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对腋臭患者来说,令人尴尬的体味又可能无法遮掩了。如何避免腋臭的尴尬,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专家建议,想要彻底根治腋臭,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腋臭主要是遗传 女性居多
与人交往时,身体散发的一些异味很容易让气氛变得非常尴尬,尤其是腋臭。“腋臭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的发生与遗传明显相关,大都发生于青春期,受情绪及荷尔蒙所影响,腋窝部的大汗腺排泄的汗液,产生异常分泌物,有一种特殊臭味,俗称狐臭。”重庆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孙念绪介绍,虽然人人都有大汗腺,但各人的发育程度和大汗腺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病。青春期前,由于大汗腺尚未发育成熟,没有分泌功能,所以不会产生腋臭。到了青春期,那些大汗腺特别发达、分泌功能旺盛的人就很容易得腋臭,特别是女性,由于女性的大汗腺分泌比男性多,因而罹患腋臭的机会也较多。而年轻女性在月经期前后、怀孕期间,由于性激素的影响,腋臭的味道可能更浓些。
体味重的患者 手术才能根治
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激光治疗、注射治疗、药物治疗等,但这些方法都无法根治,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是手术治疗,尤其是体味比较重的患者。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已经手术治疗完的曹先生。“整个手术大概需要40分钟,因为是局部麻醉,需要在腋窝下面的一周打上麻醉针,会有些疼痛,但都可以忍受。在进行激光处理时,会闻一股烧焦的味道,然后,能感觉到医生用刮刀处理腐臭的部位。”他谈到,术后前三天需要配合输液,防止感染和帮助伤口恢复,另外这三天也会感觉不舒服,因为需要缠上绷带,晚上睡觉只能平躺。绷带拆后便会好许多。每3天换一次外用药物,手不能往上举太高,关节以下可以自由活动,上网工作不受影响。两个星期后,便能拆线了。期间由于伤口不能沾水,所以不能洗澡,只能用毛巾擦拭。“手术时,女士最好里面穿一件吊带,男士最好是一件背心,不容易着凉也方便换药。套头衫这样的衣服不建议穿。”
使用半月清出现瘙痒应停用
现在,市面上很多治疗腋臭的药品或化妆品,通过抑制汗腺分泌,减少排汗,从而减轻气味。:“一般医院很少有类似半月清这种抑制汗腺分泌的药物,因为大多数药物都有腐蚀的作用,很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和腐烂。”孙念绪主任透露,这种药物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可以维持2~5天的效果,无法达到真正治愈,一般不推荐。
体味比较的轻患者可以用止汗剂或体香剂,两种都有减轻体味的效果。同时加强个人的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腋窝的干燥,饮食上少吃葱、蒜、韭菜之类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千万不要相信街上有些宣称是治疗腋臭的祖传秘方,不仅对腋臭没有任何帮助,还会伤害皮肤。
不论什么季节,在封闭的空间里,最让人恐惧的就是恼人的气味,比如狐臭,我们都知道炎热的天气里狐臭会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其实狐臭在其他季节里也是很常见的,有狐臭的人稍稍走近了你就会不舒服,这个问题不仅影响人际关系,就连有狐臭的本人自己闻久了也不舒服,到底该如何对付顽强的狐臭呢?
曾有新闻报道,有一家人里,其中妈妈和女儿多年来备受狐臭困扰,尤其是正在上高中的女儿,每天都担心自己的体味会让同学讨厌,除了一天有空就洗澡外,还故意躲着人,就连自己喜欢的男生也故意疏远,有时候一天甚至洗澡5次之多,不过就这样在她参加好朋友的生日宴会的时候还是被发现了秘密,虽然同学们并没有说什么,但女儿心里却留下了阴影,变得郁郁寡欢,更加宅了,母亲为了女儿找了很多治疗偏方,却改变不了什么……
发生狐臭的原因?这个问题估计大家都了解,狐臭主要跟人的汗腺有关。人体汗腺分两种,一种是小汗腺,人类的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几乎都有,而在腋下小汗腺在特定的时期内分泌汗液比较多,这时候就容易产生异味,就是普通人夏季出汗多了,身上也会有较重的体味。另一种是大汗腺(又称顶浆腺),主要分布在腋下、隐私部位等,当然还是在腋下较多。当这些汗腺分泌出汗液后,与毛发上的细菌结合、分解就会产生异味,而且因为汗腺较大,分泌汗液也相应较多,所有有大汗腺的部位一旦分泌汗液就会显得比较潮湿。
狐臭与遗传有关,所以狐臭并不会突然出现,一般而言,如果父母中有一个人有此病,那么他们的子女中就有50%的几乎患有狐臭,比例相当高;如果父母都有狐臭的话,那么子女有80%以上的几率可能患病。
那么有人说,自己从小并没有狐臭,长大了突然出现的,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多人都是如此,大多是这些人本身受遗传有狐臭,但因为还处于小孩子时期,性激素分泌并不多,所以没有显著的表现。当长大成人后,受性激素的刺激影响,汗腺一下子分泌汗液比较多,狐臭就出现了。不过,现代人饮食营养较高,很多孩子都发育早,所有不少孩子从小就出现狐臭的表现,甚至小学5、6年级的学生就有相关症状了。
止汗剂可能致癌?对于缓解狐臭的方法,多洗澡、保持腋下干燥、刮除腋毛,是最常见的方法。另外,市面上销售的止汗剂,含有铝盐的成分,可暂时抑制汗腺的分泌,也是较为简单方法,只是效果因人而异,有的人能维持半天,有的人则可维持一天。
不过网络上有传言说,使用止汗剂容易导致恶性疾病,这种说法无科学根据,也没有相关研究支持这种说法,如果使用铝盐浓度太高的止汗剂,虽然效果较好,但刺激性强,易使皮肤产生红、痒情况,导致接触性皮肤炎。
