当然,也不能全盘的说所有油耳朵的人都会出现狐臭,有些人即使出现了油耳朵,身体油脂分泌也很旺盛,但是并没有狐臭。所以,要辩证的进行看待这个问题。
说到了这里,有些人会非常的疑惑,为什么会出现油耳朵?
遗传。正如上面说到狐臭,男臭臭一个,女臭臭一窝,如果父母出现了狐臭,将会使得子女出现狐臭的,对于油耳朵也是如此,如果父母出现了油耳朵,子女遗传导致油耳朵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
生活环境有关。与此同时,导致油耳朵的出现,还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关,例如居住在深山里的人,湿气、瘴气是比较重的,这样的环境,会导致当地的居民,受到较重的湿气,使得耳朵更加的潮湿,伴随油腻的话,可能形成油耳朵。靠海生活的人,空气湿度是比较大的,这样的话,会使得耳朵受到湿气的影响,慢慢的会形成油耳朵。反观一些西北干旱地区的人,生活的环境干燥,即使出现油耳朵,概率也是很低的。
改变误区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油耳朵很恶心,其实相比干燥的耳朵,出现了油耳朵,会使得细菌、灰尘更容易粘附在耳朵上,对于改善耳朵健康是比较好的。
相信介绍了这么多,大家对于油耳朵与狐臭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油耳朵,其中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了,科学的应对油耳朵,才是关键的事情,希望你不要掉以轻心。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