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鸡年当然该讲鸡。讲鸡当然从最厉害的讲起。应该讲一讲《封神演义》里的最大的鸡精:九头雉鸡精。
先祭出贫道画的九头雉鸡精。
然后贫道还很小文青地题了一首诗:
不乐丹崖镜里身,谁知仙榜未封神。可怜五色离披尾,留与氍毹悦后人。
氍毹,就是戏台上的红地毯。京剧里武将们的雉鸡翎,就是用她的尾巴做成的。
然而,很快这个鸡精就被几个朋友玩坏了,比如这个,农村小商品市场的既视感:
还有这个,看上去刚下完蛋。
还有这个,这是转行卖洗发液的:
应该说,九头雉鸡精是一个小人物,非常卑微的小人物。她是妲己的龙套,甚至连玉石琵琶精还不如。琵琶精还参加了姜子牙主持的篝火晚会。而雉鸡精她出场的作用只有一个:在苏妲己假装昏迷的时候垫上一句话:“娘娘的病只有吃七巧玲珑心才能治。”然后就把比干杀了。因为按剧情,这时的妲己是不能说话的。
九头雉鸡精住在轩辕坟里,而这座动物庄园的集体宿舍里,只有她一个是鸡,和她同居的是一群狐狸。狐狸和鸡一起住,为什么不吃她?所以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这只鸡本来就是被妲己骗过去,慰安她那些旷日持久的狐狸兄弟们的?到了纣王就是抽二手烟了。而那位玉石琵琶精,确实先天有些不合适。
就连她的名字“鸡精”的本义都快守不住了,逐渐被太太乐、家乐、白兰氏、凤球唛、海天……篡改为一种具有鸡肉鲜、香风味的颗粒状或粉状复合调味剂。前几天还有朋友劝我注册个商标叫“九头雉”,专门卖鸡精。做妖怪到了这种地步,也是万分悲凉的事情。
而且,她连一个合适的名字都没有。她变成人形的名字叫什么“胡喜媚”。要知道“胡”这个姓,是狐狸精混人类社会的专有的姓,不准其他动物染指的。如《太平广记》的大小胡郎,《聊斋志异》里的胡氏、胡四相公(参加黄永年先生《读陈寅恪“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明明是鸡,何以改姓胡?果然证实了贫道的猜测,真成了胡家人了!
要知道给鸡精起名字不是没有先例。唐代王洙《东阳夜怪录》里的鸡精叫“奚锐金”,姓奚,自然是从繁体的“雞”来的。而这位名字的两个字“喜媚”,简直要和翠花二丫腊梅们并列。要知道妲己把她这位鸡姐可是吹成了神仙中人的!
二然而这样一个人物,与妲己并列为三妖之一,总不能一点来历都没有。
我国历史上有“女祸”的说法,把亡国的责任推到女人身上。而这种故事再传几手,这些女人就都变成了这个精那个精转世。《封神演义》自然会吸收这些说法。
古籍里有记载的雉鸡精转世的亡国女人,是西施!
元末明初有个学者叫谢应芳,他有首诗,是在苏州写的:
幽寻度香径,遐思倚琴台。乌喙尝胆日,雉妖捧心来。春风煽秾艳,灭国轻于埃。(《和陈维寅苏杭怀古》)
这首诗已经明说西施是“雉妖”了。因为只有西施才会因为窦性心律不齐,做出捧心的动作。而乌喙指的是越王勾践。因为《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 为人长颈乌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说白话就是长着一张乌鸦嘴。另外琴台在今天苏州的木渎灵岩山,相当于吴王夫差为西施修的高级会所。
谢应芳这个人,非常讨厌西施和她的男票范蠡,以及这两位秀恩爱的行为。他专门写过一篇《论吴人不当祀范蠡书》,说范蠡这个人一无是处,西施更是亡国妖女,建议苏州人把范蠡的像从庙里扔出去。
为什么管西施叫“雉妖”?这个典故出自一部小书《翰府名谈》:
西施的母亲(姑且称之为西奶)在溪水边浣纱(果然是家传绝技),忽然见到水里有一颗明珠。西奶伸手一捞,明珠发出光芒,照射到了西奶身上,从此她身怀有孕。临产的时候,西奶梦见一头身体翠色,长着五色长尾的大鸟从天而降,投进了她的怀里。于是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孩,这就是西施。