这些食物狐臭患者少摄入既然我们知道了狐臭的发生原因,就是出汗较多,那么在饮食上,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吃容易让人出汗的食物,主要是性味偏辛辣一些的,这样可以减少出汗,也就能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因此也就减少了狐臭的味道。辛辣食物我们都知道,比如葱、姜、蒜、辣椒,以及辛辣的调味品,火锅、麻辣烫等等。
民间有说法是,少吃肉食,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动物的肉质以蛋白质为主,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也会产生较大气味,如果本身有狐臭,那么两者效果相加可能会更严重。我们都知道以肉食为主的欧美人,即使普通人身上的体味也较重,也就是这个原因。而素食者,正好相反,身上的体味一般较淡一些。另外,我们还可以求助传统医学的食疗,有一些抑制流汗的食材,如生地黄、黄连、栀子、黄芪等。
狐臭和多汗症有何不同?狐臭和多汗症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区别,以下表可以鉴别:
一般方法若无法解除狐臭,是可以考虑动手术治疗的,但要提醒的是,现在对于狐臭的手术治疗有多种,每种手术各有优缺点,需要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通过手术治疗,最好等青春期后、发育完全再进行,才能一劳永逸。
背景:2月28日是第12届国际罕见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包括渐冻症、“玻璃人”(血友病)、“木偶人”(多发性硬化症)等。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罕见病约有6000到7000种。
(健康时报记者 郑新颖 实习记者 孙宝光)“在中国,很多家庭一旦确诊孩子或亲人患上罕见病,这个家庭就开始主动与社会绝缘”, 七色堇罕见病联盟创始人,也是一直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从事溶酶体病研究的欧阳笠博士表示,这种选择与社会对罕见病的不了解、不理解环境密切相关。
罕见病患者:我的心理比身体更痛苦目前,全世界罕见病约有6000到7000种,有明确治疗药物的病种不足5%。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涉及121种疾病,成为第一部关于罕见病的诊疗指南。36岁徐先生所患的家族性遗传疾病法布雷病也在其中。徐先生表示,法布雷病入选罕见目录,的确是好消息。他希望在等待特效药的时间里,患者能得到更多心理方面的帮助。
法布雷病是一种蓄积性疾病,是由于患者体内α-半乳糖苷酶A先天性缺乏所致,从而使人体某种代谢产物不能被裂解,在患者血管和各器官广泛蓄积,造成四肢的剧烈疼痛,并对肾、心脏、脑、神经等产生严重损害,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发展态势,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据介绍,法布雷病的特效药物在国外已于2011年上市,一个体重70kg成年人年花费在200万元左右,目前国内患者仍在焦急等待药品上市和相关政策出台。“目前患上法布雷病的患者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或抑郁。”徐先生表示,病友的心理状况通常不是很好,一方面自身能明显感到身体在走下坡路,让患者看不到治愈的希望。另一方面,一些病友呈现消极态度,否认患病事实,不愿去医院检查治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七色堇罕见病联盟的心理咨询团队负责人陆紫娟介绍,遇到包括罕见病在内的重大事件,人们往往会经历否定、接受、应对的心理应激过程,只有从内心接受自身患病事实才能进行继续治疗。作为志愿者,他们会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接受疾病,进而去积极应对。
不管我是不是罕见病,都请理解我与法布雷病患者不同,还有很多患者不确定自己到底患了哪种罕见病,心情变得更为复杂。
单独一个办公室,离其他同事远远的,下班后回家休息也常会引来邻居敲楼板抗议,45岁老曾(化名)饱受身上散发出可辐射几十米的怪味困扰。大学毕业后,老曾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起初,按狐臭、脚臭去医院看过,医生说不是狐臭的症状,脚也没出汗”。直到30多岁时,了解到一种俗称“鱼臭病”的三甲基胺尿症,老曾觉得这种罕见病和自己的症状像极了。但目前受于技术手段限制,仍不能确诊。
“这个病本身不致命,不疼不痒,就是心理压力太大,增加患者的抗压能力,可能比治疗更重要”,老曾说,三甲基胺尿症发病以青少年为主,很多十几岁的小孩,因为此病被同学排挤辍学,甚至有患者会选择自杀。“心理疏导对患者的作用真的非常大!”
陆紫娟表示,目前“鱼臭病”诊断没有那么明确,这类患者主要因气味对心理造成影响,不论他们是不是罕见病,患者积极应对后,更需要周围人的理解。
2019年,国际罕见病日主题是“连接健康与社会关怀”,陆紫娟说,“对罕见病人影响最大的是与之接触的人的反应,人们对罕见病患者的反馈就是社会关怀的一种体现,”她认为这里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可以从提供医疗资源、便利设施、康复中心等入手,心理方面除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外,更需要社会以平等正确的态度接纳罕见病人。
陆紫娟提醒,对家属的心理干预也不可忽视。一方面,罕见病一大特点是和遗传基因有关,很多父母会产生内疚自责心理。另一方面,家属既承担着照顾患者的压力和责任,又会因看到患者身体每况愈下而痛苦,因此,罕见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也应受到关注。
欧阳笠建议,预防罕见病应当做好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定期做产检。当确诊罕见病,患者和家属应积极向亲友寻求帮助,主动寻求专业的治疗和心理咨询。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