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新闻网7月1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叶永永 通讯员 苏婷 文/摄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这是《红楼梦》第22回描写制灯谜时,薛宝钗出的一首谜面诗,谜底就是竹夫人。
竹夫人又叫青奴,是我国民间传统夏日取凉用具,但是现在大多数家庭很少用到这一器物,反而在韩国大受欢迎。“低碳又环保,我们生产的竹夫人在韩国大受欢迎。”东阳南马洪庆竹木工艺厂负责人陈洪庆说,今年3到6月份的出口产值就超过60万元。
低碳环保的竹夫人风靡韩国
竹夫人长约1米左右,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中空而结实,并富有弹性,四周有竹编网眼,粗粗一看,很像扔在河里抓鱼的竹笼,但它却是古人夏日取凉神器,风靡韩国。
走进洪庆竹木工艺厂,记者看到一堆竹夫人堆得整整齐齐,青色的表皮看上去就令人内心感到一阵清凉。“这还不是成品,还需要自然晾晒,表皮由青色变淡变黄之后,就可以打包发货了。”陈洪庆说。
洪庆竹木工艺厂是东阳仅有两家可以出口竹制品的工艺企业之一,从2000年开始就将竹制品出口到韩国。刚开始是多家工厂一起给韩国客户供货,最多的一次就出口了80多个集装箱柜,价值600多万元。
但是,将竹制品出口到韩国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有一次,陈洪庆将一批价值100多万元的产品出口到韩国,对方却没有按时将货款打过来。“当时就预感到要出事,就和妻子预定了机票飞到韩国去在追款。”陈洪庆说,当时他和妻子从首尔辗转到釜山、仁川、光州等地,最终还是未能追回货款。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坚持出口的竹制品工厂就只剩下洪庆竹木工艺厂等少数几家。很多人劝陈洪庆转行,但他出于对竹工艺品的热爱,还是坚持下来了。
竹夫人在国内用者寥寥
“竹夫人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制作而成,夏日抱着它睡觉,特别清凉。”竹编艺人黄安明说,竹夫人长条形的设计,睡觉时还可以拥抱和搁脚,相当舒适,用现在的话说,符合人体工程学。
今年55岁的黄安明从事竹工艺品制作已有20多年,在他手里,几根竹篾上下飞窜,不一会儿,一个长条形的竹器雏形就展现在眼前。“编得久了,熟能生巧,一天能编20个。”黄安明说,竹夫人的编织工艺并不复杂,主要是把握空间感,直径和网眼的尺寸要掌控好。
其实,早年黄安明也不会编织竹夫人,在韩国客户送来样品后,黄安明照着样品琢磨出来的。“本身有功底,编织的原理都差不多,一学就会了。”黄安明说,只是这样一件祖先传下来的取凉器物,还要从国外传回来,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原来,竹夫人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宋朝的苏轼和陆游都有关于它的诗作。但时至今日,随着电器的普及,国内使用竹夫人的人群越来越少,市场也越来越萎靡,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它的名称和用途。
借助互联网让竹夫人重回日常生活
“现在人们一到夏天都习惯用空调,虽然是高大上的产品,但是由于家中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空调气温过低等原因,非常容易让人们患上‘空调病’。”淘宝商家陈双双说,这让她看到了商机。
陈双双是陈洪庆的女儿,看到自己生产的竹夫人在韩国大受欢迎,她就想着将竹夫人放到网上销售,推向全国。“我将家里的竹夫人拍照挂在网上,立即有很多人来留言,说没见过这个东西。”陈双双说,当时许多人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买回去,结果好评如潮。
“睡着抱着竹夫人简单又实用,取凉效果又好。”陈双双说,竹夫人不进行任何化学处理,有利于身体健康,目前她的淘宝店每天能卖出50多个竹夫人。为了扩大销量,她还会在竹缝里放些薄荷、栀子花等来增添香味。