《翰府名谈》是宋朝的书,至少在宋元时期,这个故事已经流传得很广了。
不但像谢应芳这样的文化人知道,老百姓也知道,例如明代的一个民间教派弘阳教有一部《弘阳叹世经》。里面有这么几句唱:
怎见他宠西宫乃是鸡精?吴王为色宠西宫,双剐子胥二眼睛。武门从把头来挂,为朵残花坠江心。
这里也明说西宫娘娘就是西施牌鸡精了。
三除了西施是雉鸡精,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太后吕雉,虽然没说她是雉鸡精转世,但很多古书也喊她“淫雉”,这也是雉和一个坏女人发生关系的例子。汉朝因为要避她名字的讳,把“雉鸡”都改名叫“野鸡”,无意中给这一种古老的职业起了名字。
为什么管这类特殊工作者叫“鸡”?当然可以很简单地说“鸡”就是“妓”的谐音,但翻翻书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很多时候,“鸡”其实专指“雉鸡”。
雉这种动物,是可以用来比喻淫乱的人的。如果您听过贫道的《诗经大贫嘴》,应该会听过《匏有苦叶》这首。里面有一句“雉鸣求其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雌雉鸡在发情。而按照传统讲《诗经》的说法,这句是用来讽刺卫国的夷姜的。夷姜本来是卫庄公的妾,后来又和庄公的儿子宣公偷情(这卫宣公也不是省油的灯,先偷了小妈,又偷了儿媳)。所以《毛诗正义》有两句注解叫“夫人犯礼而不自知,夫人所求非所求”,这两句说得太中国风了,如果换成莎士比亚风就是“高贵的夫人啊,你为何像只野鸡一样在发情”?
雉鸡,注意它似蛇一样的长尾
而雉这种东西,不但淫,而且有些妖气。《礼记·月令》说“十一月,雉入大水为蜃”,古代传说到了冬天,雉鸡纷纷进入大江大河,变成巨大的蚌,能吐出妖气结成海市蜃楼,这也挺诡异的。还传说雉鸡和蛇可以互变,夏天雉鸡变成蛇,冬天蛇变成雉鸡。晋朝有个人,去竹林里看到一条蛇正在那里变身,上半身已经变成雉鸡,下半身还是蛇(《异苑》)。另外又说雉鸡喜欢和蛇交配,生出来的就是蛟龙。又有人把这些传说整合起来,说:“雉不入水,国多淫妇。”(《玉烛宝典》)大概是那些冬天没有入水的雉鸡,都变成了淫妇在人间游荡。
雉能变成蛇,大概和它的尾巴五色斑斓,和毒蛇很像。北京有座百花山,很高,约2000米。有一次我上去,在树林里看到一条彩色的什么东西,以为是蛇。走近了一看,一只大野鸡扑啦啦飞了起来。京剧武将头上的雉鸡翎,抖起来也像蛇一样上下游动。而蛇在古代传说中也是一种性淫的动物。
大概这些原因,野鸡在古代民间名声就很不好,以至于专指某种行业的工作者了。
四虽然如此,但千万不要看不起野鸡。它也许就在天上看着你!
因为天上有一颗星,在我国传统的星空命名体系中,名字就叫“野鸡精”或“野鸡”!
这颗野鸡星虽然不太亮,但位置很好找。如果现在你所处的位置是晚上7点以后到半夜之间。现在看一眼下面的图,放下你的手机,跟贫道一起找。
只要你认识猎户座和天狼星,那么你会发现,现在的晚上,猎户座和天狼星正好位于南方的天空。这颗野鸡精就在天狼星的右下角。那里有一个五颗星(准确的说是13颗星)组成的五边形,它叫“军市”。在西方星座命名体系中属于大犬座。
野鸡精就在五边形之内,靠近上边缘。它不太明亮(视星等3.95),下面的星图是sky-map在线星图,仍然保留了“野鸡”的拼音名字。古代讲全天星空的《步天歌》说“军市团圆十三星,中有一个野鸡精”。《灵台秘苑》“军市中一星,曰野鸡精,主之变怪”。当然您那里要是有雾霾或灯光污染就没办法了。
这颗星根据古代星占学的说法,叫“主变怪”,如果发生摇动、异常的光芒,天下将刀兵四起。
而且,它还是天下所有野鸡的灵魂,当它发出鸣叫的时候,天下所有的野鸡都会跟着叫起来。所以,它是名副其实的野鸡中的战斗鸡,野鸡之王!当然,从古至今也没有听它叫过。因为它如果叫一声,传到地球起码得几亿年!
