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风邪与狐臭(风邪病因)

时间:2024-03-16 10:27:11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这个夏天,送走“狐臭”

#超能健康团##头条健康##健康知识#

狐臭,是“腋臭”的俗称,又称为“臭汗症”,因气味刺鼻,类似于狐狸骚臭味,故被称为“狐臭”。腋臭是人体在运动、高温环境或精神紧张等因素作用下,双侧腋区顶泌汗腺 ( 也称大汗腺 ) 活跃分泌汗液进而汗液被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后产生的一种辛辣刺鼻气味[1]。大多自青春期发病,亚洲地区腋臭发病率约5%左右,有明显家族史及遗传性,严重影响社交[2]。

No.1 发病机制

1、汗腺分泌: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腋臭患者腋部顶泌汗腺的数量多且体积更大 [3]。到青春期后受激素影响才能变大,进入旺盛分泌期,分泌物为黏稠的乳状液,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等,排出到皮肤表面后,人体腋区正常菌群将其分解成可挥发性的支链不饱和脂肪酸,挥发后形成具有刺鼻气味的物质[4]。

2、遗传:多数腋臭患者具有明显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西方国家的成年人当中95%是腋臭患者[5]。

3、性激素:多在青春期发病,与性激素分泌相关

4、精神状态:人体情绪或生理状态变化时,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影响5汗腺分泌水平[6]。

No.2 西医常见疗法

止汗剂、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肉毒毒素)、激光治疗、高频电针、微波、射频微针、微创手术祛除或破坏大汗腺及其导管等。

No.3 中医对狐臭的认识

狐臭最早记载于《肘后备急方》,历代医家称为“胡臭”、“体气”、“腋臭”、“腋气漏”等。《诸病源候论》:“此亦是气血不和,为风邪所搏,津液蕴瘀,故气湿臭。”《三因方》:“夫胡臭者,多因劳逸汗渍,以手摸而嗅之,故清气道中受此宿秽,故传而为病。方论有天生臭之说,恐未必竟然”。

中医认为,狐臭病常见湿热内蕴证,与肝胆、脾胃相关,脾胃运化不足,水湿内聚,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肝胆,肝胆疏泄失职,湿热熏蒸于体表,皮肤腠理大开,迫使津液外溢,发而为汗[7-9] 。从经络上而言,腋为足厥阴肝经循经部位,肝经邪气郁于内,而出于腋下之窍 [10];肝经循行过胸胁,肝胆互为表里,胆过毛际,过胸胁和腋下。因此中医治疗多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等治法,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医也常见外治法,采用中药外洗、外敷等方法,起到清热解毒、芳香避秽、燥湿杀虫、化湿利水功效。

参考文献:

[1] 梅小霞,刘文飞,杨思奋.腋臭的优化治疗研究进展[J].感染、炎症、修复,2020,21(01):55-57.

[2] 王擎,柳大烈,王晋煌,等.保留蒂部真皮下血管网分支修剪法根治腋臭 [J].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 20(5): 7-10.

[3] 栗颖利,陈辉.腋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07):l082-1084

[4] 高伟玲,王英,师雅,等.腋臭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5):129-131.

[5] Wang C, Wu H, Du F, et al. Axillary osmidrosis treatment using an aggressive suction–curettage technique: a clinical study on paired control[J]. Aesth Plast Surg, 2015, 39(04): 608-615.

[6] 陈辉,栗颖利,杜洁,等.腋臭患者 ApoD 表达变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J]. 中国美容医学,2012, 21(15): 1956-1960

[7] 罗涛,周创,周继刚,等.狐臭外用古方用药分析[J].中医学报,2015,30(03):460-462.

[8] 吴文尧.浅谈腋臭及其治疗[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27(02):77-78.

[9] 樊一桦,谷鑫桂,孟向文,等.运用名医古方治疗狐臭7例所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01):68-70.

[10] 禤炯华.小针刀治疗腋臭38例[A].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第四届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山西省针刀医学会,1996:2.

@头条健康@湖南医聊@超级医生@中医小菊医生

湿气分寒热,分辨不清,用再多药也没用

湿气,是中医的专业术语,一般人不清楚湿气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湿气重,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听到了。比如在拔完火罐或者是在刮完痧之后经常听到别人说:“哎呀!你这湿气很重啊”。那很多人就担心了,湿气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到底是不是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别着急,让我们先看看湿气是怎么形成的。

一、湿气的形成分内外

从中医理论来说,湿气形成常见于两者:第一个是外湿,多由居住环境潮湿、淋雨、感染风邪等外湿入侵,就是外感;第二个是内湿,就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湿气。湿属阴类,内湿产生的关键是水液输化失司,而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脏腑,以肺脾肾为主,因此,内湿的生成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二、湿气也分寒热

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影响,现在很多人体内都有湿气,这也就了“十人九湿”的说法。但是你发现了吗?那些喊祛湿的人,一年365天,可能都在跟湿气作斗争,也就是他们中很多人都在无效祛湿。而这些人,大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去湿前没有分辨自己到底是寒湿还是湿热。