“现在的竹夫人不仅在东亚各国使用,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消暑竹具,而且名字更有特色,叫 荷兰夫人。”陈双双说,事实证明低碳环保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她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竹夫人重新回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古人常说的“竹夫人”是什么?先说答案,竹夫人是一种夏天用的、用竹条编制的、圆柱形的取凉用具,又叫青奴、竹奴,每当炎炎夏日,人们躺在竹席上,抱着竹夫人,真是消热避暑的必备神器。
据我所知,唐朝就有竹夫人,诗人陆龟蒙作《以竹夹膝寄赠袭美》诗,诗云:
截得筼筜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
堪临薤簟闲凭月,好向松窗卧跂风。
持赠敢齐青玉案,醉吟偏称碧荷筒。 添君雅具教多著,为著西斋谱一通。
袭美就是诗人皮日休,他收到礼物后,非常开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答谢:《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
圆于玉柱滑于龙,来自衡阳彩翠中。
拂润恐飞清夏雨,叩虚疑贮碧湘风。
大胜书客裁成柬,颇赛谿翁截作筒。从此角巾因尔戴,俗人相访若为通。
从这两首酬唱诗中可以看出,这种叫做“竹夹膝”的物品,就唐朝人在暑期用来取凉的用具,是圆柱形的竹制品。
唐朝的竹夹膝,就是竹夫人——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苏东坡一首诗而流传开来的:
《送竹几与谢秀才》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
木上座就是手杖,这首诗是说,苏东坡要归田(回老家),相识的谢秀才送给他一只手杖,而苏轼回赠了他一个竹夫人。在这首诗后,苏轼写了一段注,解释道:世以竹几为竹夫人也。可见,在苏轼的时代,人们就已经习惯把这种用具叫做“竹夫人”了。
竹夫人又叫青奴,这个外号则是来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
小黄认为,竹夫人只是个取凉的用具,它的职责跟夫人不太一样,叫夫人就不太合适了,因此更名叫青奴。并作诗两首,其中一首云:
秾李四弦风扫席,昭华三弄月侵床。
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这秾李和昭华,就是家中两位女奴的名字,说我晚上不好玩儿,两个小奴婢来陪我玩玩吧。可见,伺候人这种事,确实不是夫人做的,叫做奴更妥当。
但是我想请问黄庭坚:夫人的职责是什么?
前面说了,竹夫人是竹条编制的、圆柱形的用具,另外,它还“有眼、中空”,《红楼梦》里有个谜语: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虽浓不到冬 。
第一句,竹夫人是竹条编制的,因此有网眼,但没有眼珠,腹内是空的;
第二句,荷花盛开于夏天,因此喜相逢;
最后两句,梧桐落叶是秋天,不需要取凉了,因此告别,就更不用提寒冬了。
这个谜语,把竹夫人的特点和作用写得非常清楚了。
竹夫人是古人根据“过堂风”的特点发明的。
所谓过堂风,是指室外的空气从一侧吹入,贯穿内部,然后从另一侧吹出去,由于两侧气温相差大,在气压的作用下,导致空气快速流通,温差越大,空气流通越快,风速越快。
竹夫人被编制成圆柱形,就像一座房子,上面的网眼,就像窗户,风由外入内,形成对流,就能让人感受到凉意。古人不但在睡觉时抱着或枕着竹夫人睡,有条件的家庭还会做更多的竹夫人,挂在室内,就像是在家里安装了许多小空调一样。
捎带一提,竹夫人在古人眼里是男性的象征,是阳气旺盛、传宗接代的象征,大概是其圆柱形的形状,带给人某种想象吧,所以,竹夫人里面通常还有两个小球,那是啥呢?嘻嘻!
来源:中国妇女报
图集
6月,炎炎夏日正式来临,家庭主妇们纷纷搬出家里的纳凉之物——风扇、凉席、藤椅等登堂入室,还要给沙发、窗帘们换上轻薄的夏装,再在阳台编织一篇绿色花草屏障……的确,家居布置上的“灵机一动”,也能在炎夏起到屋内降温、心里清凉的效果。
那天读《浮生六记》里《闲情记趣》片段,书中,沈复问芸娘,天气如此炎热,你急着做什么?芸娘说要教华夫人的两个女儿做“活花屏”。什么是“活花屏”?就是在木梢和竹枝编好的屏风架子中置入砂盆,种上扁豆,让枝蔓在屏上攀缘。待枝叶茂盛之时,这屏风也就做成了,既能遮阳,又透风凉爽,而且可随意搬动。沈复说:“那可要多做几架,到时候放在院子里,饮茶、读书、绣花、缝补皆有阴凉可乘,岂不快哉?”“后来,活花屏上的扁豆日渐长成,盈盈一片,如绿荫满窗。我也恍然间忘记了这些日子的坎坷,仿若桃源中人。”
读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浪漫。那么,我们现代人在家居降温及纳凉避暑上,又有哪些实用环保的方法呢?