今天这篇分享的是一位20多年的狐臭星人对8款止汗露的测评。
来来来,咱们话不多说,先给你看看这立秋后南方城市下午的温度:
39度的高温,让我这个体味儿大、出汗多的狐臭人怎么活?还好,每年夏天到来之前我都有囤止汗露的习惯,不然现在的我将每天游走在社死的边缘。
今天的这一期测评,将从成分、 功效、使用感受三个方面出发,带你们来看看这8款热门止汗露,究竟哪款可以成为狐臭人的夏日“爽腋神器”?
8款止汗露测评产品如下:
成分看什么?一看成分表中的有效成分,二看成分表中的风险成分。
止汗露产品中的有效成分无非分为三种:止汗成分、遮味成分、抑菌成分,原理如下:
风险成分不仅指香精、防腐剂之类的,在有效成分中同样含有具有刺激性的风险成分,比如止汗成分里的氯化铝、明矾等过量使用都有过敏风险。
以下是8款止汗露产品的成分有效成分和风险成分分析表: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
1.8款产品中的止汗成分多数为较为温和的氯化氢铝,只有QV止汗露、杜得乐止汗石两款中的止汗成分分别是刺激性较大的氯化铝、钾明矾。
2.8款产品中的抑味成分中既有既有化学成分,也有天然植物成分。
3.8款产品中有四款含有风险成分:雅芳小黑裙、QV止汗露、肤乐维狐臭净味水、杜得乐止汗石。
二、功效测评温度将近40度的室外呆上一天,真的可以说是汗如雨下,衣服紧贴在身上,别提有多难受了。因此,在选择止汗露时,我不止会考虑它们的抑味能力,更会在意止汗功效。
通过对止汗和遮味能力的测评,可以找到每款产品的功效更加偏重哪一方面,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测评方法:在保持腋下清洁的情况下,分别在两侧涂抹一款止汗露产品,间隔一段时间后,观察身体的出汗情况和体味变化情况,发现出汗的时间间隔越短,说明止汗功效的持久度就越好,遮味效果相同。
天气较热,出汗比较多,身体异味也会相对加重,各大止汗露的持久度或多或少会有所下降。
8款止汗露的功效持久度如下图所示:
1. 雅芳小黑裙
参考价:39.9元
净含量:40ml
适用人群:日常微汗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香精味过于浓重,质地也有些黏糊糊的,很久都不干,不太好吸收,功效也就那样吧,中规中矩,出汗多的话只能维持一早上,遮味不到一天。
2. QV止汗露
参考价:65元
净含量:80ml
适用人群:日常微汗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这款净汗小魔珠是澳洲进口的,专利晶体技术止汗遮味。
走珠设计,没有什么刺鼻的味道,虽然含有风险成分,但在使用时没有什么刺激感,只不过在功效上差了点,止汗只能顶5、6个小时,抑味的话可维持1天,盖味儿的话也只能遮汗味 ,狐臭是遮不住的。
3. 何氏狐臭净
参考价:438元
净含量:20ml
适用人群:狐臭、微汗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几十年的老品牌了,成分温和,无色无味,改版之前可以说是止汗露界的扛把子。
但是越改版越倒数,以前的喷一次能管一周,现在只能管个两三天,止汗的话它一直都不怎么占优势,主要是除臭,只不过现在除臭效果也下降了,几十块的都能赶超它。
4. 慕之宜净味水
参考价:89元
净含量:30ml
适用人群:狐臭、多汗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喷雾设计,取用方便,香味是那种淡淡的菊花香, 好闻不刺鼻,用法跟香水一样,前一天洗完澡擦干腋窝下的水分就可以涂上了。
最近南方将近40度,工作原因需要外出,长时间在外面呆着的话,身上出汗较多,就会对产品功效的持久度要求较高,这款止汗露止汗能维持两天左右,抑味也能顶个两三天,这持久度不输楼上那位,主要是价格也合适,几乎完美符合我的需求。
5. 肤乐维狐臭净味水
参考价:39.9元
净含量:30ml
适用人群:轻微出汗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国货品牌,以“狐臭克星”宣称,温和祛味,植物配方。
香味不大,质地水润没有黏腻感,喷完之后挺干爽的,止汗差不多能管半天,遮味的话天热一天都顶不了,不是特别好用。
6. 狐净散灵
参考价:68元
净含量:30ml
适用人群:狐臭、汗臭、多汗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喷上去腋下冰凉凉的,简直不要太舒服,是我用过比较满意的止汗喷雾了,而且它的主要功效成分相对温和,对敏感肌肤很友好。
出去露营那几天,两天一涂腋下都是干爽的,也没闻到什么味道,现在已经是我的第二瓶了,有了它,再也不怕满身异味的尴尬了。
7. 安利走珠止汗露
参考价:69元/100ml
净含量:100ml
适用人群:汗臭、少汗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美国本土品牌,主打植物温和配方,持久抑汗,清新净味。
香味是比较清淡的植物香,不刺鼻,上肤的话稍微有些黏腻,不太好干。止汗跟抑味的时间都能维持1天左右,也算不错啦!