1. 寒湿

寒湿主要是由寒邪进入人体后引起,主要受外界影响,比如长期居住在河边、海边,环境中的寒湿入侵人体造成阴阳失调,使体内阴气过盛,阳气衰弱。

2. 湿热

湿热是由湿气和热气相互纠缠所引起的病症,在中医理论中,湿热属于偏阳性体质,主要是由于饮食习惯、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摄入太多油腻、肥甘厚味的食物会给脾胃带来很大的负担,引发脾胃虚弱,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使体内的水气无法正常运行,在体内形成湿气,湿气滞留会产生热气,从而使患者出现湿热的病症。

三、寒湿还是湿热,主要看五点

1、可以先从自我感觉来区分——寒与热

寒湿的人有比较明显的阴盛阳虚,比如怕冷、怕冷风、不能吃凉的。而且这种体质的人往往觉得哪哪都疼,这是由于寒湿阻碍气血运行,经络不通,也就痛了。

湿热的人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口臭、长痘痘等。

2、最直观最靠谱的区分——舌头

寒湿的舌头胖大,有齿痕,舌体和舌苔的颜色都是白色的。.

湿热的舌头因为“热”,所以会红红的,舌苔又黄又厚。

3、有味道的区分——小便

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味道还比较重,除此之外,小便时还会感到涩痛。

寒湿体质的人首先尿液清长,没什么味道,尿频量多

4、还是有味道的区分——大便

寒湿和湿热都会出现便秘。

湿热便秘很黏腻,寒湿便秘的大便慢慢悠悠就是拉不出来

5、这还是有味道的区分——体味

湿热体质的人体味都比较重,狐臭、腋臭、脚臭、口臭等等。西方的人就是很明显的湿热体质。

寒湿体质的人基本没啥味道。

由此可以看出,湿气也是分证型的,没有找准证型,吃再多的药也没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出现不适还是及时就医,经医生辨证之后再行用药,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餐桌上常见的这味中医妙药好处多多,你用对了吗

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姜味辛,性微温,无毒。归肺、脾、胃经。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药师谭梅英指出,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

生姜

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鱼蟹中毒。有“呕家圣药”之称。主要能驱除风邪热,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祛痰下气,治疗咳嗽;可开胃气,去除各种结气;还能解各种药毒;治痢疾腹痛;去除胸中臭气,狐臭;能够杀死腹内肠虫;还可解菌类毒,提神等功效。

主讲专家:谭梅英 主任中药师

生姜红茶饮

生姜红茶饮,减肥必备:具有活血、通便、驱寒、祛斑、暖胃功效。

制法:取生姜片3~5片,红茶6g,用90度的开水一起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生姜红茶的禁忌:三类人不宜喝,体质较热的女生,孕妇,哺乳期的妈妈。

生姜的几种妙用

01感冒:姜水加盐泡脚

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浸到脚脖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并不断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

此法对于外感风寒有疗效,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恶寒、发热的患者。不适合热暑感冒及风热感冒。

注意:有高血压、心脏病、足癣、糖尿病、皮肤感染者慎用。

泡脚时,皮肤微微发汗即可,不可大汗。

02咳嗽:生姜汁擦背

风寒咳嗽典型症状:受凉后流清水鼻涕、咳痰清稀、痰白稀薄、舌苔白。

方法:用生姜榨汁,兑一半温开水,生姜与温水的比例是1:1,把姜汁擦上背部皮肤。

此举可刺激背部的肺俞穴、大椎穴、风门穴等穴位,有温宣肺气、疏散风寒的作用。

这个方法一岁以后的孩子也可以用。

03驱寒:口里含姜胸中暖

早晨出门的时候,在嘴里含片生姜,让唾液慢慢地和姜汁混合,然后咽下。

待到口中生姜味道变淡,再把姜片慢慢地嚼碎,吐掉或咽下,可使前胸保持一股暖气,不受外面风寒的影响。

04关节炎:盐水煮姜外敷

将生姜切成一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反复数次。

此举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关节冷痛。

05各种疼痛:用生姜外敷痛点

对于胃痛、痛经、肩周炎等各种疼痛,也可用生姜外敷疼痛点(中医称其为“阿是穴”)的办法来对付。

06手脚冰凉:醋泡生姜

买半斤姜,切片,放在瓶中,用米醋没过生姜,泡上三天就可以吃了。还可以再放点红糖,红糖也是性温的。

糖醋姜不但味道酸甜可口,还可以给人体补充阳气。

注意:醋泡生姜平时放冰箱里冷藏,最好在早饭时吃。

07老年斑:姜汁丸

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经常食用可有效帮助消除老年斑。

将生姜捣烂成汁,置于容器中,除去上面的清黄液体,取沉积在容器底部的白色部分阴干为姜乳。

用姜乳与蒸饼或米饭混合,制成绿豆大的小丸子,每天用米汤送服几丸。

08脚臭:泡脚加点盐和醋

姜对于由细菌真菌引发的脚臭有缓解、治疗作用。因此,用热姜水泡脚,可快速消除臭味。

09面部暗疮:温热姜水洗脸

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

生姜具有杀菌消炎解毒的功效,同时可通血脉。因此姜水对于中焦寒湿阻滞的暗疮有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金小洣

图/视觉中国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