色彩“降温”,让家清凉
除了空调,其实还有一个更实用办法可让人感受清凉——那就是房间的配色。色彩与温度间也存在着微妙联系,善用色彩不仅能为我们带来视觉享受,更能调节心理上的温度感受,带来专属夏日的清凉愉悦之感。
绿色,是扑面而来属于自然的气息。绿色家居总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家的平和,轻松抚平夏日的浮躁烦闷。尤其是薄荷绿,似绿非绿,似蓝非蓝,还带着一种甜美气质,非常适合夏天。当高明度的薄荷绿大面积出现时,一点浅灰色就可让薄荷绿变得更加亲切温柔。
夏日,在客厅墙上挂几幅绿色装饰画,或张贴冷色调墙纸,或为沙发换上绿色沙发套,哪怕仅添加几个绿色抱枕,都能让人时刻感受到清凉滋味。而绿色带来的清爽,也可很好融合沙发的笨重感,形成一种巧妙的视觉平衡。此外,室内绿植也非常重要,绿油油的枝叶随风舞动,带动起家里的气氛也变得生机勃勃。如果家里之前已有绿色元素,不妨再增加点豆沙绿饰物。如果大面积使用豆沙绿,就仿佛置身于绿豆冰沙中,单是看着就能感受到冰凉香甜的滋味。
蓝色,能让燥热的世界瞬间冷静下来。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有着让人心旷神怡的力量。不同明度不同层次的蓝会呈现出不同感觉——深蓝沉心静气,浅蓝灵动清爽,而一抹清新灵动的蓝,就能让夏天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生发,为你带来心灵降温。
比如更换一件蓝色家具,增加一些蓝色小摆件,就可使平淡的家居环境一下子清凉起来。哪怕是油烟重灾区的厨房,清爽的蓝色也能瞬间扫去燥热烦腻。白色、浅蓝色、浅绿色的餐桌布也可营造清新氛围,白色、蓝色瓷质餐具在视觉上也是很好的“降温剂”。而蓝色在卫生间同样大有可为,不同区域的蓝色点缀了空间清爽沉静的氛围,酷热夏季在蓝色浴室里冲个凉,是不是瞬间就会神清气爽。
此外,夏日床品最好也选择单色、淡色调或素雅的格子,可以调和一下空间感;材质可选纯棉、亚麻或真丝,宁静中透露出婉约淡雅的女性气质,清新凉爽。
体量“减负”,让家通透
夏天,还可通过减少家具和装饰物,留出宽敞空间,给家带来通透清凉感觉。落地式的沙发、床、柜子等体量大的家具会显得整个家居空间特别拥挤,从占地面积上就突出了“厚重感”,而小体量家具则轻便许多。比如纤细的凳腿,底部架空的茶几,最大限度地露出地面,这样整个空间都会变的轻盈透亮,充满呼吸感,自然而然就有了清爽透气的感受。
而日式的木质家居风格也十分符合夏日的恬静安然,自然简朴的质感带给人温馨治愈的感觉,清新温润透亮。随意摆几款原木色装饰的小物,淡淡的自然气息即刻送入沁人心脾的清凉香气,可减轻夏日的沉重闷热感,使家充满情趣和童真。
金属玻璃石材,让家“冷感”
不同材质也决定了家居的不同性格,巧妙运用材质能直观营造出空间的清凉感。比如加入金属元素的家具,更容易给人一种冷静凛冽的感受,而硬朗的线条和微闪的光泽都能突出它的“冷感”。
同理,玻璃与石板材质的家具也会给人同样感受。坚硬的材质和支棱的线条自带严肃,很好中和了夏天的躁动,最终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想象一下坐在这样的餐桌旁,将手臂轻轻搭在桌上……是不是已经有“透心凉,心飞扬”的感觉呢?所以夏天不妨用板式沙发、竹藤制座椅或金属质地家具,代替布艺类等棉质或皮质沙发,这类家具散热较快,人坐上去有种冰凉感。
竹席藤编,让家有“凉意”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竹夫人”,这是薛宝钗出的一个谜题:“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别离,恩爱夫妻不到冬。”其谜底就是竹夫人。人们将竹篾编织成一个圆柱形,中间为空,四周都是孔,这种装置既能收风又能散风,常常放在床上,以供乘凉。
随着气温升高,我总是禁不住地想起凉席、藤椅、蒲团这样的老家什,甚至出门也想着背着草编包包……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爷爷坐在院子里那张藤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和大家说着闲话。如今物是人非,可那把藤椅还一直停留在脑海里,成为院子里最经典的纳凉家具。
相信藤椅也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所以夏季为家里添置一个藤椅、一只竹凳,不仅能纳凉,还能让我们乘上时光穿梭机——回到快乐童年。
轻薄窗纱,让家“灵动”
夏天的窗帘,轻薄材质更能给人灵动清新之感。当轻纱似的窗帘在微风下缓缓摆动,不但给空间带来一丝符合夏日气息的活泼,还能营造出灵动通透的氛围。在窗帘颜色的选择上,也应以纯色或浅色系等淡雅色调为主,这样不易与家装整体产生色彩冲突。也可考虑在窗帘上加上一层遮光布,既可减弱阳光的直接“入侵”,也能降低紫外线影响。
这个夏日,就让我们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多选择一些绿色环保的避暑修心方式,现在就开始动手打造你家的清爽一夏吧。(记者 胡杨)
责任编辑: 杨莹莹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