8. 杜得乐止汗石
参考价:79元
净含量:20g
适用人群:汗臭人群
整体使用感受:
日本畅销品牌,宣传用天然消臭石直击异味根源,清爽净味,持久抑汗。
打开有淡淡的薄荷香气,不浓郁,感觉宣传的持久止汗有些虚了,涂完一点都不止汗。除臭倒是不错,每天出门前在腋下涂几下,可以维持都没有汗味儿。还有一点就是一直用这款的话,时间久了腋下会焖痘。
四、综合测评总结
夏天,止汗露的选择成了狐臭星人最纠结的难题:敏感肌怎么挑?日常通勤出汗怎么挑?既想要抑味时间长,又想要止汗效果好选哪一款?因此,止汗露到底该如何挑选,就是我们要为大家解决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特意整理出了热评的12款止汗露,决定给大家出一期“止汗露测评专题”。
这12款止汗露有喷雾款,走珠款,膏体款三种款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在选择时的偏好。
1.喷雾类:多泵头设计,取用方便,干净卫生,多为水状液体,滋润
2.走珠类:滚动走珠,适量取用,不会造成浪费,多为水状或乳状
2.膏体款:保存时间较长,精确控制使用量,多为固态软膏质地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在选用止汗露方面的对应需求,我们也找来三类情况各异的实验者进行参与测评。
接下来我将会从止汗能力,持久度、肤感三个方面进行横向测评,教会你们怎样才能选到自己最需要的止汗露!
一、止汗能力测试首先, 将室内的温度调到45度,然后在保证清洁的情况下,在腋下涂上止汗露,静待6小时后用吸油纸吸附腋下汗液, 汗液面积越小,说明止汗能力越强。
12款止汗露的止汗能力表现如下:
根据吸油纸上的汗液面积对比,我们可以发现12款样品中止汗效果较好的有:慕之宜净味水、狐净散灵、舒耐止汗喷雾、施巴止汗露。
二、持久度测试测试方法:保证清洁的情况下,分别在两侧腋下涂抹一款止汗露产品,测试止汗持久度和遮味持久度。止汗时间越长,持久度就越高。
12款止汗露的测评结果如下:
止汗持久度较高的选手有:慕之宜净味水、狐净散灵、冰王狐克香露、水耐止汗喷雾、舒耐止汗喷雾、施巴止汗露、多芬止汗膏。
抑味持久度较高的选手有:慕之宜净味水、冰王狐克香露、狐净散灵、舒友阁狐臭净味水、舒耐止汗喷雾。
三、肤感测试1.刺激性
测评方法:一是看产品成分,二是上肤观察产品是否具有刺激性;
以下是几款止汗露产品的刺激成分以及肤测结果:
2.黏腻度
测试方法:将手上涂上等量止汗露,拍揉至吸收,粘取彩色小球,留在手上的小球个数越高,产品就越黏腻。
12款止汗露产品黏腻程度测评结果如下: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总体而言黏腻度:膏体类>走珠类>喷雾类,这与喷雾类质地较为水润有关。
四、综合测评总结为了大家方便对比,我们将12款止汗露产品的参考单价、适用人群、止汗持久度、抑味持久度以及肤感等进行了表格整理,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测评结果,我们根据不同人群推荐了以下几款产品: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